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三期叠加”阶段,与实体经济的下行与结构调整相对应,银行业的信用风险也持续上升。本文分析了目前影响中小银行信用风险主要因素,建议采取聚焦主业、实行精细化管理、加强内部协调等措施来化解中小银行信用风险。
2019-12-25
中国人口结构特征与经济效率、经济转型 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在中等收入阶段人口结构就出现了“老龄少子化”特征。依据1992-2017 年中国分地区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扩展的MRW 模型分析中国“老龄化”和“少子化”双重叠加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老龄少子化”对中国经济效率的综合影响为负,“老龄少子化”的人口结构对于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有不利影响,不利于中国在人均GDP 水平上由物质资本驱动向人力资本驱动转变的接续,促使中国经济过早出现了供给侧的结构性减速。促进中国经济顺利转型的逻辑应是先提高收入水平,再转换驱动要素; 在转型的过渡期内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动力,保障人均收入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要适度进行物质资本积累、鼓励生育和提高人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提高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并使其不断加速,以实现两种动力的平稳过渡和交接。
2019-12-20
国内财政国库库款与货币政策:一个分析框架 近年来,国内财政国库库款规模不断增加,但央行经理国库模式下的库款管理方式与国际惯例有一定差距,亟需提高管理效率。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内财政国库库款的运行流程、统计口径,构建了基于财政国库库款账户设计的理论分析框架,深入讨论了国内财政国库库款与货币政策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财政国库库款与货币政策联系机制的关键问题是央行在管理财政国库库款时如何进行角色定位,而央行在财政国库库款管理中的定位取决于库款管理的整体策略。未来应加快推进国库现金流量预测,推动国库现金余额目标管理制度;强化财政部门在政府债务管理领域的主导地位,构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机制;提高广义政府存款管理效率,打通资金管理低效和阻滞环节。
2019-12-20
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委员会(CPPIB) 运作模式分析—上 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委员会(Canada Pension Plan Investment Board,以下简称CPPIB)作为加拿大最大的投资管理机构,代表参与加拿大养老金计划(Canada Pension Plan,以下简称CPP)的2000万供款人和受益人,将CPP目前不需要用于支付养老金的资产进行投资。据CPPIB2019财年年报显示,其管理的资产规模达3920亿加元,当年名义收益率为8.9%,当年扣除所有成本后的净回报为320亿加元。2009-2019十个财年间,CPPIB年均收益率达11.1%,累计净回报2390亿加元,超过2019财年末CPP总资产的一半,为CPP带来了丰厚的投资回报。 近日,行业专家系统研究了CPPIB2018财年、2019财年年报,并从回报来源、投资框架、管理框架及投资基准、投资部门划分、业绩表现、估值体系、风险管理框架、薪酬及激励机制、成本管理、董事会治理结构等十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翻译整理成系列文章,对于指导我国养老金投资管理实务,提升养老金专业化水平,完善我国养老金投资管理体制有诸多启发。现汇集整理后分上、下两篇在《声音》发布,供社会各界参考。
2019-12-19
中国就业系统的演进、摩擦与转型—劳动力市场微观实证与体制分析 居于国民经济核心地位的就业系统的形成、演进和调整,与经济发展阶段和结构条件变化密切相关。受到经济追赶所必须的高强度资本积累的制约,中低层次人力资本主导的中国就业系统,源于城乡二元分割制度且被低价工业化模式强化。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城市化转型,中国的这种工业化就业系统呈现出越来越大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大量劳动力漂移于低端部门,低端锁定现象明显。理论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就业漂移将会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明显的负反馈效应,特别是高人力资本劳动力和成熟劳动力群体表现尤甚。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形成于大规模工业化时期边疆开拓式发展环境下的维持型就业系统,在向城市化和高质量转型中导致大量劳动力就业漂移,人力资本在漂移中不断耗散,形成中国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跨越的极大障碍。在中国发展逐步触及创新与福利这些最本质的现代化理念时,就业的制度组织应从维持型就业系统转型并逐步建立有利于人力资本持续积累激励的分享型就业系统。 
2019-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