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监管资讯 2023年第31期

2023年08月14日

一、监管动态 (一)中证监会集中修改、废止42部证券期货制度文件 为贯彻落实《规章制定程序条例》《证券期货规章制定程序规定》等相关要求,证监会近期组织对证券期货规章制度进行了清理,决定对6部规范性文件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对1部规章、23部规范性文件、12件部函等文件予以废止。 此次清理工作结合近期资本市场改革以及上位法制定情况,对不适应改革要求,不符合上位法规定或者已经失效的规则予以修改、废止,是对证券期货规章制度体系的又一次阶段性清理更新,主要包括:一是根据改革要求和上位法制定情况,对《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并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财务报告审计截止日后主要财务信息及经营状况信息披露指引》等6部规范性文件的部分条款进行适应性调整,包括调整相关文件的规定依据等;二是鉴于所规范事项已由新的规则予以规范或者已不存在等情形,对《关于境外上市公司非境外上市股份集中登记存管有关事宜的通知》等36部制度文件予以废止。 (证监会官网) 点评 近年来,证监会持续开展证券期货规章制度系统性清理,不断增强制度规则的体系性和透明度,资本市场法规体系更加科学完备。 (二)金融监管总局:聚焦财产保险高质量发展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3年重点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会上,各位代表委员结合各自工作和调研实际,深入剖析当前财产保险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在加快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设立专业科创保险公司服务科教兴国战略、发挥农业保险作用促进农业发展、加快发展航运保险解决“卡脖子”问题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金融监管总局官网) 点评 金融监管总局聚焦财产保险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精准破题,真正做到“办好一件、解决一片”,以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改进监管工作,进一步提高监管能力和金融服务水平。 (三)央行营业管理部: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国企以及政务服务领域的场景应用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官方微信号8月8日发文称,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8月7日召开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 会议提及,金融服务和管理质效显著增强。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国企以及政务服务领域的场景应用,截至6月末,北京市累计落地应用场景54万个,累计业务发生金额699亿元。 (央行营业管理部) 点评 数字人民币在企业、政务领域的创新应用前景的不断深化,表明“数字人民币+”的应用生态逐渐形成。 二、观点聚焦 (一)黄益平:大科技信贷使得金融体系变得更加稳定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教授近日表示,在信贷里有一个抵押品的渠道,就是房价越高,信贷越多,信贷越多会导致房价更高,而房价更高会使得信贷条件越宽松;反过来房价跌了,信贷就收缩了,信贷一收缩房价再跌,说不定就变成一个金融危机,伯南克他们所提出的金融加速器大概就是一个机制。我们的研究发现不同的贷款对房价反映的弹性,发现抵押贷款弹性系数是非常明显的,信用贷款也有反映,但是反映没那么大,大科技信贷弹性系统是不显著的。这个研究如果能得到证实的话,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来的宏观金融稳定的机制,后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经济学家圈) (二)张明:本轮人民币贬值有何不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近日表示,张明表示,与2022年的两波贬值以及2023年第一波贬值相比,2023年第二波贬值有着较强的异质性。本轮贬值中,首先,人民币汇率与有效汇率、美元指数、美中利差的相关性明显减弱;其次,内因很可能是主导型因素,因为今年二季度高频宏观指标表现明显弱于市场预期,且市场期望的一篮子宏观刺激政策目前仍未落地。加之2023年5、6月,股市与汇市同步走弱,反映了投资者情绪趋于悲观。特别是在宏观、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和外部环境变化情况下,2023年二季度市场情绪明显恶化。对此,展望下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预计主导因素依然是内部因素。随着基期效应的减弱,下半年国内经济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政策走向。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
全 文ALL

