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金融形势月报 第1期

2020年09月21日

2020 年 4月美国金融市场概况 美股:2020年4月份,美股三大指数均大幅反弹。具体来看,道琼斯指数报收24345.72点,月涨幅为11.0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报收于8889.55点,月涨幅为15.45%,标准普尔500指数报收于2912.439点,月涨幅为12.68%。 4月美股大幅反弹主要归功于美联储和美国政府的刺激政策:为了缓解疫情带来的经济困境,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国会通过的近4840亿美元经济援助法案,这是美国第四轮针对疫情的经济刺激方案。这一法案包含了3100亿美元的薪酬保障计划(PPP)项目补充补款、6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赈灾贷款(包含100亿美元的赠款)、用于病毒检测的250亿美元拨款和小企业管理局的21亿美元行政费用拨款;同时,美联储在其官网发布多个声明:首先,在新冠疫情造成流动性压力的情况下,美联储将暂时提高各联储银行提供的日内信贷资金,以鼓励医疗机构使用这些信贷资金。其次,美联储将“暂停无抵押日内信贷额度限制(净借记上限),并为符合主要信贷计划条件的机构免除透支费用”。修改后的规定将保持到9月30日。美联储在声明中表示,这些行动不会显著增加联储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第三,美联储寻求尽快扩大有资格参加其薪资保障计划流动性便利(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 Lending Facility,PPPLF)的贷款人范围。 美元指数:2020年4月份,美元指数报收于99.04,月涨幅为0.10。美元指数依然坚挺,反应出市场对于避险情绪的需求依然较强。 美债:2020年4月底,三个月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报收于0.09,月跌幅为18.18%,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报收于0.70,月跌幅为8.57%。美债收益率下降反映出美国经济最差的情况或将过去。 恐慌指数:2020年4月底,恐慌指数报收于34.15,月跌幅为40.17%。恐慌指数大幅下降与美股大幅上升呈反比关系,反应出美股市场已走出最黑暗的时刻。
全 文ALL

国际经济形势分析报告2020年第2季度

2020年09月21日

2020年夏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1. 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外部经济在2020年4月份进入最差时刻,5-6月各国有不同程度反弹,整体活力孱弱,失业率仍在较高水平。2020年4-6月中国外部经济综合CEEM-PMI分别为37.5、40.5和48.9。 2. 大宗商品价格触底回升。2季度 CEEM大宗商品价格季度均价环比下跌20%,从区间走势来看,几乎所有品种在4月份都跌至低点,随后在海外疫情常态化、经济数据边际向好以及中国需求率先复苏的影响下,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均有明显的反弹走势。 3. 金融市场有所恢复。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性下降,各国股市均呈现回升趋势,但尚未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前的水平。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货币市场利率或有所下降或波动较小,国债收益率窄幅波动。多数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部分贬值幅度较大。美元指数自5月下旬以来出现明显回落,日元、欧元表现相对稳定。 4. 全球经济正在艰难的复苏进程当中。不同的社会和经济治理能力使得各国接下来的经济走势有更大分化。疫情仍然是经济复苏最大的威胁,疫情中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严重受损会持续地拖累经济复苏。 5. 我国经济面临多重挑战和风险。一是出口部门复工复产受到外部需求约束,出口和就业面临挑战;二是疫情下的国际交流受阻;三是各国极端情绪抬头,国际合作更加困难;四是海外投资风险上升。 6. 应对危机需要全球联合行动。一是倡导各国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全面降低关税。二是倡导全球公共财政支出扩张,弥补市场需求不足。三是推动全球金融安全网更好地发挥功能。四是呼吁各国应在政治层面凝聚共识、搁置争议、齐心应对。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国际经济形势分析报告2020年第1季度

