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周报(2020年9月14日-9月20日)
2020年09月21日
华夏理财获准开业(市场评述0920)
9月15日,华夏银行发布《关于华夏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获准开业的公告》,公告中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批准本公司全资子公司华夏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业。根据银保监会批复,华夏理财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30 亿元,注册地为北京,主要从事发行公募理财产品、发行私募理财产品、理财顾问和咨询等资产管理相关业务。
华夏银行2020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华夏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1445只,销售金额合计10279.92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存续理财产品1762只,理财产品余额6448.65亿元,比上年末下降1.13%。存续的理财产品中,个人理财产品余额比上年末下降4.57%,企业理财产品余额比上年末增长23.28%。报告期内,到期理财产品全部按照预期收益率或业绩基准按期兑付本息,为客户实现投资收益119.62亿元,同比增长7.37%。实现理财中间业务收入15.08亿元。
“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华夏银行稳步推进理财产品转型:一是停发保本理财产品;二是加大净值型产品研发力度,净值型产品规模快速增长;三是加大债券类、股票类、现金类等标准化资产投资力度;四是稳妥有序推进存量老产品及存量资产的压降工作。
在产品体系方面,华夏理财产品体系规划理念概括为“1357”,即:围绕一个中心——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三类产品服务——标准化理财产品、定制化理财产品以及理财顾问和咨询服务;满足客户五层投资需求——灵活便利、保值增值、财富积累、安心养老以及社会责任(ESG);打造七大系列产品——现金管理类、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混合类、养老系列以及ESG系列理财产品。
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应对突发事件金融服务管理办法》等
(金融市场周报,0914-0920)
内容摘要:报告期内,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共计实现净投放2600亿元;前四个交易日波澜不惊,最后一个交易日金融板块走强带动股指大幅上升;科技板块调整仍未结束,美股周线三连阴;美元指数震荡下行,非美货币涨跌互现;以美元为单位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普涨。金融监管方面,央行:“护航”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强化金融营销、信息安全规范;证监会:就《关于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一、金融市场运行
货币市场
报告期内,央行共计开展4800亿元逆回购及6000亿元MLF操作,同时有6200亿元逆回购及2000亿元到期,综上所述,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共计实现净投放2600亿元(见表1)。
这周以来,央行动作不断,向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货币政策收紧可能性不大。除了连续逆回购操作之外,还有超预期的MLF操作。此外,央行还提前预告了新的动作,即将在9月24日招标发行100亿元6个月期人民币央票,央票被市场视为稳定汇率的“利器”。
股票市场
A股市场:报告期内,前四个交易日波澜不惊,最后一个交易日金融板块走强带动股指大幅上升。具体来看,上证指数周涨幅为2.38%;深证成指周涨幅为2.33%;创业板指周涨幅为2.34%。
北向资金周五一改之前的流出状态,大幅净买入94.74亿元,全周合计净买入108.32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33.93亿元,深股通净买入74.39亿元。
从资金流向来看,金融板块无疑获得资金的青睐,其中,保险板块获得资金净流入61.3亿元,银行板块获得资金净流入23.7亿元;资金净流出幅度最大的板块为公用事业板块,净流出3.2亿元。
欧美股市:报告期内,科技板块调整仍未结束,美股周线三连阴。尽管美联储承诺,在通胀超2%的目标之前不会加息,但却没有提供进一步的政策指引,也没有告诉市场将如何调整其资产负债表以推升通胀并助力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的表现令人失望。3月份的市场动荡使美联储开始实施无限QE,并设立了多达11项贷款工具,以支撑受重创的市场。这样做的结果是其资产负债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截至6月初,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从大约4万亿美元膨胀到7万亿美元的峰值。但从那以后,资产负债表的增长就开始放缓了。具体来看,香港恒生指数报收于24455.41点,周跌幅为0.20%;美国道琼斯指数报收于27657.42点,周跌幅为0.03%;日本日经225指数报收于23360.30点,周跌幅为0.25%;英国富时100指数报收于6007.05点,周跌幅为0.42%;德国DAX30指数报收于13116.25点,周跌幅为0.60%(见表2)。
