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周报 (2020年5月25日-31日)

2020年06月01日

内容摘要:报告期内,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共计实现净投放6700亿元;伴随着外资持续流入,A股市场走出反弹行情;投资者对美国经济重启和潜在新冠疫苗的乐观情绪上升,引导欧美股市继续收涨;美元指数震荡下行,非美货币涨跌互现;以美元为单位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普涨。金融监管方面,央行:2019年给予包商银行常备借贷便利58笔,金额4161亿元;银保监会:典当当金利率按LPR及浮动范围执行;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公司次级债管理规定>的决定》。 一、金融市场运行 货币市场 报告期内,央行从5月26日-5月29日,连续四天进行逆回购操作,逆回购金额也是逐渐变大,分别为100亿元、1200亿元、2400亿元、3000亿元,同时无逆回购到期,综上所述,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共计实现净投放6700亿元(见表1)。 央行解释称,开展3000亿元逆回购操作是为对冲政府债券发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此次中标利率依然与上次持平,仍为2.20%,期限为7天。 股票市场 A股市场:报告期内,伴随着外资持续流入,A股市场走出反弹行情。具体来看,上证指数周涨幅为1.37%;深圳成指周涨幅为1.33%;创业板指周涨幅为1.96%。 自3月23日全球股市走出流动性陷阱以来,外资加速回流A股,大举扫货855亿元,迄今已持续10周净买入。5月26日,因QFII/RQFII/深股通投资者持股总数占公司总股本比例超过26%,深交所对美的集团、华测检测、索菲亚等3股同时发出外资持股预警。这是历史首次同时对3股预警。截至5月26日,外资持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分别为美的集团27.28%、索菲亚26.77%、华测检测26.23%。A股的低估值、成长性以及避险属性再度凸显,后续外资有望持续平稳净流入。 欧美股市:报告期内,投资者对美国经济重启和潜在新冠疫苗的乐观情绪上升,引导欧美股市继续收涨。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各州都开始了逐步复苏的进程,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重新开业也标志着美国经济重启迈出了重要一步。在经过两个月的隔离封锁之后,美国全部50个州已经不同程度地重启经济活动,消费者信心也在逐步恢复。5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消费者信心小幅上升,从4月份的85.7微升至5月份的86.6。该指数反映了消费者对当前状况和未来预期的评估,在前两个月曾大幅下跌。具体来看,香港恒生指数报收于22961.47点,周涨幅为0.14%;美国道琼斯指数报收于25383.11点,周涨幅3.75%;日本日经225指数报收于21877.89点,周涨幅为7.18%;英国富时100指数报收于6076.00点,周涨幅为1.39%;德国DAX30指数报收于11586.85点,周涨幅为4.61%(见表2)。 外汇市场 报告期内,美元指数震荡下行,报收于98.30点,周内跌幅为1.50%。非美货币涨跌互现:其中,欧元兑美元报收于1.1105,周内上涨1.85%;美元兑日元报收于107.81,周内上涨0.17%;英镑兑美元报收于1.2351,周内上涨1.52%;美元兑港币报收于7.7511,周内下跌0.07%;美元离岸兑人民币报收于7.1336,周内下跌0.22%(见表3)。 大宗商品市场 报告期内,以美元为单位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普涨。具体来看,路透CRB商品指数报收于132.24点,周涨幅为2.09%;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报收于37.61美元/桶,周涨幅为7.06%;COMEX黄金报收于1743.0美元/盎司,周张幅为0.48%;LmeS_铜3报收于5380.50美元/吨,周涨幅为1.47%;波罗的海BDI指数报收504.00点,周涨幅为1.20%(见表4)。 二、金融监管动态 (一)央行:2019年给予包商银行常备借贷便利58笔,金额4161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于5月29日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0)》称,2019年,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各地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报告强调,包商银行被接管前后全面加强监测,摸清底数,不留死角。特别是2019年5月24日以后,对辖区内包商银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及其他高风险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情况进行重点监测,根据包商银行被接管事件发酵情况先后按照半小时一次、一小时一次、每天三次、每天两次、每天一次的频率及时有效进行监测分析研判。 另外,在畅通业务流程、保证资金及时到位方面,适时给予包商银行及受其影响的有关中小银行流动性支持,确保相关银行流动性稳定。依法合规及时给予包商银行常备借贷便利支持,2019年累计办理常备借贷便利58笔,金额4161亿元;请示总行批准5家包商村镇银行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累计向乌海银行发放再贴现20.8亿元。 (二)银保监会:典当当金利率按LPR及浮动范围执行 为进一步规范典当行经营行为,加强监督管理,压实监管责任,防范化解风险,促进典当行业规范发展,按照“问题导向、急用先行”原则,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典当行监督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监管要求,指导各地加强典当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促进典当行业规范发展。一是增强服务意识,完善准入管理。