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FD季报】持续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Q2中国财政运行

2023年08月15日

2023年二季度,受财政收入基数效应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幅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仍保持原有季节性增长轨迹,使得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差额缩小。因房地产商品房销售下降,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减少,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叠加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扩张力度弱于去年同期,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增发量低于再融资债券增发量,导致政府性基金支出持续萎缩。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支逆差缩小,两本账财政收支逆差占GDP比重缩小。 2023年二季度全球经济去通胀效果持续显现,我国名义GDP增速低于实际GDP增速,实际GDP环比增速低于预期,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财政支出进度特别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进度滞后于去年同期,总体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暂时有所缓解;下半年美联储利率政策等待调整,我国税收增长速度将继续回落,保持或扩大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力度难度加大,下半年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增收任务十分艰巨,局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仍有隐忧。 目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美国和G7国家“去风险化”政策干扰,外商投资企业投资信心波动,出口增长放缓。我国宏观政策需要适应这些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持续扩大内需。要从总量上体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综合实施价格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力推进制度型高水平对外开放,提振经济外循环信心;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提高专项债项目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防范财政困难地区财政风险。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每周监管资讯 2023年第31期

2023年08月14日

一、监管动态 (一)中证监会集中修改、废止42部证券期货制度文件 为贯彻落实《规章制定程序条例》《证券期货规章制定程序规定》等相关要求,证监会近期组织对证券期货规章制度进行了清理,决定对6部规范性文件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对1部规章、23部规范性文件、12件部函等文件予以废止。 此次清理工作结合近期资本市场改革以及上位法制定情况,对不适应改革要求,不符合上位法规定或者已经失效的规则予以修改、废止,是对证券期货规章制度体系的又一次阶段性清理更新,主要包括:一是根据改革要求和上位法制定情况,对《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并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财务报告审计截止日后主要财务信息及经营状况信息披露指引》等6部规范性文件的部分条款进行适应性调整,包括调整相关文件的规定依据等;二是鉴于所规范事项已由新的规则予以规范或者已不存在等情形,对《关于境外上市公司非境外上市股份集中登记存管有关事宜的通知》等36部制度文件予以废止。 (证监会官网) 点评 近年来,证监会持续开展证券期货规章制度系统性清理,不断增强制度规则的体系性和透明度,资本市场法规体系更加科学完备。 (二)金融监管总局:聚焦财产保险高质量发展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3年重点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会上,各位代表委员结合各自工作和调研实际,深入剖析当前财产保险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在加快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设立专业科创保险公司服务科教兴国战略、发挥农业保险作用促进农业发展、加快发展航运保险解决“卡脖子”问题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金融监管总局官网) 点评 金融监管总局聚焦财产保险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精准破题,真正做到“办好一件、解决一片”,以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改进监管工作,进一步提高监管能力和金融服务水平。 (三)央行营业管理部: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国企以及政务服务领域的场景应用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官方微信号8月8日发文称,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8月7日召开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 会议提及,金融服务和管理质效显著增强。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国企以及政务服务领域的场景应用,截至6月末,北京市累计落地应用场景54万个,累计业务发生金额699亿元。 (央行营业管理部) 点评 数字人民币在企业、政务领域的创新应用前景的不断深化,表明“数字人民币+”的应用生态逐渐形成。 二、观点聚焦 (一)黄益平:大科技信贷使得金融体系变得更加稳定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教授近日表示,在信贷里有一个抵押品的渠道,就是房价越高,信贷越多,信贷越多会导致房价更高,而房价更高会使得信贷条件越宽松;反过来房价跌了,信贷就收缩了,信贷一收缩房价再跌,说不定就变成一个金融危机,伯南克他们所提出的金融加速器大概就是一个机制。我们的研究发现不同的贷款对房价反映的弹性,发现抵押贷款弹性系数是非常明显的,信用贷款也有反映,但是反映没那么大,大科技信贷弹性系统是不显著的。这个研究如果能得到证实的话,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来的宏观金融稳定的机制,后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经济学家圈) (二)张明:本轮人民币贬值有何不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近日表示,张明表示,与2022年的两波贬值以及2023年第一波贬值相比,2023年第二波贬值有着较强的异质性。本轮贬值中,首先,人民币汇率与有效汇率、美元指数、美中利差的相关性明显减弱;其次,内因很可能是主导型因素,因为今年二季度高频宏观指标表现明显弱于市场预期,且市场期望的一篮子宏观刺激政策目前仍未落地。加之2023年5、6月,股市与汇市同步走弱,反映了投资者情绪趋于悲观。特别是在宏观、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和外部环境变化情况下,2023年二季度市场情绪明显恶化。对此,展望下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预计主导因素依然是内部因素。随着基期效应的减弱,下半年国内经济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政策走向。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
全 文ALL

