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连续两月按兵不动原因分析及其趋势展望
2020年07月02日
6月22日央行公布了万众注目的最新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年期与5年期LPR报价维持不变,即连续两个月按兵不动,在国常会提出金融系统让利实体经济的背景下,市场的降息预期落空。LPR报价两个月维持不变的原因是什么?未来走势如何?
全 文ALL
把握确定性收益:下半年信用债市场展望
2020年07月01日
杠杆策略难度加大,优选票息策略,把握确定性收益。近期监管层的密集发声反映了货币政策在防止资金空转、避免导致实体融资难度上升之间寻求平衡,虽然货币政策未出现明显的转向,但一致性预期难以形成,债券市场整体波动加大,信用债由于信用利差保护调整幅度小于利率债,票息优势凸显。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信号显现导致资金面波动加大,提高了杠杆操作的难度,信用债投资应谨慎操作、以票息策略为主。
全 文ALL
不平衡下的经济复苏:下半年债市且战且退
2020年07月02日
2019年末,债市利率已然处于下行通道之中。受中美贸易冲突导致外需下滑等因素影响,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快速下台阶,GDP增速从一季度的6.4%快速下滑至三季度的6.0%,四季度末,由于经济下行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市场上出现“保六之争”,即政府是否应该加大经济刺激力度,将经济增速维持在6%区间以上。由于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关于经济下行压力的争论增多,2019年最后两个月债市利率整体处于下行通道,至2019年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于3.14%,较2019年10月下行17BP;5年期AAA中票收益率收于3.71%,较2019年10月下行29BP。
全 文ALL
【美国来信】7.2|解析“硬币荒”:中美对比的视角
2020年07月02日
高占军
在当今支付体系高度发达的时代,若有人说在拥有2万亿美元流通中现金的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突然间硬币不够用了,你一定会误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全 文ALL
需要优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非常”配合
2020年07月01日
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造成了冲击,在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基础上,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复工复产正稳步推进。相对其他经济体,我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平衡上取得积极进展,其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全 文ALL
银行服务文化产业的几种创新路径
2020年06月24日
我国出台的文化金融相关政策都将银行(尤其是商业银行)作为最重要的力量。这不仅是因为银行在传统金融体系下具有当仁不让的地位,也是因为银行信贷是文化企业相对最为熟悉的融资渠道。多年来,很多银行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推动了文化企业通过银行进行融资,文化产业信贷市场贷款规模也在不断扩张[1]。虽然近年来文化产业贷款余额的增量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但银行仍是文化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在新的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竞争环境下,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充满挑战,需要进一步鼓励文化金融创新来保生存、促发展。银行服务文化产业仍是文化金融创新的最重要领域,在创新路径上,主要有产品创新、业务流程与机制创新、综合服务创新和组织创新等四个方面。 1.信贷产品创新
全 文ALL
股市打假不仅需要新技术,更需要新机制
2020年06月30日
最近,证券监管部门利用北斗卫星技术成功获取了上市公司“獐子岛”财务数据造假的证据。此事正好在最后一颗北斗卫星发射升空之际,估计科学家们也没有想到北斗卫星技术竟然还可以在上市公司监管方面一展身手。
全 文ALL
券商牌照:全能银行的最后一块拼图
2020年06月28日
据财新报道,证监会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或将从几大商业银行中选取至少两家试点设立券商。
全 文ALL
疫情的产业链冲击与财务公司应对
2020年06月30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国内扩散以及全球大流行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的破坏。全球将面临需求不足和供给不畅的双重压力,2020年国内和全球经济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2020年1季度我国GDP下挫6.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更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冲击使得要素流动出现部分中断,对产业链造成实质性破坏,并且疫情对产业链冲击可能是中长期的。作为产业链上重要的金融机构,财务公司需要积极主动应对疫情,多措并举有效修复并服务产业链。
全 文ALL
中国应坚定制度自信应对经济格局变动
2020年06月29日
6月28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突破了1000万例,累计死亡接近50万例。5月下旬以来,全球疫情扩散再次出现加速趋势,每日新增确诊屡创新高。南亚、中东、非洲、拉美逐渐成为新的疫情震中,而美国的经济重启和游行示威活动导致其国内疫情出现了明显的反弹,每日新增确诊从前期2万左右的平台反弹至4万以上,累计确诊已超过260万例。对比之下,中国目前累计确诊8.5万例,北京近期出现疫情的小规模反弹,令全国每日新增确诊从个位数反弹至两位数,但仍处于缓慢增长的可控水平。考虑到中国的人口规模和疫情率先在中国爆发的客观现实,中国可以称为是全球疫情防控最成功的国家。但一些西方国家却一直抹黑中国在抗疫过程中的努力,导致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复杂化。
全 文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