金融风险周报 2023年第33期

2023年08月14日

一、恒大地产去年净亏527亿 流动负债1.6万亿 已资不抵债 8月10日晚,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连发多份报告,包括2022年债券年报、2022年债券半年报、2021年债券年报,还有恒大地产2022年和2021年的年度审计报告及2022年半年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恒大地产2022年度的净亏损人民币527.20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人民币16,787.47亿元,而公司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受限资金)总额为人民币91.73亿元。公司总负债18,338.19亿元,总资产14,685.57亿元,已资不抵债。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恒大地产拥有土地储备1.7亿平方米。恒大地产表示,将集中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和保交楼工作,争取各地区政府和上下游合作伙伴等各方的理解和支持;加大资产处置力度,努力盘活资金;精简机构、优化人员和薪资结构,进一步节约成本;中国恒大集团与境内外债权人积极沟通,聘请财务顾问评估公司情况,探索对所有利益相关方最优的整体债务解决方案。(每日经济新闻) 二、前7月保险业开出1.8亿元罚单 百万级罚单多达22张 保险业严监管态势仍在持续加强。据记者统计,2023年前7月,保险业累计罚单金额1.8亿元,同比增长7%,罚单总数1502张,同比增长11%。其中,财险公司成为处罚重灾区,累计被罚9960万元,占比54%;人身险公司次之,累计被罚5902万元,占比36%,保险中介机构累计被罚1988万元,占比10%。值得注意的是,多家保险公司违规行为被顶格处罚,百万级罚单多达22张,其中消费者权益保护、保险资金运用、反垄断成重要监管方向。从人身险领域来看,2023年前7月,银保监系统共开出10张百万罚单,合计罚没1997万元,这10笔罚单分别指向太平人寿、平安人寿、复星保德信人寿、华贵人寿、泰康养老、前海人寿、泰康人寿、阳光人寿、新华保险。从财产险领域来看,2023年前7月,财险业百万罚单12张,合计罚没1903万元,12笔罚单分别指向国寿财险、太保产险、长安保险、华海财险、浙商财险、中华财险、阳光信保。此外,8家财险公司因垄断学平险被罚超千万。(财联社) 三、中战华信集团被长沙警方立案侦查 8月5日,湖南长沙市公安局开福分局发布警情通报:2023年8月3日,长沙市公安局开福分局依法对中战华信集团有限公司在湘子公司非法集资行为立案侦查。经查,中战华信集团有限公司在湘子公司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的规定,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数额巨大。目前,中战华信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安、高管浦某等一批涉案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同日,长沙市公安局开福分局发布公告显示:中战华信集团有限公司在湘子公司涉嫌非法集资案,已由长沙市公安局开福分局依法立案侦查。为及时、准确、全面查清案件事实,维护集资参与人合法权益,根据处置非法集资相关规定,将依法开展“中战华信”涉嫌非法集资案全国集资参与人信息登记工作。据中战华信集团官网显示,其注册资本13亿元,隶属于中央编办依法登记的事业单位——舆情战略研究中心,是国家事业单位全资控股企业。看起来好像是国企,然而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不过是挂靠一个名号而已。(中国基金报) 四、基金销售人员资质管理有问题 桂林银行被出示警示函 8月7日,广西证监局发布罚单,剑指桂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相关责任人。罚单显示,桂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能强化人员资质管理,基金销售系统记录存在不具备基金销售资格人员信息,将未经基金销售授权的分支机构纳入基金销售考核范围。具体来看,桂林银行南宁汇东郦城社区支行时任网点负责人黎格榕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通过客户群发送基金产品的宣传推介信息。针对上述违法行为,广西证监局根据《管理办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对桂林银行、韦骅、黎格榕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根据公开信息,桂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前三大股东(发起人)为桂林市交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9.19%)、桂林市财政局(持股比例8.23%)、中广核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桂林银行的资产利润率与资本利润率曾在2019至2021年连续三年不达标。(界面新闻) 五、美国银行业动荡又要卷土重来?穆迪下调多家银行信用评级 尽管硅谷银行暴雷引发的美国银行业动荡已经逐渐平息,但美国中小型银行依旧脆弱。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穆迪日前下调了美国10家中小型银行的信用评级,并表示可能下调美国合众银行、纽约梅隆银行、道富银行和Truist Financial Corp.等主要银行的评级。穆迪在周一晚间发布的报告中指出,美银行业正面临“多重压力”,包括融资成本上升、潜在的监管资本不足,以及与商业房地产敞口相关的风险不断上升。自今年3月硅谷银行倒闭引发美国银行业动荡以来,投资者一直在密切关注银行业的压力迹象。利率上升迫使银行支付更高的存款利息,并推高了银行从其它渠道融资的成本。与此同时,更高的利率正在侵蚀银行资产的价值,使商业房地产借款人更难为其债务进行再融资,这可能会削弱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穆迪指出,融资成本上升和收入指标下降将削弱银行的盈利能力,而盈利能力是抵御损失的第一个缓冲。资产风险正在上升,尤其是那些拥有大量商业地产敞口的中小型银行。(财联社)
全 文ALL

