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国际银行业暗流涌动
2023年03月27日
郑联盛
全 文ALL
没有数字化能力的银行将难以生存
2023年03月27日
全 文ALL
统筹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的重点领域与政策建议
2023年03月20日
郑联盛
经济金融安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的统筹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金融发展是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基础,核心是金融功能平稳有序发挥,以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发展主要是发挥交易促进、信用转换、经济调节、风险管理、内外链接等功能,在维护金融安全视角下,需着力发展市场体系、政策体系、基础设施和外部统筹等重点领域。金融安全是主权意义上的金融稳定,是金融发展的核心保障。为促进金融发展、金融安全需着重关注金融市场体系安全、政策独立性、基础设施安全、外部制裁等隐患。要战略统筹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注重完善金融功能提升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注重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以确保金融稳定,注重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引领健全金融安全保障体系。
全 文ALL
美联储美元互换是避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灵丹妙药吗?
2023年03月24日
全 文ALL
提升金融部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功能
2023年03月24日
全 文ALL
高水平对外开放:历史成就、内外挑战及战略布局
2023年03月28日
张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总结了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给我国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的各方面挑战。针对上述内外挑战,我们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产业进步与产业升级、完善国际多边合作新机制、扩大制度型开放、优化国内区域开放布局、稳健持续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对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战略布局进行了梳理与展望。
全 文ALL
完善财富管理市场需重构“五信”
2023年03月22日
全 文ALL
美国的海外净负债为何急剧恶化?
2023年03月16日
李广子
全 文ALL
警惕美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向偿付风险演进
2023年03月13日
全 文ALL
每周监管资讯 2023年第11期
2023年03月27日
一、监管动态
(一)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
近年来,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持续发展,业务形式不断创新。为厘清各类信托业务边界和服务内涵,引导信托公司以规范方式发挥信托制度优势,丰富信托本源业务供给,巩固乱象治理成果,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强调信托公司受托人定位,根据各类信托服务的实质,以信托目的、信托成立方式、信托财产管理内容为分类维度,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并在每一大类业务下细分信托业务子项,规范每项业务的定义、边界、服务内容和禁止事项,明确分类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工作要求。
(银保监会官网)
点评
《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是推动信托行业转型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对于促进行业回归本源、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常态化发行相关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工作部署,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国办发〔2022〕19号)要求,进一步健全REITs市场功能,推进REITs常态化发行,完善基础制度和监管安排,近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常态化发行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将进一步完善相关业务规则。
(证监会官网)
点评
推进REITs常态化发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充分发挥REITs助力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和降低实体企业杠杆率的重要作用,可以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人民银行开展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为完善央行金融法治体系,加强金融法治建设,近期人民银行对2021年12月31日之前发布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开展了系统清理。经清理,人民银行废止了以人民银行名义单独发布的11件规章和36件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的主要内容已被新制度替代或与新情况不符。如《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财务公司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管理规定》等规章主要内容已被《同业拆借管理办法》等制度替代;《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机构进一步做好客户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主要内容已被《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替代。对于与其他部门联合发布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人民银行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清理,清理结果将陆续发布。
(人民银行官网)
点评
人民银行全面加强金融法治建设,牢牢把握金融法治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努力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为防范化解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打下坚实制度基础。
二、观点聚焦
(一)易纲:中国金融业运行稳健,总体风险可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银行业资产占金融业的90%以上,总体稳健,外汇储备多年来稳居全球第一。
易纲介绍,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整体上金融风险是收敛的。过去三年,支持地方政府发行了5500亿专项债券,专门用于补充中小银行的资本金。高风险的中小金融机构数量从600多家降到了300多家,降了一半,不少省份目前已经没有高风险机构。
易纲表示,人民银行在去年已经完成了历史上承担的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改革成本的核销任务,进一步夯实了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财务基础,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
(中国青年网)
(二)黄益平:消费最终要由收入和信心支持
北大国发院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指出,过去几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投资的作用显著,但消费相对疲软;二是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扩张,生产成本较低、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随着高质量发展对效率提高、技术进步提出更高要求,中国曾经非常擅长的“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将来不得不发生改变,今后更多要靠国内市场来推动。
(中新经纬)
全 文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