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我想说的是当前的宏观调控也好,或者说是调节也罢,我觉得还是应该突出一个字,就是“稳”,稳字当头。刚才李扬院长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目前从宏观金融调控这个领域来说有两大支柱:一是货币政策,二是宏观审慎政策。我想说的就是,目前从这两个支柱的角度去看,接下来求稳应该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目标。何谓求稳?我觉得至少是三个方面的平衡。第一个是降杠杆,第二个是金融稳定,第三个则是服务实体经济。这三者之间如何能够保持好一个平衡?
事实上保持平衡也即是要三者兼顾。从现在来看,降杠杆已经在大力度地向前推进,我个人认为去杠杆其实含义是降杠杆,因为杠杆是不可能没有的,杠杆肯定还会存在。过去我们企业部门偏高的杠杆率已经得到控制,目前看来金融业降杠杆则首当其冲。金融业杠杆的提升与表外业务、同业业务、资管业务、通道业务等金融业务链上的加杠杆密不可分。在这种情况下,金融领域降杠杆应该说是当务之急。
然而,我们也应同时关注到,在这项工作大力度推进的过程当中,市场运行情况是否能够保持稳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是不是向更好的方向转变,是不是由于市场的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出现一些事与愿违的现象。若不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必要措施,可能我国的经济运行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当然降杠杆方向没错,金融领域降杠杆也应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加以实质性地推进。然而,监管是有合力的,监管合力叠加市场行为,再加上行业特点,降杠杆就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市场通常有顺周期行为特征,当政策明确地朝着某一方向运作,整个市场也就会随政策而动,配合预期等因素的影响,政策效果就可能被市场行为所放大。再加上金融业本身就是杠杆经营,季度、半年、全年的考核要求比过去更加严格,同时部分中小银行近年来表外业务迅速扩张,几乎已形成表内、表外各一家银行的态势。目前降杠杆的主要压力也落在这部分银行肩上。
尤其是到了考核时点,各方面指标需要达标。比如MPA考核涉及到七个方面的指标,这些方面的指标都要达标,资产负债配置相对激进的机构压力就会比较大,再加上其它监管合力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季节性时点需要满足的指标就更加多,如此一来压力不小。
目前,我认为接下来最值得关注的一方面是流动性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融资成本以及融资可得性的问题。
...
实录全部内容请参考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