每周监管资讯 2023年第30期

2023年08月07日

一、监管动态 (一)中国证监会发布《期货市场持仓管理暂行规定》 近日,证监会发布《期货市场持仓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前期,证监会就《暂行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方对《暂行规定》的基本思路、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基本认可。经认真研究,证监会对其中部分意见予以吸收采纳。 《暂行规定》重点对持仓限额、套期保值、大户持仓报告、持仓合并等基础制度的内涵、制定或调整原则、适用情形、各参与主体义务等作出规定。一是明确持仓限额的制定或调整原则、设定方法,规范交易行为。二是对套期保值行为进行原则性规范,明确期货交易所的审批和管理义务。三是完善大户持仓报告制度,进一步充实报告内容,明确报告方义务。四是对持仓合并原则进行明确,同时对持仓合并豁免有关制度作出原则性安排。 下一步,证监会将指导期货交易所、行业机构认真落实《暂行规定》,不断完善期货市场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期货市场持仓行为,促进期货市场稳健运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监会官网) 点评 经过30年监管实践,我国期货市场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持仓管理经验,同时随着近年来市场的发展变化,还需进一步提高持仓管理精细化程度,丰富监管手段。《暂行规定》的发布,有利于增强期货市场持仓管理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厘清各项制度工具间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提升监管透明度和增强监管效率。 (二)中国人民银行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 8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听取有关意见建议,推动银企供需对接,研究加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工作举措。伊利集团、宏桥集团等民营企业和部分金融机构、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主要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要求,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强金融、财政、产业等政策协调配合,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民营经济。制定出台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指导性文件,推动商业银行优化内控管理制度,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加强典型经验推广。支持地方政府主动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推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扩容增量,强化金融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金融机构要积极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良好氛围,提高风险评估能力,全面梳理绩效考核、业务授权、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尽职免责等政策安排,优化服务民营企业激励机制,提升贷款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 (人民日报) 点评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支持力度稳固,同时8家民营企业负责人提出希望进一步拓宽债券融资渠道等诉求。要深入了解民营企业金融需求,回应民营企业关切和诉求,做好银企融资对接,为民营企业提供可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半年消费贷款增加7000余亿元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在银行业保险业2023年上半年数据发布会上透露,截至6月末,信用卡、汽车和其他综合消费贷款比年初增加7100多亿元。 监管部门上半年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与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意见、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同时,引导金融机构优化对新市民等消费群体的金融服务,对于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的金融需求,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二是加大消费服务行业信贷投放。截至6月末,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6.5%、10.8%、16.9%、7.7%,有力支持相关领域消费恢复发展。三是积极支持重点领域消费需求。针对不同类别客群推出特色化产品和服务,促进医疗健康、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和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发展。四是引导金融机构立足职责定位优化金融服务。例如,加强消费贷款用途管理,规范信用卡业务;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发旅行社责任险、旅客意外险、新能源汽车保险、汽车质量安全责任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等多样化、个性化保险产品,为支持消费恢复发展提供保险保障;引导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传统消费业务差异化竞争、互补发展,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 (中国消费网) 点评 当前消费恢复的积极因素在积累增多,但恢复基础仍不牢固、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居民消费意愿不强、大宗商品消费偏弱、消费能力不足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支持,指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消费和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规范发展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 二、观点聚焦 (一)IMF: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8%上调至3.0%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更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8%上调至3.0%,同时警告称,全球经济仍未完全走出下行风险。 IMF在报告中指出,今年一季度全球经济表现出不错的韧性,在美国打破债务上限僵局、各国应对银行业动荡采取有利措施后,经济面临的不利风险得到缓和。然而,与疫情前2020年3.8%的平均增长率相比,IMF认为,“虽然近期经济增长意外向好,但仍有继续下行的风险”。通胀、极端天气、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都是造成全球经济前景不稳定的因素。根据IMF的预测,全球总体通胀率将从2022年的8.7%降至6.8%。从表面看,能源价格下降导致总体通胀率下降。但在表面之下,核心通胀将更加持久,可能要到2024年年底或2025年年初才能降至目标范围内,各国央行当前紧缩的货币政策才会有所改变。 IMF下调了对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经济增长预期,预测其将在2023年放缓至1.8%,并将于2024年进一步降低至1%。IMF分析称,美国消费者在疫情期间积累的储蓄正在减少,这意味着该国经济“抵御冲击的缓冲能力减弱”,并预计美联储将进一步提高利率。 IMF在报告中称,发达经济体增速放缓是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预测发达经济体今年将增长1.5%,明年将增长1.4%。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IMF预计,这些经济体今年将增长4.0%,明年将增长4.1%。其中,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持平,预计今年增长5.2%,明年预计增长4.5%。IMF认为,中国的消费增长大致符合3个月前的预测。 在IMF看来,抑制通货膨胀仍是大多数经济体的首要任务。此外,IMF还建议:各国应保持金融稳定,时刻做好应对市场压力的准备;重建财政缓冲,同时保护脆弱群体;缓解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融资困境;巩固供给侧,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等。 (环球时报) (二)吴朝晖: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升 近日,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表示,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广度、精度不断提升,未来将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吴朝晖表示,在金融的助推下,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至第11位。截至今年6月底,科创板上市企业542家,总市值达6.72万亿元;北交所上市企业204家,总市值超2668亿元。 吴朝晖介绍,针对部分银行对科技型企业“看不懂”“摸不准”等问题,科技部将引导银行建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适应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特点的信贷产品;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服务于科技创新,尤其是服务于重大科技创新;推动商业银行强化服务科技型企业信贷的精准性、针对性和时效性。科技部还将进一步支持引导资本市场敢于投早投小,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入到关键技术领域和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支持科创板、北交所更加精准地增强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同时,进一步推动建立完善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新华社)
全 文ALL