金融风险周报 2023年第33期

2023年08月14日

一、恒大地产去年净亏527亿 流动负债1.6万亿 已资不抵债 8月10日晚,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连发多份报告,包括2022年债券年报、2022年债券半年报、2021年债券年报,还有恒大地产2022年和2021年的年度审计报告及2022年半年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恒大地产2022年度的净亏损人民币527.20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人民币16,787.47亿元,而公司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受限资金)总额为人民币91.73亿元。公司总负债18,338.19亿元,总资产14,685.57亿元,已资不抵债。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恒大地产拥有土地储备1.7亿平方米。恒大地产表示,将集中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和保交楼工作,争取各地区政府和上下游合作伙伴等各方的理解和支持;加大资产处置力度,努力盘活资金;精简机构、优化人员和薪资结构,进一步节约成本;中国恒大集团与境内外债权人积极沟通,聘请财务顾问评估公司情况,探索对所有利益相关方最优的整体债务解决方案。(每日经济新闻) 二、前7月保险业开出1.8亿元罚单 百万级罚单多达22张 保险业严监管态势仍在持续加强。据记者统计,2023年前7月,保险业累计罚单金额1.8亿元,同比增长7%,罚单总数1502张,同比增长11%。其中,财险公司成为处罚重灾区,累计被罚9960万元,占比54%;人身险公司次之,累计被罚5902万元,占比36%,保险中介机构累计被罚1988万元,占比10%。值得注意的是,多家保险公司违规行为被顶格处罚,百万级罚单多达22张,其中消费者权益保护、保险资金运用、反垄断成重要监管方向。从人身险领域来看,2023年前7月,银保监系统共开出10张百万罚单,合计罚没1997万元,这10笔罚单分别指向太平人寿、平安人寿、复星保德信人寿、华贵人寿、泰康养老、前海人寿、泰康人寿、阳光人寿、新华保险。从财产险领域来看,2023年前7月,财险业百万罚单12张,合计罚没1903万元,12笔罚单分别指向国寿财险、太保产险、长安保险、华海财险、浙商财险、中华财险、阳光信保。此外,8家财险公司因垄断学平险被罚超千万。(财联社) 三、中战华信集团被长沙警方立案侦查 8月5日,湖南长沙市公安局开福分局发布警情通报:2023年8月3日,长沙市公安局开福分局依法对中战华信集团有限公司在湘子公司非法集资行为立案侦查。经查,中战华信集团有限公司在湘子公司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的规定,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数额巨大。目前,中战华信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安、高管浦某等一批涉案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同日,长沙市公安局开福分局发布公告显示:中战华信集团有限公司在湘子公司涉嫌非法集资案,已由长沙市公安局开福分局依法立案侦查。为及时、准确、全面查清案件事实,维护集资参与人合法权益,根据处置非法集资相关规定,将依法开展“中战华信”涉嫌非法集资案全国集资参与人信息登记工作。据中战华信集团官网显示,其注册资本13亿元,隶属于中央编办依法登记的事业单位——舆情战略研究中心,是国家事业单位全资控股企业。看起来好像是国企,然而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不过是挂靠一个名号而已。(中国基金报) 四、基金销售人员资质管理有问题 桂林银行被出示警示函 8月7日,广西证监局发布罚单,剑指桂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相关责任人。罚单显示,桂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能强化人员资质管理,基金销售系统记录存在不具备基金销售资格人员信息,将未经基金销售授权的分支机构纳入基金销售考核范围。具体来看,桂林银行南宁汇东郦城社区支行时任网点负责人黎格榕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通过客户群发送基金产品的宣传推介信息。针对上述违法行为,广西证监局根据《管理办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对桂林银行、韦骅、黎格榕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根据公开信息,桂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前三大股东(发起人)为桂林市交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9.19%)、桂林市财政局(持股比例8.23%)、中广核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桂林银行的资产利润率与资本利润率曾在2019至2021年连续三年不达标。(界面新闻) 五、美国银行业动荡又要卷土重来?穆迪下调多家银行信用评级 尽管硅谷银行暴雷引发的美国银行业动荡已经逐渐平息,但美国中小型银行依旧脆弱。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穆迪日前下调了美国10家中小型银行的信用评级,并表示可能下调美国合众银行、纽约梅隆银行、道富银行和Truist Financial Corp.等主要银行的评级。穆迪在周一晚间发布的报告中指出,美银行业正面临“多重压力”,包括融资成本上升、潜在的监管资本不足,以及与商业房地产敞口相关的风险不断上升。自今年3月硅谷银行倒闭引发美国银行业动荡以来,投资者一直在密切关注银行业的压力迹象。利率上升迫使银行支付更高的存款利息,并推高了银行从其它渠道融资的成本。与此同时,更高的利率正在侵蚀银行资产的价值,使商业房地产借款人更难为其债务进行再融资,这可能会削弱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穆迪指出,融资成本上升和收入指标下降将削弱银行的盈利能力,而盈利能力是抵御损失的第一个缓冲。资产风险正在上升,尤其是那些拥有大量商业地产敞口的中小型银行。(财联社)
全 文ALL

