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狼来了”激发国内信用评级业变局
2019年01月28日
28日,标普获准正式进入中国开展信用评级业务,这标志着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速,有助于完善我国信用评级体系。
全 文ALL
中国经济未偏离潜在增长水平
2019年01月29日
在2018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决策层坦承我国经济稳中有变、变中有忧,面临下行压力。国家统计局2019年1月21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GDP增长率为6.6%,创28年以来的新低。
全 文ALL
CBS有助于稳金融稳预期
2019年01月25日
中国人民银行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为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提供流动性支持,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环境下对稳金融、稳投资、稳预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序推进经济稳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央行票据互换操作不涉及基础货币吞吐,对银行等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影响趋于中性,不会对股市、债市和楼市等产生重大影响,直接有助于稳金融和稳预期。
全 文ALL
扩大投资者范围 加快地方债市场发展
2019年02月20日
2019年,“稳增长”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其着力点在于加大基建投资力度。在去杠杆、防风险背景下,城投、私募、信托等地方融资渠道逐渐收紧,“开前门”成为弥补基建资金缺口的不二法门。即提高地方政府债发行限额、加快地方政府债发行节奏,既是满足地方政府基本融资需求的主要方式,也是发挥政府债券资金作用于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重要手段。
当然,要认识到地方政府债今年虽加快发行与扩容,但并不意味着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将有所放松。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规范化、债务信息“阳光化”仍是大势所趋,且地方债务风险防范管理依然将坚持“开前门、堵后门”的主思路。此外,借助交易所平台与商业银行柜台市场拓展地方债发行渠道,促使地方债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交易更加活跃化,亦是地方债市场发展与建设的重要方面。
全 文ALL
移动支付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么?
2019年02月19日
曾刚
如果没有新的技术突破,随着移动支付进入平稳规范化发展,移动支付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将逐渐趋于平稳。2013年以来,我国的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部分研究认为电子货币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会削弱利率传导的效果,但这不符合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实情。尽管我国的移动支付多数是第三方支付,但与移动支付相关的电子货币依然在银行体系内,只是改变了流通中货币存在的形态,减少了货币从存款到现金再转化为存款的过程,降低了货币的贮藏成本和交易成本,但没有改变其信用货币的本质。
但是移动支付具有流动性强、交易成本低和交易便捷等优点,对传统货币产生替代效应及加速转化效应,不能忽视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
全 文ALL
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6)
2015年12月01日
摘要
《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6)》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组织编写的年度性研究报告,旨在对2014年第四季度到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金融发展和运行的主要情况进行概括和分析,对发生的一些主要金融事件进行研讨和评论。报告由三大部分构成,分别对2015年的中国宏观金融形势、金融业发展与金融市场运行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对2016年金融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报告可供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金融业内人士和政策部门参考,也有助于国际学界了解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最新动态。
Abstract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2016), as the annual report of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Banking,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aims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various aspects of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s and practices from 2014 Q4 to 2015 Q3, while making discussion and review on major financial events. The report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which cover China's macro financial situation,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dustries and operation of financial markets in 2015, as well a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finance in 2016.The report can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scholars, financial professionals and policy makers. It also contributes to foreign academic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全 文ALL
立言 第3辑
2018年11月01日
缘起
获取知识的途径大抵有三:读书、听讲和实践。读书可品书香、摒铜臭,且有反复揣摩之便、自我体悟之乐。听讲则隐隐有书院之传,优势在现场感和互动——于讲者,现场可能灵光乍现;于听者,常能浮想联翩,触类旁通;讲者与听者互动,则可相互激励、讲评相长,搞得好,发掘出新课题、铺陈出锦绣文章,并非难事。实践则是获取知识的根本途径,它不仅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而且是主观见诸客观的社会活动,更是体现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最终目的。
简言之,读书、听讲和实践,对于获取知识而言,各有其独到之处,其功效相互不可替代。然而,如果从实行的角度考察,则三者的差别立现:读书和实践可由人们自我实现,而听讲则须有所组织,于是就有了兴办学术机构的必要性—这也就意味着,组织各类学术讨论与讲座,属学术机构之本分。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自2015年整合重组并获中央正式命名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以来,一直致力于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坛、论坛、讨会、读书会、研习会等,一年凡二十余次。此类会议选题广泛,讨论集中,参会者名家云集,且来自各个领域,大家的发言直抒胸臆,不落襄臼,因而很受欢迎。遗憾此类会议中的多数在当时都不能面向社会,产生的影响有限,因而就有将会议详细记录整理出来,结集出版的动议。这就是实验室“立言”书系的由来。既然以“立言”自命,当然以展示讲者的“精气神”为第一要务。这就是我们不做四平八稳、无懈可击的论文集,而选择实录形式的缘由。
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得知丛书的出版计划,立即给予了专业化的回应,精心设计的版式、装帧乃至纸型的选择,都与丛书的气质契合,为从书增色颇多,在此一并致谢!
