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会议 > 智库论坛 > 中韩金融合作与发展论坛·2018在青岛召开
Home > Metting > THINK TANK FORUMS > 中韩金融合作与发展论坛·2018在青岛召开

中韩金融合作与发展论坛·2018在青岛召开

  • 简介:
  • Summary:
  • 2018年8月30日,“中韩金融合作与发展论坛·2018”在青岛隆重召开。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韩国预托决济院联合主办,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政府承办,青岛市金融工作办公室、釜山经济振兴院参与协办。本次会议就新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中韩金融合作的意义和途径、金融科技在中韩金融合作中的运用、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政策协调等主题进行探讨。

会议综述

2018年8月30日,“中韩金融合作与发展论坛·2018”在青岛隆重召开。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韩国预托决济院联合主办,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政府承办,青岛市金融工作办公室、釜山经济振兴院参与协办。本次会议就新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中韩金融合作的意义和途径、金融科技在中韩金融合作中的运用、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政策协调等主题进行探讨。

领导致辞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晓晶主持领导致辞环节。青岛市副市长刘建军、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韩国预托决济院社长李丙来和釜山市首席经济顾问任炳翼分别作了精彩致辞。

张晓晶.jpg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张晓晶

张晓晶副主任指出,中韩经济发展非常平稳,但是我们要居安思危,在此举办这样高级别的论坛、推进中韩金融合作正逢其时,内蕴很多的含义。中韩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的经济发展,还有助于亚洲地区的繁荣和稳定。

刘建军.jpg

青岛市副市长  刘建军

刘建军副市长指出,中韩两国地缘相近、一衣带水,青岛更是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韩国在经贸人文各领域广泛交流、深入合作。金融领域也是如此,2011年,青岛成为国内首个韩元挂牌交易试点城市;2015年,成为国内首个允许境内企业从韩国银行机构借入人民币资金的试点城市。近年来,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呈蓬勃向上态势,金融业也是如此。最后,他也诚挚欢迎中韩金融机构和人才来青岛发展,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李扬.jpg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李扬

李扬理事长谈到,今年3月习主席在博鳌论坛上强调,中国金融开放“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在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和近邻韩国密切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更加凸显出我们合作的重要性。此外,在新的金融改革开放的战略安排中,地方金融发展被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青岛又得风气之先,成为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也是中国五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而且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成就。

李丙来.jpg

韩国预托决济院社长  李丙来

李丙来社长指出,中韩两国一直为金融市场的合作进行着不懈的努力:2014年12月,韩币和人民币直接交易市场在上海外汇交易中心成立;韩国的银行通过中国子公司也可以向青岛的中国企业提供人民币贷款。但是资本市场的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他建议:第一,中韩间也要进行债券通,使得韩国的金融机构可以直接参与到中国的债券市场;第二,需要建立韩国预托决济院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联系,实现中韩证券市场的联通。

任炳翼.jpg

釜山市首席经济顾问  任炳翼

任炳翼首席谈到,8月24日是中韩两国建交26周年的纪念日,两国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韩两国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中均走在世界前列,两国在技术方面的合作也很多,且技术创新能力具有互补性,有望通过合作实现两国产业格局的升级。中国在持续开放金融产业和资本市场,但两国在金融领域的合作还远远不够。釜山和青岛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海洋经济金融城市,具有很好的金融合作基础。为实现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首先要打造坚固的合作平台,今天的论坛就搭建了这样一个交流平台和沟通机制。

议题 1   新国际背景下的中韩金融合作


王锋.jpg

青岛市金融办副主任  王锋

王锋副主任主持了“新国际背景下的中韩合作”议题讨论,并对该主题发表相关观点。他指出,韩国驻青岛金融机构发展良好,金融领域业务创新不断。双边金融合作稳步、健康、快速发展,将在前期友好交流的推动下,展开进一步合作计划。


梅新育.jpg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梅新育

梅新育研究员指出,“反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来势猛烈,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可能给东亚及其他贸易伙伴带来全球性冲击,东亚和“东亚模式”面临长期性挑战。中国经济从“东亚经济稳定器”到“世界经济稳定器”与“发动机”的角色作用发挥明显。韩国经济在华市场地位一直保持逐步增长优势,应持续加强东亚金融合作以应对危机和挑战。

黄世云.jpg

韩国资本市场研究院主任  黄世云

黄世云主任对当前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做出概述,区域储蓄的实际使用受到限制,贸易保护主义对区域经济有重大影响,应加强中韩合作来支持亚洲区域实体经济。他认为,未来应促进韩中双向人民币资本移动,培育中韩联合债券市场,扩大中韩金融合作。扩大区域债券市场标准化,建立区域自主监管机构(亚洲SRO),以促进亚洲跨境债券市场发展。

张明.jpg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  张明

张明主任认为,全球动荡时代东亚国家应重启金融合作。他指出,鉴于世界经济呈现新特征,中国经济也面临对外开放、稳增长、防风险的三难选择,新三位一体策略有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此外,由于东亚金融合作素来具有危机驱动的特征,且目前东亚国家面临一系列共同冲击,东亚国家可通过将清迈倡议多边化机制尽快改造为亚洲货币基金、大力发展亚洲债券市场、进一步完善东亚金融安全网建设等方式重启金融合作。

议题 2  中韩企业跨境上市

何海峰.jpg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何海峰

何海峰主任主持了“中韩企业跨境上市”议题的讨论。他表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在加快改革开放建设,中韩合作会越来越密切。

张荣洙.jpg

韩国预托决济院首席法律顾问  张荣洙

张荣洙首席律师指出韩国资本市场百分之百开放,而中国持股比例仅为2%左右,因此对中韩间合作充满期待,希望未来中国投资占比能达到10%。他还提到中国企业可通过普通股直接上市、设立海外SPC后DR上市、设立海外SPC后普通股上市、设立海外SPC后普通股/DR上市、设立海外SPC后DR/DR上市等两类五种方式进行海外上市,由于当前中国还未引进预托证券的方式,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未来发展尚待观察。