金融风险周报 2023年第32期

2023年08月07日

一、守住风险底线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进一步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与防控体系,继续推动重点地区和机构风险处置,强化风险早期纠正,丰富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工具和手段,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有业内认识表示,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尤其在复杂内外部经济、金融形势下,国内持续补齐监管制度和法律短板,积极推进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未来需要不断提升风险预警、预防和处置能力,促进金融业务稳健、可持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7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亦将“防范风险”作为今年下半年宏观政策中重要的落脚点,并再次强调地方债务管理、严控新增隐性债务。(新京报) 二、抢筹正股获配可转债风险不容忽视 参与可转债打新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盈利,一般而言,可转债上市会上涨10-30%,但是参与可转债打新者众多,打中新债的难度很高,不少人瞄准了另一条路子,买入发行可转债的正股获配可转债上市卖出套利。这个模式的关键是正股在卖出时不能下跌太多,否则会吃掉可转债上市的收益。可转债发行中,上市公司一般会优先向现有股东配售,基本上没有股东会放弃认购权,一些大股东参与认购,几十个工作日就可以卖出获利。只要成为股东,就有机会参与认购。如果在可转债发行公布之前就买入,就可以在可转债发行公布后卖给抢权者,以此盈利。但是这样做的风险是,不知道可转债发行日期,有些公司可能在可转债发行获批后,很长时间都不发行,此前有一些投资者买入某银行股希望获配可转债,可是该银行迟迟未宣布发行,只能亏损走人。即使获得配售盈利也相当于正股几个百分点,如果持有时间过长,影响股价的因素众多,有可能被其他因素干扰,出现亏损。(证券时报) 三、恒大地产未能清偿的到期债务累计约2874.68亿元 7月28日晚间,中国恒大披露未能清偿的到期债务情况。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恒大地产标的金额3000万元以上未决诉讼案件数量共计1875件,标的金额总额累计约4294.07亿元。此外,截至2023年6月末,恒大地产涉及未能清偿的到期债务累计约2874.68亿元;恒大地产逾期商票累计约2446.63亿元。中国恒大的股份由2022年3月21日上午九时起停止买卖,公司股份的买卖将继续暂停,直到进一步通知。中国恒大此前披露的季度信息更新显示,为切实保护购房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集团努力保持生产经营的稳定性。为此,集团努力争取多家建筑公司和建筑材料供应商的支持,677个已售和未交付项目已有效复工。2023年1月至5月,中国恒大累计交付约12.2万套房屋,总建筑面积约1389万平方米。今年1至5月期间,中国恒大实现合约销售金额337.67亿元,合约销售面积492.58万平方米。(澎湃新闻) 四、昆明“买房团”爆雷 中介公司以卖房之名行理财之实 近日,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发布通告称,经前期行政调查认定,昆明团居客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资犯罪,公安机关已依法立案侦查,现已对罗某豪等多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目前,昆明市公安局多个分局和安宁市公安局正在接受投资人报案登记。团居客的爆雷不是没有征兆。今年2月,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发现认筹资金到期无法兑付,一名投资人于2月15日在领导留言板网站发起求助称,“经过与开发商核实,开发商不承认我们与团居客签订的协议。现在不仅房子买不上,认筹资金也不予退还”。多位受访者向记者反映,团居客的投资人数众多,其中不乏老年人。而上述昆明市公安局某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没有具体的数据,但在通告发布后,每天到该局报案登记的投资人多达两三百人。(时代财经) 五、惠誉下调美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8月1日将美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AAA下调至AA+。《华尔街日报》2日发表社论称,评级下调是对美国政治领袖投出的不信任票,体现了美国政治领导力的失败。惠誉在一份声明中指出,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主要由于美国政府债务负担居高不下且不断加重,未来3年财政状况预计将持续恶化。过去20年中,美国反复出现债务上限政治僵局,常常拖到最后一刻才有解决方案,削弱了人们对美国财政管理能力的信心。《华尔街日报》社论认为,惠誉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凸显美国经济决策缺乏严肃性。文章称,美国之所以没有更早、更频繁地被下调信用评级,是因为美元仍然是世界储备货币,但这种“嚣张的特权”并非与生俱来。如果市场察觉到美国在政府治理或履行金融义务能力方面出现更广泛的下滑,这种特权可能会瞬间消失。文章还认为,惠誉此次仅将美国信用评级下调至AA+,显示其对美国财政前景的评估甚至“过于乐观”。(新华网)
全 文ALL

