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FD季报】2020年度人民币汇率

2021年02月01日

202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出先抑后扬的趋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总体上升值了6.5%。人民币兑欧元汇率总体上贬值了2.7%。人民币兑日元总体上升值了1.3%。人民币兑CFETS篮子指数和BIS篮子指数升值了4%左右。202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表现十分亮眼,但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既低于美元指数贬值幅度,也低于欧元兑美元升值幅度。 2020年6月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单边快速升值的原因有四:一是,由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与美国的冲击存在时间差,再加上中国政府应对疫情的反应速度与政策力度显著好于美国,使得中国经济复苏程度迄今为止显著好于美国,进而导致中美无风险利率之差显著拉大,短期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中国,推动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二是,中国金融市场加快了向外国机构投资者开放的步伐,中国金融产品也被越来越多地纳入全球金融指数,这总体而言也会增加外国投资者对中国金融资产的配置。三是,疫情之后,发达国家央行实施了史上最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四是,美元指数自身在波动中下行。随着疫情在美国的深化,美国经济增速与无风险利率双双下行,进而造成美国与其他重要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差与利差均显著收窄,导致2020年3月下旬以来美元指数总体贬值。 2020年6月以来人民币汇率较快升值将会带来两个潜在风险:一是,人民币兑美元有效汇率过快升值,在经过一段时滞后可能冲击出口;二是,短期资本流入过快,继续助推汇率升值,并且可能带来资产价格过快上涨。 2021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围绕6.4左右的中枢水平重新呈现双向波动态势,而非继续延续2020年6月至2020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单边快速升值的趋势。如果中国央行开始采取更加中性的外汇与资本管制政策、中国央行重新采用边际放松货币政策、美国经济复苏超预期、中美双边摩擦超预期恶化,那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再度贬值。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国际金融通讯(2021年第3期,总第19期)