从做好证照衔接、审慎稳妥准入、完善准入管理、规范人员管理、优化审批服务、共享许可信息六方面提出要求。二是依法合规经营,稳健有序发展。要求典当行依法合规经营、回归典当本源、改进收当服务、合理确定息费、依法处置绝当、严守行为底线。三是压实监管责任,加强监督管理。要求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压实各方责任、实施分类监管、加强日常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四是整顿行业秩序,实现减量增质。从细化认定标准、加强信息公示入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五是实施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从减轻企业负担、方便当票领取、出台扶持政策、提供融资支持、发挥协会作用等方面促进典当行业健康发展。 (三)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公司次级债管理规定>的决定》 为落实新《证券法》有关要求,支持证券公司充实资本,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公司次级债管理规定>的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此次《证券公司次级债管理规定》修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允许证券公司公开发行次级债券。二是为证券公司发行减记债等其他债券品种预留空间。三是统一法规适用。将规定中机构投资者定义统一至《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要求,将次级债券销售相关要求按照《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进行调整。四是增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修订后的证券法有关工作的通知》《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等作为上位法依据。 三、市场评述:财富管理业的制度保障 2020年5月28日,“民法典”由全国人大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法典,将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影响哪些方面以及影响的程度,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本评述,我们仅从与财富管理业相关的制度保障做个简评,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第一,私有财产和信息保护。强调私有产权与国有产权处于同等地位,私有信息将受到严格保护。因为有了私有产权,才有了财富管理业,所以财富管理业的发展必将依赖于私有产权的保护,将私有产权赋予国家产权同等重要的地位,必将进一步提升投资者、民营企业的信心。同时,私有信息作为个人隐私的一部分,对其赋予重要的保护地位,也是提升投资者信心的一项重要举措。 第二,三权分置的示范作用。居民的首要财产是土地及其赋予的相关权利,民法典中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改革将对其他领域的产权改革具有示范作用。在民营经济获得巨大发展的今天,部分家族企业面临无人接班或接班不力的困境,是否可借鉴“三权分置”构建家族企业的所有权、管理权和受益权“三权分立”制度或将可以应对前述困境,值得期待。 第三,居住权与住房反向抵押。近期央行的城镇居民调查数据显示,房地产占居民资产配置的六成左右,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应对老龄化趋势的一项举措,居住权给予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相应的法律保障。 在民法典颁布的第二天下午,习总书记就主持召开“切实实施民法典”第二十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可见重视度之高。“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我们必须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正值转型发展的国内资产管理业或财富管理业,应该如何转型?是发展本土化的业务模式还是东施效颦,一味模仿抄袭国外模式?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全 文ALL

金融风险周报 2020年第22期

2020年06月01日

一、24城房价上涨租金下跌 地产泡沫风险增加 5月27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纬房指数(基于住房大数据和重复交易法的新型房价指数)报告显示,4月,以一二线城市为主的核心城市房价快速回升,但同时住房租金出现较快下降。如果按一般的分析逻辑,租金下跌房价上涨,表明房地产泡沫风险在增加。对于市场风险是否可控,报告分析认为,还要看下半年走势。4月,全国核心城市房价出现较快回升。据纬房指数报告显示,24个核心城市综合房价已经高于2019年全年最高房价,但是仍低于2018年的房价水平。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受疫情的影响2月交易异常,导致3月环比指数失真。但3月以下市场基本恢复,4月环比指数已经能够较好反映市场真实走势。报告显示,4月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房价环比均出现上涨。其中深圳、上海、北京的环比涨幅均在1%以上,涨速相对较快,其中北京房价在沉寂3年以来,首度出现较快上涨。广州环比上涨0.17%,市场相对平稳。(新京报) 二、暴跌后又暴涨 瑞幸股价两日大涨超80% 上周,停牌43天之后瑞幸于5月20日复盘,当日开盘价为2.52美元,开盘跌幅徘徊在40%上下,之后便开始连续三日下跌,累计跌幅近70%。而继本周三收盘大涨超50%之后,瑞幸咖啡股价周四表现仍旧强势,开盘一度大涨40%,最高时报3美元/股。以目前涨幅计算,瑞幸股价两日已暴涨超80%。瑞幸咖啡股价突然暴涨,令不少投资者始料未及。有市场分析认为,瑞幸股价接连暴涨或许有几方面原因,一是瑞幸找到“接盘侠”,出售部分资产;二是瑞幸咖啡即将退市,空头需要平仓导致的;三是有投资人认为瑞幸已被严重低估。自造假事件曝光以来,瑞幸咖啡一直在尝试自救,高层换血、门店“关停并转”、重启折扣等对外释放出瑞幸咖啡仍在正常运转的信息。