2020年09月21日

2020年春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1、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外部经济景气度在2020年3月份以后显著下行。2020年1-2月中国外部经济综合CEEM-PMI分别为49.8、49.7,3月份大幅下行至46.9。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均面临不同程度的经济停摆,经济活动急剧收缩,多项重要宏观经济指标跌幅甚至超出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新兴市场经济体情况也不乐观。 2、大宗商品价格显著下跌。CEEM大宗商品价格1季度环比下跌9.64%。受新冠疫情带来的需求冲击和沙特、俄罗斯陷入价格战影响,布伦特原油价格自季度初67美元的高点直线下泄至17美元的月末低点,此后价格有小幅反弹但仍处于低位。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大幅跳水,国际铁矿石震荡下行。农产品方面,国际大豆价格下挫,小麦价格上涨。 3、金融市场动荡开年。3月份全球股票市场急剧动荡,美元流动性危机爆发,资产遭遇抛售,风险资产、避险资产价格陆续暴跌。VIX指数上升幅度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水平。市场再现美元荒,美元兑其他货币升值。美联储紧急救市以后金融市场动荡有所缓和,反映市场流动性风险的TED利差仍在较高水平。 4、全球经济今年陷入衰退,恢复到正常状态需要较长时间。基于对疫情走势的预测,主要发达经济体在今年夏天以前能走出疫情高峰期,经济活动会有所恢复,即便如此全球经济仍难以避免衰退。经济恢复到正常水平需要一年半以上的时间。 5、我国经济面临多重挑战和风险。一是出口部门复工复产受到外部需求约束,出口和就业面临挑战。二是国际供应链短期断裂的风险。三是存在输入型金融市场震荡风险和通货紧缩压力。四,货物贸易顺差下降,外汇市场波动加大。 6、应对危机需要全球联合行动。一是倡导各国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全面降低关税。二是倡导全球公共财政支出扩张,弥补市场需求不足。三是推动全球金融安全网更好地发挥功能。四是呼吁各国应在政治层面凝聚共识、搁置争议、齐心应对。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国际经济形势分析报告2019年第4季度

2020年09月21日

2019年冬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1、全球经济景气度延续了2018年初以来的持续下行走势。2019年4季度中国外部经济综合CEEM-PMI 为48.2,较上季度下降0.6个点,环比降幅缩窄0.9个点。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景气依然低迷,但景气领先地区已出现复苏曙光。 2、2019年4季度大宗商品价格受铁矿石和钢材拖累,小幅下挫,环比下跌2.74%。4季度原油价格在OPEC持续减产的影响下震荡爬升,但因经济预期疲弱,缺乏较强的推力。铜铝价格受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影响,价格中枢上抬。由于供应回暖,铁矿石价格震荡下跌,钢材价格略有回暖。农产品方面,国际大豆价格先抑后扬,总体略涨;国内大豆价格下挫。当前地缘政治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有短期影响,但中期动向仍取决于基本面。 3、因中美贸易争端缓和与全球货币宽松,全球金融市场避险情绪下降,风险偏好上升。美日欧货币汇率略有贬值,部分新兴经济体货币汇率升值。全球货币市场继续走低,主要国家国债收益率因各国宽松程度不同略有分化,主要经济体股票市场大涨。 4、在周期性反弹力量、全球主要经济体一致性的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对中美贸易达成第一阶段协议等多方面积极因素影响下,接下来几个季度全球经济有望企稳复苏。尽管基期水平下降将对贸易同比增速回升提供支撑,但未来仍需关注贸易摩擦波动反复对出口的影响。其他风险因素包括: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价格泡沫、高债务规模以及主要经济体换届选举和其他地缘政治风险事件等。 5、中国需要在三个方面做好应对措施:合理实施逆周期政策稳定内需,应对外需波动冲击;充分发挥浮动汇率自动稳定器作用,应对中美贸易争端对汇率的冲击;坚持对外开放,同时改善营商环境以提振商业投资和跨境贸易。重点措施包括更多发挥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功能,保持汇率弹性应对外部冲击,加大服务业领域的对内和对外市场开放。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金控公司监管新规将为市场提供确定性和稳定性

2020年09月18日

全 文ALL

8月宏观经济数据:“三驾马车”边际改善 需求修复滞后供给

2020年09月18日

全 文ALL

民间借贷适用法律的逻辑

2020年09月14日

全 文ALL

增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引导金融控股公司高质量发展

2020年09月14日

全 文ALL

几个维度指向中期人民币大概率升值

2020年09月06日

全 文ALL

【美国来信】9.18 | 货币政策新框架下,美联储如何决策?

2020年09月18日 高占军

全 文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