农村中小银行加大支持民营经济的结与解

2023年08月03日

全 文ALL

宏观政策如何应对总需求不足?

2023年08月03日

全 文ALL

正视数字技术潜在风险,审慎推动技术发展

2023年08月10日

全 文ALL

【NIFD季报】金融风险压力较大,金融监管改革深化——2023Q2中国金融监管

2023年08月08日

2023年2季度,经济政策稳中有进,宏观经济整体呈现稳定发展态势。由于多重因素影响,特别是美联储加息和美欧银行业风险外溢,我国金融体系风险压力加大。国内金融管理部门继续积极应对,深化改革,整体保持金融体系稳定。一是深化金融稳定和发展机制改革,金融监管框架进一步调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成立运行。二是房地产监管政策结构性优化,并探索房地产新发展模式。三是继续强化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中央政府坚持对平台公司实行“不救援”政策。四是监管机构对大型互联网平台监管整改达成阶段性成果,数字经济监管转向常态化。五是银行风险分类新规出台,着力强化银行风险管理。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完善融担增信体系,推动中小银行小微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3年08月11日

全 文ALL

以优化算力治理作为“新基建”抓手

2023年08月10日

全 文ALL

中国海外资产配置:特征事实、问题挑战与应对策略

2023年08月09日 张明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的“美元武器化”行为、国内通胀上升导致的发达国家集体加息缩表,令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海外资产面临日益上升的安全与收益风险。本文梳理了中国海外资产与海外负债的配置结构、中国投资者投资于美元资产的结构与趋势性变化,以及中国作为国际净债权人却面临持续的海外投资负收益的不利局面。为了更好地应对中国海外资产配置面临的风险挑战,本文提出了六条应对策略,包括优化海外资产的持有主体结构、在美元资产内部进行多元化配置、转变主权投资者持有美元资产的方式、推进外汇储备投资的国别多元化、显著增加对实物资产的配置以及做好危机应对预案。
全 文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