有记者此前走访瑞幸咖啡部分门店时也了解到,瑞幸咖啡门店生意并未因造假事件受到负面影响,反而很多门店都出现订单量稳定增长的态势。瑞幸咖啡官方以及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也多次公开表示会尽力维持正常经营。(每日经济新闻) 三、国泰融信基金再度涨停 基金折价10%突变溢价18% 5月27日,国泰基金旗下国泰融信基金再度涨停,但问题是炒作套利机会的资金,能卖得出去吗?作为主打定增的公募基金产品,国泰融信LOF基金连续三年折价,在基金、股票双重折价的概念下,该基金因定增新政后市场火爆受到部分资金注意,5月26日起在6500块钱将国泰融信基金送上涨停板后,5月27日国泰融信基金再度涨停,成交金额仅为12万,不过该基金已从3月份折价10%,变成溢价高达18%,炒作风险急速提升。基金业内人士认为,LOF基金场内交易清淡,场内交易时有可能得到套利的价格却没有接盘的资金,此外,LOF基金跨市场套利一般需要两天的时间,投资者还要承担期间的市场波动风险,而当基金从折价变成溢价后,炒作资金押注稀缺性引来跟风资金,但极可能面临场内流动性风险。(券商中国) 四、又有三只A股面临退市 市值蒸发910亿元 5月27日,3只股票遭强制退市及触发退市,都是因为触发面值退市规则。先是27日收盘后,神雾环保、*ST美都触发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面值退市,晚间,深交所公告,天广中茂遭强制退市。股民损失惨重。最新数据显示,天广中茂、神雾环保、*ST美都股东户数分别为6.51万户、5.33万户、13.17万户,3只股票合计股东户数为25.01万户。从高位下来,3只股票市值合计蒸发了91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天广中茂原实控人陈秀玉、陈文团姐弟,在2015年并购中茂园林、中茂生物之后,就不断抛售减持,2016年到2017年间实控人姐弟合计减持市值达11.9亿元,加上2014年陈文团减持的1.35亿元,姐弟二人累计减持套现市值达13.25亿元。(中国基金报) 五、智库:2022年全球经济才能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根据经济学人智库5月27日的一份新报告,全球GDP要到2022年才会恢复到新冠病毒爆发前的水平,公共债务水平今年将大幅上升。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欧美股市的反弹空间将会受到限制,而金价在中长线仍将获得逢低买盘的支撑,甚至有进一步冲高的机会。过去两个月来,全球各地因新冠病毒而导致的工厂倒闭严重打击了经济活动,意味着各国政府不得不动用数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措施,同时降低财政收入,大幅提高医疗和社会支出。经济学人智库在报告中表示,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政府似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即更高的公共支出将导致更高的公共债务水平,但这都要比疫情造成的生产能力广泛破坏要好,意味着今年公共债务水平将不可避免地飙升。经济学人智库的经济学家还警告说,在主权债务危机冲击欧元区九年之后,一些发达国家可能会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危机的边缘。特别指出了西班牙和意大利,这两个国家都受到了疫情的严重影响,且本身财政状况就十分疲弱。(汇通网)
全 文ALL

每周监管资讯 2020年第22期

2020年06月01日

一、监管动态 (一)银保监会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收费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的通知》 为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各环节收费与管理,维护企业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银保监会近日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和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收费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的通知》(下称《通知》)。 银保监会梳理总结了近年来收费专项治理和现场检查情况,调研了不同类型机构。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了企业信贷融资收费网上问卷调查,以及对部分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调研。 《通知》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以融资各环节为主线,以是否提高融资综合成本为标准,同时考虑信贷资金供给侧和需求侧,对信贷、助贷、增信和考核环节收费行为及收费管理作了规范,强化了内部管控、外部监督与激励的作用。《通知》要求银行加强合作机构管理。《通知》把出台新措施、细化旧政策、系统化原禁令三者并举,适用于各类型企业,同时充分体现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 《通知》共6部分20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至四部分明确不同融资环节要求。信贷环节,取消部分涉企收费,细化严禁贷存挂钩和严禁强制捆绑销售等现有规定,鼓励银行提前开展信贷审核。助贷环节,要求银行明确自身收费事项,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管理,评估合作机构收费情况。增信环节,要求银行合理引入增信安排,从银行独立承担、企业与银行共同承担、企业独立承担三个角度,对信贷融资相关费用承担主体和方式等提出要求。考核环节,对银行资金定价管理、信用评级和拨备计提等影响融资成本因素提出要求,并要求绩效考核取消不当激励。 第五部分规范与收费相关的内控与监督。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发挥公司治理作用,完善融资收费管理制度,规范分支机构和员工行为,严格收费系统管理,加强内部审计,充分披露服务信息。 第六部分提出发挥跨部门监督合力,并给予正向激励。