报告期内,美元指数震荡下行,报收于93.00点,周内跌幅为0.27%。非美货币涨跌互现:其中,欧元兑美元报收于1.1840,周内下跌0.05%;美元兑日元报收于104.57,周内下跌1.51%;英镑兑美元报收于1.2917,周内上涨0.95%;美元兑港币报收于7.7501,周内下跌0.00%;美元离岸兑人民币报收于6.7794,周内下跌0.77%(见表3)。
大宗商品市场
报告期内,以美元为单位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普涨。具体来看,路透CRB商品指数报收于151.54点,周涨幅为3.50%;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报收于43.04美元/桶,周涨幅为8.06%;COMEX黄金报收于1957.1美元/盎司,周涨幅为0.47%;LmeS_铜3报收于6853.00美元/吨,周涨幅为2.37%;波罗的海BDI指数报收1296.00点,周涨幅为2.29%(见表4)。
二、金融监管动态
(一)央行:“护航”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强化金融营销、信息安全规范
9月18日,央行正式发布《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20〕第5号,以下简称《办法》),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办法》共七章六十八条,主要对立法依据、适用范围及基本原则进行了规定。另在金融机构行为规范上,从银行、支付机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顶层设计、全流程管控、信息披露和金融营销宣传等方面进行规范。此外,从消费者金融信息安全权角度进一步强化了消费者信息知情权和信息自主选择权,并对金融消费争议解决的程序性规定以及非诉第三方解决机制进行了细化和完善。
其中明确:银行、支付机构应当根据金融产品或者服务的特性评估其对金融消费者的适合度,合理划分金融产品和服务风险等级以及金融消费者风险承受等级,将合适的金融产品或者服务提供给适当的金融消费者;银行、支付机构应当尊重金融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意愿,不得擅自代理金融消费者办理业务,不得擅自修改金融消费者的业务指令,不得强制搭售其他产品或者服务。
(二)证监会:就《关于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关于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的规定(征求意见稿)》主要修订内容如下:一是完善标题。考虑到上市公司已经普遍建立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重在完善和落实,将标题修订为“关于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的规定”。二是落实新《证券法》规定。根据新《证券法》,进一步明确内幕信息知情人、内幕信息的定义和范围。三是压实上市公司防控内幕交易的主体责任。规定董事长、董事会秘书等应当对内幕信息知情人档案签署书面确认意见;要求上市公司根据重大事项的变化及时补充报送相关内幕信息知情人档案及重大事项进程备忘录。四是强化证券交易所在内幕交易防控方面的职责。授权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档案填报所涉重大事项范围、填报具体内容、填报人员范围,对需要制作重大事项进程备忘录的事项、填报内容等作出具体规定;同时要求证券交易所应当将内幕信息知情人档案及重大事项进程备忘录等信息及时与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享。五是明确中介机构的配合义务。要求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等证券服务机构协助配合上市公司及时报送内幕信息知情人档案及重大事项进程备忘录,并依照相关执业规则的要求对相关信息进行核实。
全 文ALL
国外金融形势月报 第2期
2020年09月21日
2020 年 5月美国金融市场概况
美股:2020年5月份,美股三大指数均继续反弹。具体来看,道琼斯指数报收25383.11点,月涨幅为4.2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报收于9489.87点,月涨幅为6.75%,标准普尔500指数报收于3044.31点,月涨幅为4.53%。
5月美股上涨是受到经济重启及新冠病毒疫苗研究正面影响:当地时间5月20日,美国50个州全部重启经济,但各州开放程度和方式不同。此前一天,美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指导文件建议,美国各州应该在病例出现连续14天下降趋势后进行第一阶段经济重启;疫苗方面,美国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的新冠病毒疫苗1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中期结果”。
经济数据方面:5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消费者信心小幅上升,从4月份的85.7微升至5月份的86.6。该指数反映了消费者对当前状况和未来预期的评估,在前两个月曾大幅下跌。不过,美国失业率数据估计仍较为悲观。
