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制是最大灰犀牛
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已逾十年,美联储历次宣布实施和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举措,都为世界经济带来了较大震动。而今,面对美联储起伏不定的加息节奏和缩表步骤,全球各经济体都在积极应对其带来的影响。本文总结了美联储十年来执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三个阶段,并对我国政府各类预案措施和相关机制建设进行展望。
2019-03-25
中国经济形势中的大变化
作为全球经济的组成部分,中国经济也应当是40年不遇的大变局。从发展的轨迹来看,从2009年开始,和全球经济一样进入了下行通道,但是在过程当中有一些波动、有一些起伏,使得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向有不太一样的看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我们也反复强调这样一个转变不只是数字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发展方式的变化,我们更加重视质量、效益,更加重视可持续性,更加重视让经济增长的成果由广大百姓分享,更加重视为我们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点。
2019-03-25
金融控股公司数据的流通与共享
作为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形态,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据”,在某种意义上,数字经济就是数据生产、流通与共享、聚合和反复利用的新经济,其中尤以“数据流通与共享”为关键环节。正因如此,无论是欧盟还是美国,均将数据流通作为国家的优先发展目标。即便是号称史上最严的个人数据保护法——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也在第一条中申明:“不得以保护自然人个人数据处理为由,限制或禁止个人数据在欧盟的自由流动”。反观中国,2017年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要制定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相关制度,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值此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立法的关口,我们有必要在数字经济的宏观视野下,重新审视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的个人数据流通和共享问题。
2019-03-25
创新货币政策工具 实现多重目标平衡
2019年1月初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这意味着2019年货币政策的总基调与2018年下半年基本保持一致,将保持相对宽松的货币金融环境。在国内经济需求端结构性走弱、国际收支从双顺差转变为趋于平衡、宏观杠杆率高企等诸多宏观因素的制约下,货币政策不可能继续复制“大水漫灌”的强刺激策略,而是需要在新形势下,通过改革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实现多重目标的平衡。
201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