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监管资讯 2023年第13期
2023年04月10日
一、监管动态
(一)银保监会:谨防养老诈骗陷阱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代理退保”“以房养老”“投资理财”等方式“套路”诈骗消费者,尤其令老年人“防不胜防”,严重侵害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3年第1期风险提示,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防三类养老诈骗陷阱。
(银保监会官网)
点评
老年人要增强理性投资理财观念,谨记“投资有风险”,警惕各类标榜“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理财项目,切勿受“高收益”诱惑冲动投资。
(二)人民银行: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
2023年4月4日,人民银行召开2023年货币金银和安全保卫工作电视会议。会议认为,2022年人民银行货金保卫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行党委的要求,统筹推进实物人民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持续提升安全保卫管理水平,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现金供应保障任务圆满完成,现金流通服务质量持续提升,货币金银业务管理不断优化,安全保卫工作保障有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稳妥推进。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点评
按照“十四五”规划“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要求,人民银行将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试点,持续完善顶层设计和生态体系建设,强化产品和应用创新,逐步建立健全管理框架,不断深化试点成效。
(三)人民银行国际司金中夏:加紧推进金融业数据跨境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金中夏4月4日在2023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从我国实践看,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替代关系,我国在新时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也要求我们必须在金融开放与发展的同时确保金融安全。
(中国证券网)
点评
当前,不少国家已经出台数据管理规范和规制,我国也将在制定完善本国相关规则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讨论和制定。
二、观点聚焦
(一)易纲: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在4月4日举行的2023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对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任务包括方方面面,概括起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这两项任务实现了,就能够促进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针对“维护币值稳定”,易纲表示,币值稳定有两重含义,一是物价稳定,二是汇率基本稳定。物价稳定和汇率基本稳定,最终都是为了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不让老百姓手中的钱变“毛”,从根本上说,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中国人民银行)
(二)黄益平:使用本币结算可避免货币错配问题
3月31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期间接受澎湃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简单来说,如果能在跨境交易中用自己的货币,当然是一个巨大的好处。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发生危机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货币错配问题。
黄益平强调,如果用美元进行结算做贸易做投资,一旦有汇率波动就会给自身的业务规划和将来的收益造成比较大的冲击。对于业务而言,无论是收益还是成本,最好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可以用本币做结算,起码减少了一层因为美元汇率的波动导致的我们在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
(澎湃新闻)
全 文ALL
金融风险周报 2023年第15期
2023年04月10日
一、银保监会最新风险提示 这三类养老诈骗陷阱要当心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代理退保”“以房养老”“投资理财”等方式“套路”诈骗消费者,尤其令老年人“防不胜防”,严重侵害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4月6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防三类养老诈骗陷阱。具体来看,一是“代理退保”陷阱。不法分子非法获取保单信息后,通过诋毁保险产品、承诺更高收益等手段,鼓动老年人退保并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待老年人陷入圈套后,不法分子不仅收取高额“代理维权”手续费,甚至侵占老年人的退保资金。二是“以房养老”陷阱。不法分子打着“以房养老”旗号,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购买所谓“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实际上是以老年人房产办理抵押借款,获取资金后被不法分子挪作他用甚至挥霍。一旦资金链断裂,老年人不仅无法收回本金、获得收益,还将面临房产被强制拍卖的风险。(金融时报)