美元指数:2020年5月份,美元指数报收于98.30,月跌幅为0.75。美元指数下行,反应出市场对于避险情绪的需求趋弱。
美债:2020年5月底,三个月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报收于0.14,月涨幅为16.66%,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报收于0.65,月涨幅为1.56%。美债收益率上升反应出美国经济复苏前景并不乐观。
恐慌指数:2020年5月底,恐慌指数报收于27.51,月跌幅为19.44%。恐慌指数下降与美股上升呈反比关系,反应出美股市场已走出最黑暗的时刻,市场暴跌的情景或将不会再次出现。
全 文ALL
国外金融形势月报 第1期
2020年09月21日
2020 年 4月美国金融市场概况
美股:2020年4月份,美股三大指数均大幅反弹。具体来看,道琼斯指数报收24345.72点,月涨幅为11.0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报收于8889.55点,月涨幅为15.45%,标准普尔500指数报收于2912.439点,月涨幅为12.68%。
4月美股大幅反弹主要归功于美联储和美国政府的刺激政策:为了缓解疫情带来的经济困境,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国会通过的近4840亿美元经济援助法案,这是美国第四轮针对疫情的经济刺激方案。这一法案包含了3100亿美元的薪酬保障计划(PPP)项目补充补款、6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赈灾贷款(包含100亿美元的赠款)、用于病毒检测的250亿美元拨款和小企业管理局的21亿美元行政费用拨款;同时,美联储在其官网发布多个声明:首先,在新冠疫情造成流动性压力的情况下,美联储将暂时提高各联储银行提供的日内信贷资金,以鼓励医疗机构使用这些信贷资金。其次,美联储将“暂停无抵押日内信贷额度限制(净借记上限),并为符合主要信贷计划条件的机构免除透支费用”。修改后的规定将保持到9月30日。美联储在声明中表示,这些行动不会显著增加联储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第三,美联储寻求尽快扩大有资格参加其薪资保障计划流动性便利(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 Lending Facility,PPPLF)的贷款人范围。
美元指数:2020年4月份,美元指数报收于99.04,月涨幅为0.10。美元指数依然坚挺,反应出市场对于避险情绪的需求依然较强。
美债:2020年4月底,三个月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报收于0.09,月跌幅为18.18%,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报收于0.70,月跌幅为8.57%。美债收益率下降反映出美国经济最差的情况或将过去。
恐慌指数:2020年4月底,恐慌指数报收于34.15,月跌幅为40.17%。恐慌指数大幅下降与美股大幅上升呈反比关系,反应出美股市场已走出最黑暗的时刻。
全 文ALL
国际经济形势分析报告2020年第2季度
2020年09月21日
2020年夏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1. 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外部经济在2020年4月份进入最差时刻,5-6月各国有不同程度反弹,整体活力孱弱,失业率仍在较高水平。2020年4-6月中国外部经济综合CEEM-PMI分别为37.5、40.5和48.9。
2. 大宗商品价格触底回升。2季度 CEEM大宗商品价格季度均价环比下跌20%,从区间走势来看,几乎所有品种在4月份都跌至低点,随后在海外疫情常态化、经济数据边际向好以及中国需求率先复苏的影响下,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均有明显的反弹走势。
3. 金融市场有所恢复。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性下降,各国股市均呈现回升趋势,但尚未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前的水平。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货币市场利率或有所下降或波动较小,国债收益率窄幅波动。多数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部分贬值幅度较大。美元指数自5月下旬以来出现明显回落,日元、欧元表现相对稳定。
4. 全球经济正在艰难的复苏进程当中。不同的社会和经济治理能力使得各国接下来的经济走势有更大分化。疫情仍然是经济复苏最大的威胁,疫情中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严重受损会持续地拖累经济复苏。
5. 我国经济面临多重挑战和风险。一是出口部门复工复产受到外部需求约束,出口和就业面临挑战;二是疫情下的国际交流受阻;三是各国极端情绪抬头,国际合作更加困难;四是海外投资风险上升。
6. 应对危机需要全球联合行动。一是倡导各国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全面降低关税。二是倡导全球公共财政支出扩张,弥补市场需求不足。三是推动全球金融安全网更好地发挥功能。四是呼吁各国应在政治层面凝聚共识、搁置争议、齐心应对。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国际经济形势分析报告2020年第1季度