2021年01月29日

IMF 持续的全球不确定性 IMF发表报告,就主要系统性经济体(即七国集团国家及中国)对全球不确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报告参考了“经济学人智库”从1996年第一季度到2020年第四季度对143个国家的国别报告,构建了世界不确定性指数,以衡量主要系统性经济体对其他国家的“不确定性溢出影响”。该指数显示,尽管当前的不确定性已经从2020年第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的峰值下降了约60%,但仍比1996~2010年的历史平均水平高50%左右。通过进一步分析该指数,报告指出,系统性经济体的确对全球不确定性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总体的影响较小,只有美国和英国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效应。其中,过去四年里,与美国有关的不确定性对其他国家的影响程度约为13%,峰值水平约为30%——约占全球不确定性增幅的20%。与英国退出欧盟谈判有关的不确定性对过去四年全球不确定性增加的影响程度约为11%,峰值水平超过30%。[1]  PIIE 给美联储金融监管副主席的建议 PIIE高级研究员Anne Gelpern指出,在下次经济冲击之前,美联储应当优先提升金融系统的韧性,及时确认、处理新形势下的不稳定因素。基于这一观点,她对美联储金融监管副主席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应当吸取疫情中的经验,对放松监管的尝试进行反思。自2017年以来,美国的决策者逐渐放宽了金融监管的力度,但是这些变动的后果很难量化。同时,疫情对金融的影响也很难及时地体现在各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上。因此,在疫情下,放松金融监管政策是存在潜在风险的,可能会影响金融体系的安全性。第二,应该建立对非银行金融中介的监管框架,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及非银行金融活动的监管。疫情暴露出货币市场基金、短期资金市场及其他非银行金融环境的脆弱性。特朗普政府曾经试图使用管控金融活动的方法来解决这一脆弱性,但没能成功实施任何基于金融活动的系统性风险管理条例。尽管如此,完全基于机构进行监管也存在着三个弊端:不能很好地掌握金融市场动向、不能很好管控非银行金融机构、涉嫌违反美国法律。因此,要达到金融稳定,美联储需要对金融机构及活动同时进行监管。第三,美联储应当在制度上进行调整,来适应四点变化:(1)压力测试及公开报告的要求降低,沃尔克规则进行了调整,使得监管者有了更大的自由裁量权;(2)金融服务监督委员会(FSOC)和财政部金融研究办公室的合作减少,导致金融监管机构不能灵活地应对新的风险;(3)美国对中型银行、保险公司、会计准则和操作风险等方面的监管实践与国际标准之间的差距有所扩大;(4)由于科技公司不受金融方面的监管,科技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务将会持续对金融监管形成挑战。[2] BIS 对大型金融科技企业的政策选择 卡斯滕斯于1月21日发表演讲,主要讨论了公共政策如何面对大型金融科技企业。大型金融科技企业之所以发展迅速,是因为其独特的商业模型。大型金融科技企业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客户活动、数据以及网络效应,而这三点要素相辅相成,产生了正循环:在客户活动中,企业可以收集到客户数据;通过网络效应,数据进一步产生客户活动。但这一特点也使得大型科技企业的存在对公共政策的四点目标(市场公平竞争、金融稳定、市场诚信及消费者保护)造成了负面影响。卡斯滕斯认为,面对大型金融科技企业带来的冲击,公共政策应该实施基于机构的监管方式。他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基于行为的监管方式是无效的。虽然目前大型金融科技企业存在着垄断的问题,但是这些企业其实完全符合各个国家制定的金融行为标准。同时,在完全基于活动的监管下,银行也可以将一些非接受存款的活动排除在审慎监管的范围之外。因此,要彻底解决市场竞争不公的问题,公共政策需要面向机构。目前,美国、中国及欧盟都采取了这一方法,对部分企业(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了特别的事前要求。未来,各国相关当局应该开展进一步研究,解决大型金融科技企业潜在的系统性影响,并引入具体措施来保障金融体系能够具备足够的韧性。[3] 欧央行 欧央行披露货币政策决定 欧央行理事会于1月21日宣布将持续实施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披露了四点政策决定。第一,边际贷款便利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及存款便利利率将会继续维持在0.25%、0%及-0.5%的水平。根据理事会的预期,在通货膨胀率能够强劲地趋向于2%前,主要欧央行利率依旧会保持在当前甚至是更低的水平。第二,继续实施疫情紧急采购计划(PEPP),采购总额为18500亿欧元。该计划会延续至理事会判断疫情结束(不会早于2022年3月),以保证疫情期间金融条件稳定,具体的采购金额会随着金融环境的改变进行调整。理事会保证至少在2023年年末之前,将会持续对PEPP下已购买的到期证券的本金进行再投资。PEPP在未来推出的投资组合都将受到管理,以避免干扰到货币政策的适当性。第三,继续资产购买计划(APP)。在该计划保持每月净购入200亿欧元资产,以强化欧央行政策利率带来的宽松效果,直到欧央行开始上调利率才停止。第四,理事会将继续通过再融资业务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其中,定向长期再融资业务Ⅲ(TLTRO Ⅲ)将会继续支持银行向企业和家庭提供贷款。[4] 编译:贺怡源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助理 审校:胡志浩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1] Hites Ahir, Nicholas Bloom, Davide Furceri, “What the Continued Global Uncertainty Means to You,” https://blogs.imf.org/2021/01/19/what-the-continued-global-uncertainty-means-for-you/ [2] Anna Gelpern, “Memo to the Federal Reserve on Strengthening Financial System against Future Shocks,” https://www.piie.com/blogs/realtime-economic-issues-watch/memo-federal-reserve-strengthening-financial-systems-against [3] Agustin Carstens, “Public Policy for Big Techs in Finance,” https://www.bis.org/speeches/sp210121.htm [4] ECB Press Release,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s,” https://www.ecb.europa.eu/press/pr/date/2021/html/ecb.mp210121~eb9154682e.en.html
全 文ALL

新冠肺炎疫情会显著削弱美元的国际地位吗?——基于美国次贷危机后特征事实的分析

2021年01月27日 张明

全 文ALL

国民财商教育白皮书(2021)