包括推动深化产融合作,加强企业和项目白名单管理,完善违规收费举报查处机制;对国有控股机构经营绩效考核给予合理评价;在流动性、资产证券化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强行业自律。同时,对融入低成本资金而套利的企业,严格加以约束。 《通知》自2020年6月1日开始实施。银保监会将会同相关部委持续关注企业信贷融资收费问题,不断推动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 (银保监会官网) 点评 《通知》要求在信贷环节取消部分收费项目和不合理条件,助贷环节合理控制融资综合成本,增信环节创新方式,通过多种方式切实减轻企业融资负担。《通知》的出台有利于规范信贷融资各环节收费与管理,维护企业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投资银行资本补充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金融委相关会议精神,进一步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扩大保险资金运用空间,银保监会对《关于保险资金投资银行资本补充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发〔2019〕7号)进行了修订,并于近日正式发布实施新一版《关于保险资金投资银行资本补充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新版《通知》)。 新版《通知》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放宽保险资金投资的资本补充债券发行人条件。取消发行人总资产不低于1万亿元,净资产不低于500亿元的要求;将发行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9%,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1%”的要求调整为“资本充足率符合监管规定”;取消发行人外部信用等级AAA级的要求。二是取消可投债券的外部信用等级要求。取消可投资的二级资本债券的债项评级(AAA级)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的债项评级(AA+级)要求。三是明确保险机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应当达到银保监会规定的标准,并且上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120%。四是要求保险机构按照发行人对资本补充债券权益工具或者债务工具的分类,相应确认为保险机构的权益类资产或者固定收益类资产,并纳入相应监管比例管理。 新版《通知》有利于丰富保险资产配置品种,拓宽保险资金配置空间;有利于扩大保险机构投资自主权,将投资价值和风险判断的权利更多交给保险机构;有利于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有利于扩大资本补充债券投资者群体,完善市场化发行定价机制。同时,新版《通知》要求保险机构切实加强风险管理,审慎判断投资的效益与风险。保险机构应当强化风险自担意识,持续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应当跟踪监测投资风险,及时履行报告义务。 (银保监会官网) 点评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银行补充资本金的压力增大。《通知》通过放宽保险资金投资银行资本补充债券限制的方式,一方面,有助于解决银行资本补充面临的挑战,有利于拓宽保险资金配置空间。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保险公司自身投资资产风险谱系、优化资产久期结构、提升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三)证监会就《关于修改<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的决定》公开征求意见 为优化证券公司分类监管制度,促进证券公司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引导证券行业差异化发展,证监会对《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相关条款进行修改,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分类监管制度是证券行业一项基础性监管制度。2009年5月,中国证监会出台《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确立了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并于2010年5月、2017年7月进行了两次修改。近年来,分类监管制度对促进证券公司加强合规风控、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了积极的正向激励作用,得到行业和市场认可。 本次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维持现行以风险管理能力、持续合规状况为主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体系和有效做法,着重对相关评价指标进行优化,集中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二是进一步强化合规、审慎经营导向。围绕使分类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反映证券公司的合规风控状况,完善对证券公司及其人员被采取处罚处分措施的扣分规则,明确对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严重失效等情形予以调降分类级别的依据,全面梳理强化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和标准。优化风险管理能力加分项,引导证券公司强化资本约束,提高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切实实现风险管理全覆盖。 三是进一步强化专业服务能力导向。适应行业发展状况,从营业收入、证券经纪、投资银行、资产管理、机构客户服务及交易、财富管理、信息技术投入等方面,优化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既反映证券公司的综合实力,又反映其专项业务能力,引导证券公司突出主业,做优做强,同时也引导证券行业差异化发展。 (证监会官网) 点评 证券公司分类监管制度是证券行业监管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征求意见稿》从四方面完善了相关指标,包括:“优化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优化资本充足与风险管理能力加分指标”,“优化持续合规状况的扣分标准及调降级别依据”,“完善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与标准”。《征求意见稿》适应证券行业发展状况,有利于体现合规、审慎及专业服务能力导向,进一步促进证券公司规范经营,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有效性,引导证券行业差异化发展。 二、观点聚焦 (一)胡晓炼:以政策性金融支持稳外贸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发文表示应以政策性金融支持稳外贸。 稳住外贸基本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任务,也是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多国暴发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持续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进出口银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调节作用,不断加大资金供给和政策保障,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完善服务手段、创新金融产品、制定优惠政策等举措,重点支持外贸企业、外贸产业链供给链、外贸新业态新平台以及外贸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发展,全力支持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一是加大信贷投放,缓解外贸企业融资难。 二是出台临时性特殊信贷政策,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三是开辟绿色通道,切实提高信贷审批效率。 四是积极落实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五是进一步加强各方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中国金融) (二)易纲: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 5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两会”期间就重点问题接受《金融时报》《中国金融》记者采访,分别就国内外经济形势、货币政策走向、对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举措、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开放、法定数字货币、金融支持脱贫攻坚这八大热点问题进行回应。易纲表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同时,易纲谈到,央行通过五方面举措加大货币政策创新力度,提高企业融资的“直达性”;数字人民币何时正式推出尚没有时间表;继续深化LPR改革,有序推进存量贷款基准转换;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对内对外自主开放,贝莱德、路博迈等外资金融机构准入工作正有序推进;支持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将扩大开放与加强监管密切配合,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等。 (IMI财经观察) (三)朱青: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我国财政的赤字问题 在2020年5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举办的“财税圆桌论坛第4期——从政府预算报告看积极财政政策”线上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朱青以《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我国财政的赤字问题》为主题做了发言。发言指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一万亿元,同时发行一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随着中国近年来减税降费的推行,税收收入占GDP比重逐渐降低,而支出压缩空间有限,因此减税问题其实就是赤字问题;财政赤字需要通过发债来筹措资金,而我国的国债发债成本太高,由此赤字问题就是债务问题;债务国一定会通过发货币来稀释债务,无论是通过直接赤字化还是间接的逆回购,债务问题最终都是货币问题。 (IMI财经观察)
全 文ALL

每周监管资讯(2020年第20期)

2020年05月18日

一、监管动态 (一)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经国务院同意,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构建我国改革开放新格局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意见》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等五个方面提出26条具体措施。《意见》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金融开放创新,深化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持引领作用,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人民银行官网) 点评 《意见》围绕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提出多项重点举措,进一步加大对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支持力度,促进金融资源跨区域服务实体经济。