金融风险周报 2023年第31期

2023年07月31日

一、政治局会议指出 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每年7月下旬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历来是决定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方向的关键会议,备受市场关注。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要加强金融监管,稳步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第一财经) 二、银行保险员工违规代客操作藏风险 金融消费者需警惕 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和银行保险机构为防范风险,保护银行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从不同角度对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规定了禁止性行为,包括代客户操作重要环节、代客户签署重要文本、代客户保管重要物品、私下向客户推销非本机构代销的金融产品。然而,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违规代客操作产生的纠纷时有发生。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违反禁止性行为规定,打着帮助客户“投资理财”、领取“分红奖励”、打理银行保险账户等幌子,做着违法违规的事,可能存在诱导客户将资金投向非法集资项目,或将客户购买理财、办理贷款、转账汇款的资金据为己有,又或者是泄露、倒卖消费者身份、财产状况、账户密码等信息并从中获利等风险。对此,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警惕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违规代客操作行为,并建议消费者在办理银行保险业务时做到服务资质“亲自查”、重要单证“亲自管”、服务项目“亲自办”。(金融投资报) 三、投资者不宜忽视可转债投资风险 7月初,某转债刚创下309.74元的高位,7月13日晚就发布提前赎回提示性公告,7月14日跌停,不少可转债投资者损失较大。翻看目前500多只可转债行情,只有5只可转债转股溢价率为负,有近400只转股溢价率在20%以上,50多只转股溢价率在100%以上,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可转债以远高于其转股价值在运行,这或是可转债市场的一个系统性风险。可转债存在一定溢价情有可原,因为其本质上是一个债券+期权的组合,它的价值可拆分成纯债价值和期权价值。可转债的期权价值有些不确定性,现在的问题是,投资者对一些可转债的期权价值存在过度夸大情形。当前一些可转债投机程度甚至超过股票,这突破了人们对可转债属性的认知范畴,投资者理应从稳健投资角度选择可转债标的,监管部门则应强化对可转债市场操纵行为的打击,同时尽量消除可转债市场相对于股票市场的投机交易制度优势,消除可转债过度投机泡沫,为可转债市场长治久安打牢基础。(国际金融报) 四、多家银行代销基金违规领罚单 今年以来,银行基金销售业务违规高发,监管重拳打击基金代销乱象。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分支机构相继因“基金销售违规”受到监管处罚,“无证上岗”、销售误导、合规风控管理不到位等成为处罚原因。在基金代销领域,银行主力军的作用不可否认,但伴随着银行基金业务同业竞争压力的上升,叠加市场波动下基金销售遇冷,银行在展业过程中的合规性问题也不容忽视。记者统计发现,年内已有超20家银行及分支机构因基金代销违规,被监管责令改正。超七成银行被监管“点名”的问题涵盖基金销售业务负责人或合规管理人员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根据公募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的相关办法规定,商业银行等机构申请注册基金销售业务资格,应当具备多项要求,其中就包括分支机构基金销售业务负责人取得基金从业资格。银行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银行基金销售领域需从考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合规管理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证券日报) 五、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上调 仍存下行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5日将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3.0%,较4月预测值高出0.2个百分点,但IMF同时认为世界经济面临多重下行风险,增长依然疲弱。IMF当天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世界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3.5%降至今年的3.0%。IMF预计2024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0%,维持此前预测不变。IMF认为,疫情后的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正在放缓,各经济领域、各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多国央行为抑制通胀而提高政策利率的措施持续对经济活动构成压力。IMF警告,目前世界经济增长仍存在多重下行风险,表现在通胀持续、金融市场重新定价、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债务压力加重、地缘经济分裂加深等多个层面。如果发生进一步冲击,通胀可能进一步走高,从而引发更具限制性的货币政策,金融部门动荡或将再度出现。IMF指出,对于大多数经济体,首要任务依然是抑制通胀,同时确保金融稳定。各国央行应继续致力于恢复物价稳定、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监控。(新华网)
全 文ALL