2021年01月29日

财商知识的全面普及,不仅能充分满足人们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同时还能极大地减少投资者面临金融风险几率,全面推动我国国民整体财商素养的有效提升,进而推动建设我国更完善科学的金融风险防范系统。加强投资者财商教育,提升个人金融素养,帮助金融消费者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消费观,增强其金融投资风险防范意识,已成为控制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一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居民总体收入正在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学习金融知识和提升财商素养的兴趣及职业需求,加之不断增长的高校毕业生总数、求职难度的加剧,职场人士对财商素养学习的需求也持续增加,财商教育市场正逐渐趋热。良好的财商素养对个体金融决策行为、经济福利以及社会福利等都具有重要影响。高财商素养者更可能预先计划、储蓄,做出负责任的财经行为,能更大程度地抵御收入和支出变化的冲击,采取更适合的方式应对市场变化,管理可能的风险。财商教育意即加强个人投资者所拥有的金融知识储备以及运用金融知识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通过个人投资者金融素养的提升,增强其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以达到从整体上维护国家金融市场的安全与稳定之目的。 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优化个人财富品质,提升个人金融素养,不仅是个人财富管理的必修课,也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基石。投资者只有接受良好的财商教育,认识到财富管理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合理配置金融资产,理性对待短期市场波动,保证金融市场长期资金的稳定,从而增强金融体系的韧性与抗风险能力。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更多强调智商与情商的培养,而财商却常常被忽略。目前,我国教育体制内针对财商教育的内容严重短缺,没有严格设定的金融知识课程或者体系化的金融技能培训纲领作指导。相比而言,发达国家对个人尤其青少年金融素养的教育尤其重视,甚至将其作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逐步形成政府为主导,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金融素养教育体系。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都相继制定了财商教育计划,列入学校的必修课。当前,我国财商教育仍然存在教育资源匮乏、城市间差异大、重视程度不够高等问题。我们应加强国民财商教育:利用金融科技赋能,拓展普惠金融;增强公众风险意识,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知识教育,提升投资水平。国民财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应联动政府、社会、媒体多方参与,多措并举,长久为功。 第一,建设和完善财商和投资者教育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加快推动财商与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国民金融素养,培育公众金融风险意识。证监会与教育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知识普及教育的合作备忘录》也指出建立金融普及长效机制,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相关社会组织要加强研究,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推动金融消费者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第二,依托社会力量,鼓励财商教育机构发挥自身教培作用。财商教育机构以专业的体系化课程、市场化服务,为投资者提供科学、正确的金钱观、理财观以及提供高效的技能实践方式,帮助投资者实现理论与实践双重提升。当前,专业金融知识普及、财商教育机构正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加大力度,开展财经素养教育工作,不但教育人群覆盖面越来越广,且传播手段也不断地推陈出新。一些财经素养教育机构还以社会责任为导向,注重教育的公益和使用性质,并用大数据技术关注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定制出不同人群特征的理财课程,在社群陪伴式的教学服务中也更加具有贴近感、针对性和人情味,让学员真正学会可以落地操作的技能,切实担当起财经“启蒙者”的角色。 第三,加强和完善宣传教育,媒体应积极承担财商投资者教育作用,在新闻报道中保持客观公正。如今,互联网媒体,尤其是网络自媒体影响力正不断加强,媒体应当积极承担投资者教育的正面作用,积极宣传并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消费观,引导金融消费者秉持长期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理念,切实增强投资者风险防范意识。 第四,加强和提升国民财商和金融素养,提高投资者风险防范意识。投资者应积极主动参加正规专业投资培训机构开展的投资理财知识培训。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应购买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财产品,对于收益率明显超过正常水平的理财产品应提高警惕,避免掉入“理财陷阱”。 总之,财经素养教育生态的营造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等社会各界的相互配合,需要市场主体构建责任体系的同时也要不断创新发展。近年来,“非法集资”“P2P暴雷”“保健品骗局”等问题频繁发生,反映我国居民在“认识财富、对待财富、运用财富”的精神层面仍需要加强。无论是政府还是媒体、企业等,应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多元化投资者教育体系,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开展国民财商和投资者教育服务,不断提高财商和投资者教育的灵活性,扩大国民财商和投资者教育人群覆盖面,实现我国居民金融素养、投教水平的整体提升。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首部《国民财商教育白皮书》

全 文ALL

境外养老基金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研究

2021年01月28日 杜邢晔

全 文ALL

马萨诸塞州教师退休计划董事会首份年报(1914财年)

2021年01月28日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呈现出资产管理服务机构居多,但专业的资产持有者机构较少的结构。近30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银行、券商、基金管理公司、信托等承担资产管理服务职能的机构业务范围不断扩张、规模不断增长。但专业的资产持有者整体规模相对占比仍然较小,主要为保险、企业职业年金、社保基金、主权基金与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等机构。其中,主权基金与中央外汇业务中心又以境外投资为主。大部分可投资资本仍由不具备开展专业资产配置资质的社会公众持有。  本质上说,应减少广大非金融专业的普通自然人自主选择股票类或固收类的产品,而应成立具有专业资产配置能力的资产持有人类型机构,为不同群体根据其风险要素(劳动行业、人均余寿、收入水平等)提供长周期资产配置方案与投资服务。从海外实践来看,美国公共养老金、企业年金以及第三支柱IRA作为资产持有者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美国教师养老金计划(public pensions)历史悠久,第一个有据可查的是成立于1895年的芝加哥教师退休计划,迄今已有126年。美国公共养老金在地域上全境覆盖,东至缅因(Maine Public Employees Retirement System,成立于1942年,最新规模145亿美元)、西至夏威夷(Employees Retirement System of the State of Hawaii,1926年,172亿美元)、南至佛罗里达(Florida Retirement System Pension Plan,1970年,1,635亿美元)、北至阿拉斯加(State of Alaska Public Employees Retirement System,1961年,95亿美元)。  在我国目前积极应对老龄化、亟需加快完善与建设第二、第三支柱的社会背景下,已运作百年有余的美国公共养老金计划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为笔者翻译了可查阅到的教师养老金计划最早一份正式年报,来自于马萨诸塞州教师退休计划(MTRS),出版于1915年。希望有助于推动进一步加快建设与完善我国各级养老金体系,壮大专业化资产持有人队伍,改善资本市场主体结构,形成真正长期可投资资本,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使金融服务行业为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出更大贡献。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融资结构、信用利差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2021年01月25日 郑联盛