全 文ALL
立言 第2辑
2017年10月01日
缘起
获取知识的途径大抵有三:读书、听讲和实践。读书可品书香、摒铜臭,且有反复揣摩之便、自我体悟之乐。听讲则隐隐有书院之传,优势在现场感和互动——于讲者,现场可能灵光乍现;于听者,常能浮想联翩,触类旁通;讲者与听者互动,则可相互激励、讲评相长,搞得好,发掘出新课题、铺陈出锦绣文章,并非难事。实践则是获取知识的根本途径,它不仅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而且是主观见诸客观的社会活动,更是体现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最终目的。
简言之,读书、听讲和实践,对于获取知识而言,各有其独到之处,其功效相互不可替代。然而,如果从实行的角度考察,则三者的差别立现:读书和实践可由人们自我实现,而听讲则须有所组织,于是就有了兴办学术机构的必要性—这也就意味着,组织各类学术讨论与讲座,属学术机构之本分。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自2015年整合重组并获中央正式命名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以来,一直致力于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坛、论坛、讨会、读书会、研习会等,一年凡二十余次。此类会议选题广泛,讨论集中,参会者名家云集,且来自各个领域,大家的发言直抒胸臆,不落襄臼,因而很受欢迎。遗憾此类会议中的多数在当时都不能面向社会,产生的影响有限,因而就有将会议详细记录整理出来,结集出版的动议。这就是实验室“立言”书系的由来。既然以“立言”自命,当然以展示讲者的“精气神”为第一要务。这就是我们不做四平八稳、无懈可击的论文集,而选择实录形式的缘由。
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得知丛书的出版计划,立即给予了专业化的回应,精心设计的版式、装帧乃至纸型的选择,都与丛书的气质契合,为从书增色颇多,在此一并致谢!
全 文ALL
立言 第1辑
2017年07月01日
缘起
获取知识的途径大抵有三:读书、听讲和实践。读书可品书香、摒铜臭,且有反复揣摩之便、自我体悟之乐。听讲则隐隐有书院之传,优势在现场感和互动——于讲者,现场可能灵光乍现;于听者,常能浮想联翩,触类旁通;讲者与听者互动,则可相互激励、讲评相长,搞得好,发掘出新课题、铺陈出锦绣文章,并非难事。实践则是获取知识的根本途径,它不仅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而且是主观见诸客观的社会活动,更是体现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最终目的。
简言之,读书、听讲和实践,对于获取知识而言,各有其独到之处,其功效相互不可替代。然而,如果从实行的角度考察,则三者的差别立现:读书和实践可由人们自我实现,而听讲则须有所组织,于是就有了兴办学术机构的必要性—这也就意味着,组织各类学术讨论与讲座,属学术机构之本分。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自2015年整合重组并获中央正式命名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以来,一直致力于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坛、论坛、讨会、读书会、研习会等,一年凡二十余次。此类会议选题广泛,讨论集中,参会者名家云集,且来自各个领域,大家的发言直抒胸臆,不落襄臼,因而很受欢迎。遗憾此类会议中的多数在当时都不能面向社会,产生的影响有限,因而就有将会议详细记录整理出来,结集出版的动议。这就是实验室“立言”书系的由来。既然以“立言”自命,当然以展示讲者的“精气神”为第一要务。这就是我们不做四平八稳、无懈可击的论文集,而选择实录形式的缘由。
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得知丛书的出版计划,立即给予了专业化的回应,精心设计的版式、装帧乃至纸型的选择,都与丛书的气质契合,为从书增色颇多,在此一并致谢!
全 文ALL
宏观杠杆率、结构性扭曲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2019年02月15日
王桂虎
宏观杠杆率高和经济出现结构性扭曲是当前一些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二者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使用国际清算银行(BIS)、华尔街日报社与美国传统基金会等统计的全球35个国家1995~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面板logit等模型对宏观杠杆率、结构性扭曲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宏观杠杆率偏低时对经济自由度较为有利,但伴随着宏观杠杆率数值的增加,就会对经济自由度形成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前者数值越大,起到的抑制作用就越大,即引致的结构性扭曲也越大;在“宏观杠杆率拐点后阶段”,一国经济的结构性扭曲会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上升,甚至会增加金融危机爆发的概率。最后,本文通过对中国的情况`进一步分析,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全 文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