《意见》通过开展碳排放交易外汇试点、构建统一绿色金融标准、建设国际认可的绿色债券认证机构、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支持跨境征信、跨境数据信息共享等方式,支持打造大湾区特色金融业态发展,加快境内外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意见》的出台表明了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坚定不移支持大湾区发展的决心。 (二)银保监会就《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为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促进互联网贷款业务平稳健康发展,银保监会起草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日前,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共七章七十条,分别为总则、风险管理体系、风险数据和风险模型管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贷款合作管理、监督管理和附则。一是合理界定互联网贷款内涵及范围,明确互联网贷款应遵循小额、短期、高效和风险可控原则。二是明确风险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应当针对互联网贷款业务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进行风险控制,加强风险数据和风险模型管理,同时防范和管控信息科技风险。三是规范合作机构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合作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在内控制度、准入前评估、协议签署、信息披露、持续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压实责任。对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的,《办法》提出加强限额管理和集中度管理等要求。四是强化消费者保护。明确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互联网借款人权益保护机制,对借款人数据来源、使用、保管等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办法》还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加强信息披露,不得委托有违法违规记录的合作机构进行清收。五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办法》对商业银行提交互联网贷款业务情况报告、自评估、重大事项报告等提出监管要求。监管机构实施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过渡期安排方面,按照“新老划断”原则设置过渡期,过渡期为《办法》实施之日起2年。过渡期内,商业银行对照《办法》制定整改方案并有序实施,存量业务到期自动结清。过渡期结束后,商业银行不得再发放或者存续违反《办法》规定的互联网贷款。 制定《办法》是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监管制度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弥补制度短板,防范金融风险、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根据社会各界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办法》并适时发布实施。 (银保监会官网) 点评 《办法》明确了互联网贷款小额、短期的原则,对消费类个人信用贷款授信设定限额,防范居民个人杠杆率快速上升风险,对互联网贷款采取统一授信管理,防止过度授信,加强贷款支付和资金用途管理。《办法》将现有互联网贷款业务纳入规范化轨道,有利于促进新业态的健康发展。 (三)证监会对康美药业作出处罚及禁入决定 近日,证监会依法对康美药业违法违规案作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决定对康美药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21名责任人员处以90万元至10万元不等罚款,对6名主要责任人采取10年至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相关中介机构涉嫌违法违规行为正在行政调查审理程序中。同时,证监会已将康美药业及相关人员涉嫌犯罪行为移送司法机关。 证监会最终认定,2016年至2018年期间,康美药业虚增巨额营业收入,通过伪造、变造大额定期存单等方式虚增货币资金,将不满足会计确认和计量条件工程项目纳入报表,虚增固定资产等。同时,康美药业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上述行为致使康美药业披露的相关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 康美药业有预谋、有组织,长期、系统实施财务欺诈行为,践踏法治,对市场和投资者毫无敬畏之心,严重破坏资本市场健康生态。证监会发现案涉违法行为后,立即集中力量查办,持续公布执法进展,疫情期间通过多地远程视频会议方式召开听证会,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并在坚持法治原则下从严从重从快惩处。 证监会重申,信息披露制度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石,依法诚信经营是最基本的市场纪律。一些上市企业无视法律和规则,实施财务造假等侵害投资者利益的恶劣行为,相关中介机构未履职尽责、勤勉从业,严重阻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对此,证监会将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用足用好法律赋予的职责,综合运用行政处罚、刑事追责、民事赔偿及诚信记录等追责体系,对财务造假等行为重拳出击。 