秋元植.jpg

Lee&Ko律师事务所  秋元植

秋元植律师对中韩企业境外上市的前景进行展望。他认为,中韩证券市场目前不够景气。在韩上市的中国企业中,部分企业因违反法规或其他理由而被取消上市资格,且在韩上市的大部分中国企业没有实施利润分红,使得市场对中国企业的信任大幅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韩国交易所不接受中国企业上市,而是强调应对企业的健全性、优质性和未来发展潜力加以重视。此外,中国政府预告的中国股票存托凭证的上市方式,也受到许多韩国企业关注。

马险峰.jpg

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马险峰

马险峰副院长表示,中国证监会一直支持企业到境外上市,同时也积极推动企业境外上市的规范发展。他指出,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审核关注要点包括国有股权管理、外资准入与宏观调控及产业政策、合规经营、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本次发行所履行的程序及其他特定事项。同时,证监会在近期也对境外上市审核制度进行了大力改革,并推出了一系列市场化改革举措。全面取消财务审核,大幅精简审核内容,对外公示审核要点和审核进度,提高监管效率,推进H股“全流通”试点,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加便利的融资环境。

圆桌讨论.jpg

圆桌讨论

蓝海股权交易中心金融服务部张鹏飞总经理认为,中韩跨境上市融合发展需要推进资本市场互通、机构互设等金融合作创新,并推动与首尔等国际知名金融中心建立常态化的人才培养与交流机制,大力引进高端金融及财富管理人才培养培训项目,以及合资研究机构。在跨境融资方面,中方应充分借鉴韩国在公募众筹及相关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成熟经验,在不违背现行证券发行法律及监管框架的情况下,通过试点合作使中韩两国创新型中小企业通过此项目平台,实现在中韩两地获得小额便捷性股权资金,促进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

议题 3   中韩资产管理领域中的金融科技合作

朴荣號.jpg

釜山经济振兴院主任  朴荣號

朴荣號主任主持了“中韩资产管理领域中的金融科技合作”议题的讨论。

张晓艳.jpg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张晓艳

张晓艳副秘书长谈到人工智能将推动新金融智能化。她指出,中国在人工智能的交易份额、跨境投资已超过美国,投资份额的增长也使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利数超过美国。张晓艳提到,2006年后完成首轮融资的人工智能新公司数量呈现了爆发性增长。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已渗透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之中,主要体现在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与生物特征识别、机器学习与神经网络、知识图谱以及服务机器人技术等五个方面,但在金融业全面应用还需解决市场定位、技术和公司治理三个层面的问题。

安玉花.jpg

成均馆大学教授  安玉花

安玉花教授指出韩国的机器人理财市场的发展,从技术上来说已经达到了从顾客的风险测试到投资组合再到投资的自动完成,但能否实现盈利还不能确定。她认为,韩国机器人理财产业蓬勃发展,但仍存在缺乏个性化投资组合、资质及监管政策偏严、地佣金收益结构下市场过于狭小等问题。她深入分析了中韩两国金融市场的有利因素,希望中韩可以在机器人理财领域扩大合作。安玉花教授认为可模仿中港基金互认方式,未来中韩可以尝试基于机器人理财机制的机构间基金互认合作方案。

杨涛.jpg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杨涛

杨涛副主任认为,由于领先科技方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大部分传统金融的痛点问题,金融科技应运而生。但中国的金融科技并非简单的技术与金融的叠加,而是涵盖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平台经济发展体系,对整个金融服务的产业链带来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他认为,金融科技的现有研究框架不够清晰,并从技术、行业、业务、风险及全球视野下金融科技理论与实践的比较五个层面入手,梳理了金融科技的理论与框架结构。他指出,无论是我国还是全球,金融科技发展都处于关键节点,未来政策将会重点体现在行业的参与主体、具体项目和专业人才方面。

安南炫.jpg

釜山经济振兴院研究员  安南炫

安南炫研究员提出“互联记录管理机构+互联中介平台”的众筹通互联方案,构建连接中韩证券型众筹市场的国际平台,使中国和韩国的投资者可以在众筹市场中互相投资。他认为,中国应完善公募型众筹制度和投资者保护措施,加大个人使用外汇的自主权,开放海外投资;而韩方也应考虑是否免除外籍投资者登记制度,是否使用多种货币约购的选择权。在取得两国政府的审批、建立和经营互联网中介公司并有效运营的前提下,激活两国合理的风险资本市场,通过投资者资金回收渠道的多元化,使创业、风险投资企业顺利募资。

圆桌讨论2.jpg

圆桌讨论

韩国预托决济院郑昇和主任指出,中韩两国尤其是青岛与釜山间金融合作平台的打造非常重要,双方通过定期举行的研讨会及论坛等加强人员交流与研究互通,打破制度、法规层面的差异,促进平台的建立和对接。机器人理财、AI、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在经济繁荣期开发出来,在经济低迷期的作用如何还有待观察。同时,金融科技的发展滋生减少就业岗位等风险,需要及时应对。他还提到,一线从业者应关注对投资者的保护,理解和体谅政府强监管是为全面了解Fintech争取时间。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黄国平高级研究员深度介绍了金融科技目前的重要实践形式,即人工智能与财富管理结合产生的智能投顾服务。智能投顾可以有效解决财富管理业务服务群体下沉所带来的难题,为投资者制定专门资产配置方案。现阶段,低净值投资人可以通过机器人享受到较低成本的专业投顾服务,高净值投资者则可通过“人+机器人”的形式获得更加综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