全 文ALL

推动金融控股公司规范发展的监管要义

2021年01月25日 尹振涛

全 文ALL

金融风险周报 2021年第4期

2021年01月25日

一、爱迪尔连续两涨停后爆雷 预亏超8.46亿元 1月20日晚,爱迪尔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将亏损8.46亿元至9.5亿元,大幅高于2019年的亏损额3亿元。公司对子公司失去控制、重组标的无法完成业绩承诺。近年来,经营业绩不佳的爱迪尔风波不断,不仅因违规担保引发深交所关注、控股股东股份被轮候冻结,董监高也相继辞职。对于亏损,爱迪尔表示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对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大盘珠宝首饰有限责任公司失去有效控制,自2020年4月起不再纳入合并报表,预计对该投资全额计提减值;二是受疫情影响,重大资产重组标的公司江苏千年珠宝有限公司、成都蜀茂钻石有限公司预计2020年无法完成原定业绩承诺,公司预计本年度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三是对公司客户目前的运营情况和偿债能力的评估,对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进行估计,对应收账款计提了较大金额的减值。(中国证券报) 二、北京新增2家网贷平台被列入退出名单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网贷领域风险应急处置工作专班在官网发布通知称,北京市典贷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和百利市(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家公司被列入网贷退出机构名单,为维护广大出借人的合法权益,推动网贷机构退出进程,现要求通过该公司网贷平台出借资金且未结清的出借人,在通知发布之日起30日内向专班申报存量网贷债权。通知指出,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第一款“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要求上述2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等人员立即返岗主持相关退出工作,并向专班如实上报网贷业务的运营情况。故意逃避责任、违法违规的,将受到法律严惩。(网贷天眼) 三、商银信支付公司被列为经营异常 近日,商银信支付公司因登记住所、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工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记者登录商银信支付官网发现,除公司介绍页面可正常访问外,互联网支付平台、预付卡支付平台、跨境支付等相关详情页均无法跳转查看。1月20日,记者致电官网400客服电话,客服工作人员回应称,公司已于2020年11月在官网公告更换办公场所,多地分公司电话均已停用。然而,记者未在公司官网找到上述更换办公场所的公告。2021年1月7日,商银信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据调查,过去一年,商银信曾因违规行为接连两次受到监管部门处罚。其中2020年4月29日,商银信被央行营业管理部(北京)罚没1.16亿元,时任董事长林耀以及时任风险管理部总监张月也分别被处以罚款45万元和20万元,创下国内支付机构史上最大罚单及首张亿级罚单。(第一财经) 四、华信信托2020年大幅亏损 陷巨亏窘境 华信信托董事长锤击总经理事件还未平息,现又因2020年业绩大幅亏损被推向了风口浪尖。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华信信托成为已披露2020年度未经审计财务报表的信托公司中为数不多出现亏损的公司之一,2020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78亿元,净亏损扩大至26.52亿元,排名在已披露2020年业绩数据的59家信托公司中处于末位。且自2020年9月深陷兑付危机后,截至目前,华信信托仍有23个项目延期兑付未披露进展。在分析人士看来,2021年华信信托需要继续加紧战投、增资、催收,尽快解决流动性问题。对华信信托2020年业绩经营表现,一位信托行业资深观察人士直言,华信信托业绩亏损有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信托行业严监管趋势并没有放松,尤其是清理资金池业务,对该信托公司影响较大;另一方面,跟该公司内部治理混乱、风险管理、合规内控等制度不健全也有一定关系。(北京商报) 五、拜登推出1.9万亿美元刺激计划 投资者称全球金融面临风险 当地时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在首都华盛顿国会山举行的就职典礼上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6任总统。拜登不久前提出了一项1.9万亿美元的新冠疫情“经济刺激计划”,在美国失业浪潮持续以及新冠疫情造成的经济衰退背景下,拜登团队认为“事态愈发紧急,(经济援助)需求十分迫切”。然而,对于全球金融市场来说,可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有分析师预计,1.9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将带来额外发债规模的大幅扩大,通胀水平也将上升,这将给美联储带来压力,迫使其逐步缩减债券购买计划,甚至可能比预期更早加息。10年期和30年期政府债券价格自年初以来一直下跌,将收益率推至近10个月来的最高水平。蒙特利尔银行财富管理首席投资官迈克•斯特里奇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许多资产是建立在利率极低的前景之上的。”他认为,这是最大的金融风险之一。(澎湃新闻)
全 文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