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成本与中国的通货膨胀
本文估算了两种不同口径的单位劳动成本,并基于三角模型对中国单位劳动成本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镇非私营单位的劳动力成本对通胀有显著影响,而私营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对通胀没有显著影响。主要原因在于非私营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可以将劳动力成本的提高部分转嫁到产品价格上,从而推动通货膨胀。而私营企业很少具备这种市场势力,使其劳动力成本对通胀影响不显著。因此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打破垄断等供给侧改革措施,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由于劳动力供给变化带来的通胀压力。
2016-11-01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与评估(2016~2017)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span style="font-size: 20px;"><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序言</span></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范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人高常态。随后,多次在重要斯合提出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并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系相对优势、市场党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九个方面。详尽分析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表现、成因及发展方向,认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中国经济新常态直示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决心,指出了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类好前景及其现实路径。</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如果说全球经济常态主要归因于长期停滞,那么,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证则是结构性减速。这种因“三期叠加”导致的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下落,同时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总体质量、效益、生态及可持续性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它包含着经济朝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细致、结构更合理的高级阶段演化的积极内容。这些趋势性变化,既是新常态的外在特征,又是其内在动团。新常态之所“新”,指的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开始呈现若干新的特征,这不仅指的是新的战略方针和指导思想,面且包括新的制度条件,还包含新的思想方法和新的工作理念。</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新的战略方针的突出体现,就是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强调了不以GDP论英雄的价值取向。新的制度条件的集中体现,就是确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依法治国的定鼎作用。新的思想方法的集中表现,就是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深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后和问题,是新常态下普迎适用的方法论。新的工作理念集中体现在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上,强调的是敢于担当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攻坚克难的力量,以及“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辩证法。</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降至中高速,当然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之一。不过,如果我们被减速“一叶障目”,看不到其背后发生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便难以全面理解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然面,新常态所指示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愿景绝非睡手可得。当我们说新常态开拓了通往新繁荣的康庄大道,那也指的是,它为我们创造了新的战略机遇,为我们的新飞跃提供了新的要素、条件、方法和环境——机遇要变成现实,还有待我们以壮士断税的决心积极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切实完成转方式、调结构、谋创新的历史任务。因此,“引领新常态”,应当成为我们在新常态下的主动行为。所谓“引领”者,改革和创新之谓也。</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中国经济新常态意味着经济结构的改善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同时,提高经济增长包容性,更是经济新常态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我国基尼系数自2009年来连续第六年下降,表明收人分配状况趋向好转。然面,恶化的趋向固然有所阻滞,但不公的问题依然严重存在,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中国经济发展包容性不足的间题,植根于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制度性不平等。解决包容性不足问题,“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目标,理所当然地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普惠金融”既是提高经济增长包容性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也是实现经济增长包容性的应有之义。</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互联网金融与生具有的“普惠金融”和“民主金融”属性为完善我国金融体系、填补信贷缺口、支持创业创新、实现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包容性和经济质最和结构的提升所具有的战略性意义已经在国家层面上得到肯定和重视。</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但发展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经济增速趋缓、增长方式进入“新常态”、传统金融部门开始收缩银根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趁势获得发展,不仅为步题维艰的中小企业和个人金融需求提供了新的渠道,同时也使得自身呈现爆发式增长。当前,随着行业加速进入“优胜劣法”的洗牌期,整体风险逐步显现,平台分化也日趋明显,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实施有效监管已刻不容缓。2015年7月l8日,《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为实施具体监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2016年8月24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发布,为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维护互联网金融稳定、提升互联网金融效率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障。</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但这不能掩盖其在促进民间投资和消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方面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2015年11月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这是互联网金融首次被写入中央五年规划中。2016年7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再次提到“引导和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在战略层面上积极推动和支持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随着监管主体的逐一就位、监管思路日益明晰、监管规则和标准逐步完善、行业自律性管理加强、伪劣平台逐步清除,我国互联网金融势必会告别无序发展阶段,进人入规范化有序发展的新阶段。</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本书从行业平台状况、运行态势和特征、风险管理和监管、国际发展与启示以及未来展望和趋势几个方面对2015~2016年以网络借贷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金除行业总体概况进行分析、总结和展望。同时,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合规风险四个风险维度在整体上做出科学评估和分析。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和有序发展提供政策和实践依据。</span></p><p><br/></p>
2016-11-01
资本流动新格局增加我国货币政策外溢性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格局的新变化表明,中国金融将成为全球资本配置的场所,中国金融市场的全球影响力将逐渐上升。国际资本为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规避全球经济波动的风险,正逐渐加大对中国的证券投资,这正是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变化的结果。
2016-11-01
中国股票上市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摘要:本研究报告系统分析了发达国家股票市场上市制度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股票市场上市制度的改革方向。报告认为,发达国家股票市场是建立在市场竞争基础上的多元化上市制度,体现出对拟上市企业更好的包容性,值得我国借鉴。但我国股票市场的现实基础,又决定了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上市制度改革既要适应当前国内企业特点,也应与我国建设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的战略目标相契合。</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Abstract:We analyze listing regimes of developed stock markets and their reference meanings on China. On this basis, we raise the reform direction of China stock market's listing regimes. We believe that diversified listing regimes of developed markets depend on better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and are more inclusive than China stock market. But the condition of China market still can't support the reform completed in a short period. The reform should satisfy present characters of civil firms and targets of constructing multi-level capital market.</span></p><p><br/></p>
2016-11-01
非信贷资产业务与商业银行中长期转型
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商业银行依赖传统存贷利差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以资产管理、债券和衍生品交易、同业拆借等为代表的“交易型业务”,正在迅速改变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非信贷资产种类不断丰富、规模持续增长。
201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