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推动股票市场改革发展的着力点
2019年01月24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股票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5年股灾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引起中央高度重视,陆续出台的新监管措施总体上对于规范股票市场秩序和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中央和习总书记对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总体要求,目前需要进一步细化股票市场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形成切实可行的总体方略,统筹考虑重大制度调整,促进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股票市场健康发展。
全 文ALL
金融科技变革是大势所趋
2019年01月24日
全 文ALL
房企竞逐新领地一一物业管理
2019年01月24日
2018年,多家房企将旗下物业服务公司分拆上市,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信号。这是在融资环境整体偏紧的背景下,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内生需求;是存量房时代物业管理迎来黄金发展期的趋势使然,是资本推动行业整合发展、提升集中度的必然选择。物业管理行业是弱周期性行业,不但不会受到影响,还会随着存量物业规模扩大,实现稳健发展。房企旗下物业服务公司,通过跟随政策引导、深挖存量资源、借力资本驱动有望实现“反哺”“助推”地产开发。
全 文ALL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大国模型”
2019年01月24日
张平
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历史里,没有经济学家是先知先觉的,所有的经验都是一步一步在实践和学习中积累起来的。“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微观自发、宏观均衡、制度创新的一个历史过程。这一过程里,我们积累了大量经济建设与改革的经验,在今天回顾仍然有所启发。因此,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分为四个阶段,对四十年来国家对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过程进行梳理,并基于已有的经验对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一些看法。
全 文ALL
资管新规下我国家族信托业务的规范与发展
2019年01月24日
近年来信托行业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家族信托已经被许多信托公司列入其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本文分析了信托公司《资管新规》过渡期指导意见的发布对家族信托业务发展的影响,认为随着我国在信托方面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以及综合国力的逐渐提升,我国家族信托业务的前景必然是广阔的。
全 文ALL
全面降准影响几何
2019年01月24日
今日,央行宣布将于1月15日、25日分别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0.5%,累计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
加上即将开展的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所释放的资金,再考虑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不再续做的因素后,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
全 文ALL
民营、社区银行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2019年01月24日
12月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推动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去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改善间接融资结构,推动国有大银行战略转型,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从上层的频繁谈话中我们认为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可能将再次迎来加快批筹的窗口期。
根据《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我国民营银行的设立就是为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三农和社区”,这次再提民营银行、社区银行的政策意图是引导信用下沉,让民营银行、社区银行和城农商行进一步更好地服务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
全 文ALL
应全面看待居民储蓄存款增速下滑
2019年01月24日
2018年三季度末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81.2万亿元,同比增长8.3%,贷款余额达到138.9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为69.6万亿元,占全部存款的39%,同比增速为8.7%,为1979年以来的最低增速。贷款增速较稳定,但总存款和居民储蓄存款都处在增速下滑的趋势中,不免引起人们的担忧。
全 文ALL
银行的重点风险环节与应对
2019年01月24日
我国金融体系仍以银行为主导,银行部门的风险关系到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过去10年,我国银行业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资产规模增速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并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银行业。但是,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我国金融体系的风险日益显性化,银行部门的风险亦逐步暴露。目前,我国银行体系整体运行平稳,没有系统性风险,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过程中的诸多风险可能尚未全面地反映到银行体系之中,银行部门的风险防控仍然任重道远。
全 文ALL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从理论基础到政策框架
2019年01月24日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与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相对应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发展演进过程之中。西方主流经济学倾向于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看作一种固定永恒的关系。这是对经济学的庸俗化,不能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视角下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更无法对当前高度发达金融市场的监管提出系统性的指导意见。科学认识金融风险与宏观金融监管框架需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来寻找理论基础,由此才能建立更为完善的金融监管框架。
全 文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