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网络结构与风险传染理论述评 随着金融创新发展,金融机构间资产负债链条日趋复杂。现代金融体系已不再是一个个彼此孤立的机构,而是相互链接的金融网络。从金融网络的视角分析金融机构间的联动性以及风险传染,已成为近十年来金融风险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和热点。本文从金融网络风险传染机制、金融网络结构特征、金融网络形成和最优网络结构等几个方面,对国际上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研究发现,金融网络既分散了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同时也通过创造风险在金融机构间的传染通道而加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由资产负债表所构成的金融网络是金融风险传染的主要途径,网络强度和形态共同决定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本文讨论了各类模型所表现的网络结构特征、风险传染机制、度量方法,以及不同模型间的联系与分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了预期的理论发展方向,包括通过实证来进一步厘清风险传染机制、统一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度量,以及进一步完善资产负债表信息。
2019-05-09
欧盟宏观审慎政策的进展与效果评析 由于受到危机的冲击以及非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欧洲国家的宏观金融风险出现了新的特征。在此背景之下,欧盟参照货币政策体系构建宏观审慎政策体系。除了建立针对银行体系的政策工具与措施以外,宏观审慎政策在非银行部门、跨境交易以及早期干预方面也有所加强,并扩大了欧盟和欧洲央行的统一监管权力。宏观审慎政策具有有效性和灵活性,有助于银行去杠杆化的实现,并推动欧洲未来金融结构进一步演变,但无法消除欧元区主权债务风险与银行体系风险相互关联的隐患,而权力分散、协调成本过高、面临政策独立性考验等问题也有待进一步解决。
2019-05-09
共享发展既是发展的初衷,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发展理论创新。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新发展理念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顺利跨越关口提供了科学指引。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阴霾尚未消散,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发展不平衡加剧,各国发展面临一系列共同挑战。新发展理念为解决共同挑战、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看,新发展理念是对过去70年来发展经济学、过去两三百年来近现代经济学关于发展认识的扬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
2019-05-09
利率环境、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新古典理论的实物经济模型与凯恩斯经济学的货币经济模型是相互对立的,实物经济模型仅限于单一产品经济。现实经济中每一种资本都存在其特殊的 “自己的利息率”,而全社会统一利润率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利率是决定全社会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高利率环境对食利者友好,但不利于生产阶级。中美两国的实证分析也证实了降低食利者分配比例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2019-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