二、GPT概念股再度大涨 多家公司提示风险
本周一,ChatGPT概念、人工智能概念股持续大涨。盘后昆仑万维、云从科技、同花顺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价异动公告提示交易风险。昆仑万维发布盘后股价异动公告称,目前公司AIGC、人工智能等业务产品尚未产生实际收入,预计对公司2023年财务状况不会产生较大贡献。云从科技当日盘后也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称,未与OpenAI、谷歌以及Hugging Face等公司开展合作,包括但不限于ChatGPT在内的GPT类产品和服务未给公司带来业务收入。在大模型技术层面上,短期内公司与境外领先企业之间仍会存在较大差距。同花顺也表示,目前公司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和世界领先的公司存在较大差距,具体使用效果、应用场景与盈利模式仍在探索中,直接产生收入较少,对公司业绩影响十分有限。截至当日收盘,云从科技报收56.80元/股,涨幅为20.01%;同花顺报收235元/股,涨幅15.35%;昆仑万维报收50.65元/股,涨幅为8.27%。(澎湃新闻)
三、余额代偿风险叵测 线下养卡套路难躲
近年来信用卡增速变缓,市场的关注点逐渐从数量增长转移到质量把控方面,持卡人对用卡的态度也更加谨慎。余额代偿是代偿机构利用低利率新卡代还高利率信用卡,从中获得少部分利率差。然而余额代偿也并非绝对安全,余额代偿本身需要持卡人录入信用卡信息才能操作,而个人信息泄露将会把持卡人推向电信诈骗的最前端。线下养卡一般是代还公司进行操作,代还公司会利用其他信用卡换上客户的信用卡让后者显示正常,这种方式银行不仅不会发现异常,还可能因为持卡人还款记录良好为其提额,这便是线下养卡的套路。相比提额养卡,信用卡余额代偿对持卡人最大的吸引是代还保额。部分持卡人对信用卡使用的需求极大,但短时间内无法还款会导致信用卡陷入封卡、降额,甚至上征信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持卡人选择支付一定手续费给代还机构让其帮忙还款,这也导致不法代还有机可乘,进行倒卖个人信息、循环套现、违法洗钱等操作。(金融界)
四、银都股份:可能存在潜在风险 转让信托计划受益权
4月6日,银都餐饮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与杭州俊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信托受益权转让合同》,将公司持有的“浙金·汇业497号”1亿份信托受益权,作价1亿元人民币转让给俊毅投资。据悉,银都股份在2021年4月14日购买1亿份每份1元的“浙金·汇业497号”受益权,期限24个月,到期日为2023年4月14日。2021年4月14日至2022年4月14日,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9%;自2022年4月14日后预期年化收益率调整为7.9%。银都股份表示在持有“浙金·汇业497号”期间,该信托收益均按期兑付,公司已收到信托收益1456.67万元。剩余未分配收益,将由浙金信托根据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兑付。对于转让原因,银都股份表示,“浙金·汇业497号”信托计划投向为融创天津项目,由于该项目前期出现过停工状态,根据对该项目实际情况了解,判断该信托计划可能存在潜在风险。为维护公司整体利益,更好地保障广大中小股东的权益。由俊毅投资受让银都股份的信托受益权份额,以保护公司资产安全完整。(中国网财经)
五、整合瑞信或将耗时4年 过程中存在“巨大风险”
瑞银董事长科尔姆·凯莱赫在5日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对瑞士信贷集团的整合将需要三到四年时间,而即使有政府支持形式的下行保护,“整合这些业务也有巨大风险”。凯莱赫承认,瑞银股东们没有机会就接管瑞信的投票,在紧急救援前的准备过程中“没有时间”咨询他们。凯莱赫称:“我理解并非瑞银和瑞信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对这种做法感到满意,但所有相关方,特别是瑞士当局,都认为这个解决方案是所有可用选项中最好的。”当地时间3月19日,在瑞士政府斡旋下,瑞士第一大银行瑞银同意以30亿瑞郎收购该国第二大银行瑞信,预计交易将于2023年底完成。瑞士央行称,这一收购是在瑞士政府、瑞士央行及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支持下实现,该央行将为合并提供大量流动性援助。3月30日,瑞士联邦议会同意政府提交的关于瑞银收购瑞士信贷银行涉及1090亿瑞郎的紧急贷款提案。该委员会指出,首要任务是发出稳定信号,而监管或竞争方面的重要问题仍有待解决。(界面新闻)
全 文ALL
发展数字经济需激发平台企业活力
2023年04月03日
全 文ALL
【会议综述】2022-2023年度数字经济开放研究平台第二次学术研讨会平行论坛5——金融市场
全 文ALL
【会议综述】2022-2023年度数字经济开放研究平台第二次学术研讨会平行论坛4——金融发展
全 文ALL
【会议综述】2022-2023年度数字经济开放研究平台第二次学术研讨会平行论坛3——金融机构
全 文ALL
【会议综述】2022-2023年度数字经济开放研究平台第二次学术研讨会平行论坛2——家庭金融
全 文ALL
【会议综述】2022-2023年度数字经济开放研究平台第二次学术研讨会平行论坛1——金融制度
全 文ALL
【会议简报】“2022-2023年度数字经济开放研究平台第二次学术研讨会——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顺利召开
全 文ALL
数字经济背景下科技服务商对商业银行的异质性影响研究
2023年04月01日
杨涛
本文以连续发布2010—2020 年年度报告的54 家商业银行和22 家银行科技服务商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商业银行与银行科技服务商协同创新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重点研究银行科技服务商对商业银行要素投入、要素产出、经营效率的影响及影响机制,并通过门限回归模型,分析主体特征和制度环境对协同创新实际效果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以2016 年金融科技发展为节点,银行科技服务商对银行业劳动力生产要素的影响,经历了从“促进”到“替代”的转变;2016 年之后显著促进商业银行增加研发投入,先后提升了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导致技术应用风险依然存在。
全 文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