每周监管资讯 2023年第29期

2023年07月31日

一、监管动态 (一)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要加强金融监管,稳步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新华社) 点评 本次会议高度重视地方债务风险,强调“一揽子化债方案”,旨在推出系统性、综合性解决方案,将进一步稳定市场信心。 (二)证监会:上市公司大股东不得以离婚等方式规避减持限制 今年以来,市场上出现多起上市公司股东因离婚分割所持公司股份事件,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质疑相关行为涉嫌“绕道减持”。7月28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上市公司股东离婚分割公司股份有关事宜答记者问表示,已关注到相关情况,发现违法违规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北京日报客户端) 点评 大股东、董监高因离婚、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终止、公司分立等形式分配股份的,各方应当持续共同遵守《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及交易所相关业务规则中关于股份减持的有关规定。 (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7月2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完善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监管规则,提升银行保险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水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起草了《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表示,下一步将根据公开征求意见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办法》并适时发布实施。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 点评 操作风险是银行保险机构经营管理中面临主要风险之一。近年来,操作风险防控形势更加复杂。此次《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对于防范银行保险机构经营管理中的操作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二、观点聚焦 (一)周诚君: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是新关税壁垒 7月8日,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的《经济管理学刊》首届经管学术论坛暨新刊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表示,如果欧洲对来自中国的相关产品以这个价格差异来征税,可能会对中国的相关领域产业和企业形成非常大的冲击。在当前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实施碳边境调节税,实际上是设立了新的关税壁垒,这对于全球化而言无异于是雪上加霜的冲击。 与此同时,周诚君也指出CBAM的做法违反经济学基本原理。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跨国贸易以及跨境征税基本前提是产品和服务可贸易,对于不可贸易品,既无法进行跨境交易,也不存在所谓的税收问题。 (澎湃新闻) (二)黄益平:平台经济创新呼唤治理政策创新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教授近日表示,平台经济监管亟需政策创新。一方面,监管政策需要大力提升协调性和透明度。“九龙治水”的治理方式容易让平台企业疲于奔命,提升协调性的目的是保证政策的一致性以及掌握政策实施的节奏。目前我国已经发布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多部法律,但存在法律之间不衔接、不一致的问题,建议全国人大制定一部《数字经济法》,作为数字经济领域的基本法,统领治理政策。2022年7月,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中国建立了数字经济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考虑到数字经济治理的繁杂性,建议在国务院层面建立一个日常性的政策制定与协调机构。 (南方周末)
全 文ALL