2020年09月21日
2020年春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1、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外部经济景气度在2020年3月份以后显著下行。2020年1-2月中国外部经济综合CEEM-PMI分别为49.8、49.7,3月份大幅下行至46.9。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均面临不同程度的经济停摆,经济活动急剧收缩,多项重要宏观经济指标跌幅甚至超出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新兴市场经济体情况也不乐观。
2、大宗商品价格显著下跌。CEEM大宗商品价格1季度环比下跌9.64%。受新冠疫情带来的需求冲击和沙特、俄罗斯陷入价格战影响,布伦特原油价格自季度初67美元的高点直线下泄至17美元的月末低点,此后价格有小幅反弹但仍处于低位。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大幅跳水,国际铁矿石震荡下行。农产品方面,国际大豆价格下挫,小麦价格上涨。
3、金融市场动荡开年。3月份全球股票市场急剧动荡,美元流动性危机爆发,资产遭遇抛售,风险资产、避险资产价格陆续暴跌。VIX指数上升幅度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水平。市场再现美元荒,美元兑其他货币升值。美联储紧急救市以后金融市场动荡有所缓和,反映市场流动性风险的TED利差仍在较高水平。
4、全球经济今年陷入衰退,恢复到正常状态需要较长时间。基于对疫情走势的预测,主要发达经济体在今年夏天以前能走出疫情高峰期,经济活动会有所恢复,即便如此全球经济仍难以避免衰退。经济恢复到正常水平需要一年半以上的时间。
5、我国经济面临多重挑战和风险。一是出口部门复工复产受到外部需求约束,出口和就业面临挑战。二是国际供应链短期断裂的风险。三是存在输入型金融市场震荡风险和通货紧缩压力。四,货物贸易顺差下降,外汇市场波动加大。
6、应对危机需要全球联合行动。一是倡导各国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全面降低关税。二是倡导全球公共财政支出扩张,弥补市场需求不足。三是推动全球金融安全网更好地发挥功能。四是呼吁各国应在政治层面凝聚共识、搁置争议、齐心应对。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国际经济形势分析报告2019年第4季度
2020年09月21日
2019年冬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1、全球经济景气度延续了2018年初以来的持续下行走势。2019年4季度中国外部经济综合CEEM-PMI 为48.2,较上季度下降0.6个点,环比降幅缩窄0.9个点。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景气依然低迷,但景气领先地区已出现复苏曙光。
2、2019年4季度大宗商品价格受铁矿石和钢材拖累,小幅下挫,环比下跌2.74%。4季度原油价格在OPEC持续减产的影响下震荡爬升,但因经济预期疲弱,缺乏较强的推力。铜铝价格受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影响,价格中枢上抬。由于供应回暖,铁矿石价格震荡下跌,钢材价格略有回暖。农产品方面,国际大豆价格先抑后扬,总体略涨;国内大豆价格下挫。当前地缘政治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有短期影响,但中期动向仍取决于基本面。
3、因中美贸易争端缓和与全球货币宽松,全球金融市场避险情绪下降,风险偏好上升。美日欧货币汇率略有贬值,部分新兴经济体货币汇率升值。全球货币市场继续走低,主要国家国债收益率因各国宽松程度不同略有分化,主要经济体股票市场大涨。
4、在周期性反弹力量、全球主要经济体一致性的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对中美贸易达成第一阶段协议等多方面积极因素影响下,接下来几个季度全球经济有望企稳复苏。尽管基期水平下降将对贸易同比增速回升提供支撑,但未来仍需关注贸易摩擦波动反复对出口的影响。其他风险因素包括: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价格泡沫、高债务规模以及主要经济体换届选举和其他地缘政治风险事件等。
5、中国需要在三个方面做好应对措施:合理实施逆周期政策稳定内需,应对外需波动冲击;充分发挥浮动汇率自动稳定器作用,应对中美贸易争端对汇率的冲击;坚持对外开放,同时改善营商环境以提振商业投资和跨境贸易。重点措施包括更多发挥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功能,保持汇率弹性应对外部冲击,加大服务业领域的对内和对外市场开放。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金控公司监管新规将为市场提供确定性和稳定性
2020年09月18日
全 文ALL
8月宏观经济数据:“三驾马车”边际改善 需求修复滞后供给
2020年09月18日
全 文ALL
民间借贷适用法律的逻辑
2020年09月14日
全 文ALL
增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引导金融控股公司高质量发展
2020年09月14日
全 文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