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一个逻辑框架 本文以经济体系为核心概念,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方法,建立一个逻辑框架,阐述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理论逻辑。主要结论如下:(1)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本质上是经济体系转换的过程,即从传统经济体系转换到现代化经济体系; 具体包括“四个转向”: 社会主要矛盾、资源配置方式、产业体系、增长阶段等方面的特征性变化。(2) 与“四个转向”相对应,现代化经济体系运转体现为“四个机制”,即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决定了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资源配置方式决定产业体系特征,产业体系特征与经济增长阶段一致,高速增长引起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上述结果表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转型,是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9-06-26
一季度政治局会议释放新信号,实行预期调控 近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分析和研究一季度经济形势,从会议公报看,相对于去年第四季度的形势分析会,这次有不少新的提法和判断,尤其是对房地产市场而言,去年第四季度没有强调“房住不炒”,而这次再次被提起。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房地产政策拐点的信号。股市里的房地产板块在4月21日的交易中集体出现大跌,龙头股万科等均下跌超过5%。 我们认为,房地产政策只是根据市场形势进行了微调,是对3月份以来市场上弥漫的过度乐观心理的纠偏。
2019-06-26
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理论思考及转型趋势分析 面对差异化经营、金融科技与空间布局优化的挑战,当前商业银行网点转型之势已经形成。论文通过对网点转型进行理论建模分析,发现差异化经营将成为网点转型的内在动力;金融科技一方面会减少客户临柜的需求,但另一方面会提升网点的效率,网点转型需要综合考虑这两种因素的影响。同时,网点布局必须符合空间布局优化原则,不同区域的网点分布形态必须差异化。通过发现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网点的价值所在,商业银行应从理念、布局、定位和技术上把握好网点转型的关键要素。
2019-06-26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系统性政策协调 金融供给侧改革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系统化改革。传统的金融服务体系主要是为工业化服务,强调了“低成本—规模效率”。进入基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实体经济从工业化的规模经济转向了以城市化为基础的范围经济,而产业升级的核心也从规模扩张转向创新。人民财富增长的需求、城市中小企业发展的普惠需求、绿色发展的需求、多样化服务的需求等,都不同于工业化的“低成本—规模效率”,强调了配置、差别定价、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抵押、直接融资等新的发展特征,需要构建更为复杂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
2019-06-26
中国经济指南:经济发展三阶段与全球产业链“雁阵模型” 人口是个慢变量,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测性,而且是不可逆的,从这个视角看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助揭示经济发展的长周期,以区别于周期性和偶发性的情况。
201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