每周监管资讯 2023年第28期

2023年07月24日

一、监管动态 (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发布《精算师职业资格规定》《精算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精算师职业资格规定》《精算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资格规定》《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资格规定》《实施办法》于2023年4月12日至4月26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相关部门、保险机构、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等广泛关注,各方总体支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充分采纳合理意见建议,形成了《资格规定》《实施办法》。 《资格规定》《实施办法》坚持以下起草原则:一是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精算发展之路。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立足我国金融保险实际,设置我国亟需的寿险、非寿险、社会保险与养老金计划、金融风险管理等专业类别,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算师职业资格管理和考试体系。二是借鉴国际,推动保险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借鉴国际成熟精算师考试制度,研究制定我国精算师职业资格考试的专业类别、考试科目以及资格管理、继续教育等要求,推动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三是结合实际,吸引培养更多精算人才。立足我国保险业实际,科学设定报名条件,优化考试科目,为我国金融保险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精算人才。四是加强管理,打造高质量精算人才队伍。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是精算师执业的关键,通过实行登记制度、建立诚信档案、加强继续教育等方式,强化对精算师的管理,打造高质量精算人才队伍。 下一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做好贯彻落实工作,持续加强我国精算师人才队伍建设,指导中国精算师协会做好精算师职业资格考试的组织实施工作,强化精算师监督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的精算师职业资格体系,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点评 精算师是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对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和管理的专业人员,在保险经营、风险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资格规定》《实施办法》的发布,有利于推进我国精算事业自主发展,增强国际精算交流合作,推动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二)国务院:《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 日前,国务院公布《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条例》共7章62条,重点规定以下内容。 一是明确适用范围。将契约型、公司型、合伙型等不同组织形式的私募投资基金均纳入适用范围,规定以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设立投资基金或者以进行投资活动为目的依法设立公司、合伙企业,由私募基金管理人或者普通合伙人管理,为投资者的利益进行投资活动,适用本条例。 二是明确私募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的义务要求。明确不得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相关主体的情形,明确从业人员应当按照规定接受合规和专业能力培训。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依法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委托的机构履行登记手续,明确注销登记的情形。列举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股东、实际控制人、合伙人禁止实施的行为,明确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持续符合的要求。明确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的职责。 三是规范资金募集和投资运作。私募投资基金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募集或者转让,单只私募投资基金的投资者累计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人数。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根据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匹配不同风险等级的私募投资基金产品。加强私募投资基金募集完毕后的监管监测。明确私募投资基金财产投资的范围以及不得经营的业务,规定私募投资基金的投资层级。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的行为。 四是对创业投资基金作出特别规定。国家对创业投资基金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其投资成长性、创新性创业企业。加强监督管理政策和发展政策的协同配合,明确创业投资基金应当符合的条件,对创业投资基金实施区别于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的差异化监督管理和自律管理。 五是强化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规定私募投资基金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明确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管职责及监管措施等。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建立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信息共享、统计数据报送、风险处置协作机制。