随着新《证券法》颁布实施和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财务造假等证券违法违规成本将大幅提升,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也将面临投资者民事诉讼索赔,付出更高昂的代价。希望广大上市公司引以为戒,坚守诚信底线,相关中介机构归位尽责,共同助力市场健康发展。证监会也将继续加强投资者保护,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精准监管执法,坚决净化市场环境,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的功能。 (证监会官网) 点评 2018年12月,康美药业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此次处罚是证监会依照旧《证券法》实施的顶格处罚。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新《证券法》已经大幅提高了相关处罚力度。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后,相关投资者可以就康美药业虚假陈述问题向人民法律提起民事诉讼。康美药业被行政处罚再次凸显了证监会打击证券违法行为的信心。 二、观点聚焦 (一)刘元春:中国并不存在实行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前提条件 近日,CF40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发文称采取赤字货币化有很多严格的条件,是在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以及疫情超级冲击下采取的极端救助工具,一般需要以下几个因素作为其前提: 一是货币政策处于流动性偏好陷阱之中,难以通过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达到救助目的,必须通过财政政策的扩张来推进各种救助举措。 二是财政政策扩张的空间已经没有,必须采取大规模的赤字政策,并且政府赤字扩展难以通过常态化的市场销售来完成。这时中央银行直接进行国债一级市场购买,帮助进行赤字货币化。 三是市场利率已经很低(通常为零),国家通过财政债务融资与央行进行货币发行融资的成本负担基本相当,利用央行发行现金的负债替代财政赤字负债具有等价功能。 四是必须修订各种包括《中央银行法》在内的法律或启动各种例外条款,允许政府突破赤字上限并允许央行直接进入一级国债市场购买国债。 中国经济在疫情受到冲击后出现停摆现象,要全面启动中国经济,对冲外部经济体和供应链断裂所带来的冲击,需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因此这对财政的空间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但是目前来看,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复苏需求对财政空间提出挑战的压力并没有像欧美发达国家那样超越其极限,并不存在实施赤字货币化的各种前提条件。 一是中国财政空间依然很大,中国从政府债务率和一般预算赤字空间都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之下,不到60%的债务债务率和不到3%的年度一般预算赤字率使我们在当前疫情救助有足够的财政空间。 二是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没有失灵,其效果依然很好,同时中国也没有像欧美发达国家出现强劲的流动性偏好陷阱,货币政策的空间依然很大。 三是中国政府债务发行的市场空间依然很大,国债发行并不存在需求缺失的情况,大量商业银行和居民持有大量现金需要购买国债这种安全性资产,因此,国债发行并不需要央行直接进入一级市场进行购买。 四是要采取赤字融资必须修改或暂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五是必须深刻认识到赤字融资对经济治理体系和市场运行体系带来的额外冲击。允许赤字货币化就允许政府行为无纪律化,就会导致政府行为的失范,导致并意味着政府能力的崩溃和治理体系能力的崩溃。 中国一定要跳出“谈刺激色变”的心理陷阱。如果经济下滑得很厉害,需要刺激,那就一定要刺激。中国必须要根据不同的冲击特性来安排相应的政策,选择相应的政策工具和把握一定的政策力度。目前是经济发展的窗口期,我们必须要尽快提出6.5万亿的刺激方案,深入设计刺激方案。 (网易研究局) (二)张晓慧:现代货币理论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视角 近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第43期季度宏观政策报告论证会上,CF40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围绕MMT展开思考。 她认为,MMT在近几年的盛行,反映了低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新变化。MMT从货币创造理论入手,通过金字塔货币体系,剖析了危机为什么会发生,财政政策为什么可以发挥以及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视角。 张晓慧指出,如果从更好发挥财政政策作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角度看,MMT或许有其合理之处。但也要看到,过快增长的财政扩张同样也有风险,MMT的边界就是要避免过度依赖政府投资、挤压市场活力和降低经济效率,并在债务过高后形成金融风险。 张晓慧特别强调,应对危机政策出拳要快、力度要大、退出要及时。在设计非常规政策应对的初期,就必须尽可能地考虑退出机制。“应对新冠疫情这类如此惨烈的公共卫生危机,不可能也不应该允许政策去不断试错。”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三)管清友:投资不能对抗这五个趋势 日前,IMI学术委员、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指出,投资本质上是一种人生不得不做的选择。在投资过程中,要把握五个重要的趋势:一是大水漫灌、泡沫横飞的时代结束了;二是未来房价会趋于稳定,投资性价比很低,买房致富的时代结束了;三是未来投资的关键靠金融造富,尤其是股权造富;四是无风险投资的时代结束了,未来风险控制是投资最重要的地基;五是未来最火的核心资产,主要是以消费和科技为主线的龙头公司。 (IMI财经观察)
全 文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