此外,对违反本条例的法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 (新华社) 点评 近年来,我国私募投资基金行业稳步发展,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条例》的实施,有利于将私募投资基金业务活动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进行监管,旨在鼓励私募投资基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更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进一步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科技创新等作用。 (三)两部门:延长金融支持房地产有关政策期限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称,《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有关政策有适用期限的,将适用期限统一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 政策延期涉及两项内容。一是对于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在保证债权安全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与房地产企业基于商业性原则自主协商,积极通过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促进项目完工交付。2024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可以允许超出原规定多展期1年,可不调整贷款分类,报送征信系统的贷款分类与之保持一致。 二是对于商业银行按照《通知》要求,2024年12月31日前向专项借款支持项目发放的配套融资,在贷款期限内不下调风险分类;对债务新老划断后的承贷主体按照合格借款主体管理。对于新发放的配套融资形成不良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已尽职的,可予免责。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点评 《通知》发布实施后,对保持房地产融资合理适度、推动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延长有关政策期限将缓解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压力,减少金融机构对房企贷款的风险担忧,进一步改善金融机构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 二、观点聚焦 (一)欧佩克:预测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2.2% 日前,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发布月度石油市场报告,预测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将达到日均1.04亿桶,比今年增加日均225万桶,年增长率约2.2%。 报告称,这一预测基于明年全球经济强劲增长,尤其是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的预期。 在这份报告中,欧佩克小幅上调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从6月报告中的日均235万桶提高到日均244万桶,主要是由于“中国今年第二季度石油需求量的增加”。欧佩克预测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将达到日均1.02亿桶。报告预计,明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5%,中国、印度等主要石油消费国以及亚洲地区其他发展中经济体将保持健康增长,这些国家对明年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一半左右。 欧佩克秘书长海赛姆·盖斯表示,欧佩克对中国经济恢复前景非常乐观,中国将继续成为“石油需求增长的推进器”。 (人民日报) (二)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强化人工智能全球治理 7月1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人工智能与安全问题高级别公开会,呼吁管控人工智能技术风险,通过成立新的联合国机构强化对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这是安理会首次就人工智能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影响举行公开会。 古特雷斯表示,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技术已对社会产生显著影响,但该技术未来将导致何种结果,就连人工智能的开发者也不清楚。如今,人工智能已关系到全球和平与安全。人工智能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维和、斡旋和人道救援等方面。这项技术也可能被恶意利用。犯罪分子和恐怖分子获取人工智能的技术和财务门槛较低,一旦将其用在军事或非军事领域都可能对全球和平与安全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古特雷斯还指出有关人工智能的其他隐患。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造成假信息和仇恨言论泛滥;一些人工智能系统的功能难以预料,可能带来意外的安全风险;人工智能存在运转失常的隐患;人工智能与核武器、生物技术、神经技术、机器人技术的交互让人不寒而栗。他强调,生成式人工智能同时具有行善与作恶的巨大潜能,如不采取措施防范风险,将是对当代和后代的失职。 古特雷斯表示,联合国是探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机制的理想场所。一些国家呼吁成立一个新的联合国机构以加强对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他对此表示欢迎。新机构的首要目的是支持各国最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规避现有和潜在风险,并建立运行国际机制以监测和治理人工智能技术。 古特雷斯表示,他已着手成立“人工智能高级别咨询委员会”,计划年底前就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提出政策建议。 (经济参考报)
全 文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