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FD季报】股票市场冲高回落 房地产行业牵一发而动全身——2023Q2股票市场
2023年07月18日
2023年第二季度国内股市主要股指小幅下跌,香港股市同样表现弱势,欧美股市均上涨,日本股市季度涨幅近二成。国内股市的弱势表现主要受房地产行业的拖累。
股市热点仍然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但龙头公司普遍出现大股东减持行为,股价上涨动力开始消退。
“中特估”是上半年市场关注的热点,以国有控股银行股为代表的“中特估”概念股均有10%左右的上涨,电信板块上涨超过30%,但是这些上市公司还面临业绩增长的拷问。在房地产市场出现下滑的背景下,诸多行业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均面临压力。
展望下半年股票市场,还需重点关注房地产行业的趋势和政策动向。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每周监管资讯(2023年第27期)
2023年07月17日
一、监管动态
(一)人民银行: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
近期人民币汇率有所波动,市场对汇率变化和未来走势十分关心。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14日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为目标,以预期管理为核心,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必要时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
(新华社)
点评
从宏观经济大盘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从国际收支大盘看,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保持在2%左右的适度水平,跨境资本流动基本平衡。从储备大盘看,我国外汇储备充足,余额仍然稳居世界第一。近年来,在应对多轮外部冲击的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有条件、有能力应对各种冲击,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二)人民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近几个月来,人民币存款增加较快,市场利率继续降低,而存款定期化、长期化推高银行负债成本,银行净利差已收窄至1.7%附近。在这种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利率走势,综合考虑自身经营情况,再次主动下调部分期限存款利率,这反映出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在持续发挥作用,也表明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在进一步提高。
(央视新闻客户端)
点评
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将给我国银行业带来深刻的影响。在利率自律机制协调下,各类型银行有序调整存款利率,银行存款仍然保持增长,分布也保持基本稳定,有效地维护了良好的竞争秩序,同时银行将在竞争中获得更大自主权和主动权,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将不断加强。
(三)国家金融监管总局1号令发布
7月14日晚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发布了《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将从今年8月11日起施行。此次《办法》共七章六十八条,重点修订内容包括:(1)为引导汽车金融公司聚焦主业,取消股权投资业务;增加风险管理要求,增设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2)将汽车附加品融资列入业务范围,允许客户在办理汽车贷款后单独申请附加品融资;允许售后回租模式的融资租赁业务。(3)新增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要求,重点规定了股权管理、“三会一层”、关联交易、信息披露、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监管要求。(4)允许设立境外子公司,提供民族品牌汽车海外市场发展所需的金融服务,支持我国汽车产业“走出去”。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
点评
此次《办法》修订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金融监管,促进汽车消费以及扩大对外开放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办法》的发布有利于持续强化监管,督促其坚守专营专业汽车消费信贷功能定位,大力促进汽车消费,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观点聚焦
(一)黄益平:数字金融是很重要的中国故事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教授近日表示,数字金融属于国际前沿的金融创新,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中国故事”,因为我国的移动支付、大科技信贷、线上投资和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水平和规模在国际上居于领先地位。
过去一些金融科技公司确实有不合规、不合法地搜集、分析数据的行为,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缺乏必要的政策和规则。不过最近这些年,我国已经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个人信息保护法。所以,你提到的问题可能是存在的,但是从政策框架来说,问题已经解决了,政策的落实与问题的彻底消除,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南方周末)
(二)陈道富:数字化让财富管理更加普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道富日前指出,财富管理行业正在回归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本源。陈道富提出,以财富管理促进共同富裕,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真正把握财富管理的价值创造。要让财富管理真正发挥对社会的价值创造作用,提升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做大蛋糕引导形成生产型社会。二是在合理治理和正当规则下,保障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保护投资者在市场上的合法权益不被损害。三是促进共同富裕,让财富管理资产更多普惠大众。其一,要借助机构投资者,强化信义责任,发挥专业和诚信优势更好帮助投资者寻找、组合现有的大量产品;二是借助数字化时代的科技手段,降低财富管理和服务的成本门槛,让定制产品变成半定制、半标准化甚至标准化产品,以相对友好的方式提供相对专业化的服务和工具。
(财经网)
全 文ALL
金融风险周报(2023年第29期)
2023年07月17日
一、防范冒用金融监管名义实施诈骗
针对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金融监管部门或者工作人员,打着“P2P清退回款”“消除不良征信”“受理投诉”等旗号实施诈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7月12日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提高警惕,增强反诈意识和识别能力,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冒充金融监管部门实施诈骗的手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手法一:伪造金融监管部门文件实施诈骗;手法二:假冒金融监管部门受理投诉实施诈骗;手法三:冒充金融监管人员以“消除征信不良记录”实施诈骗。以上诈骗手法均为非法冒用金融监管部门名义,利用部分金融消费者急于解困、挽回损失、自证清白等心理特点进行诈骗。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信息安全、财产安全等合法权益,金融监管总局提示:一、金融监管部门不直接办理金融业务,也不会与消费者有任何资金往来;二、选择正规机构的合法金融服务;三、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谨防信息泄露;四、通过官方渠道合法合理维权;五、发现犯罪线索或者遭遇损失及时报案。(新华社)
二、上市公司信托理财规模持续下降
信托产品曾是上市公司理财的首选,但因近年来信托产品频频“暴雷”,行业风险上升、产品整体收益率下滑,上市公司对其认购热情下降。从数据来看,2021年上半年,有63家公司购买了信托产品,认购金额合计169.06亿元;2022年上半年,购买信托产品的A股上市公司有53家,认购金额合计84.48亿元,同比近乎“腰斩”。2023年6月1日,原银保监会下发的三分类新规正式实施,随着分类新规的及时出台,信托业有望在转型中逐步化解风险、提升差异化竞争力。上市公司对于信托产品依旧缺乏兴趣。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认购信托产品的规模为81.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与2021年上半年规模相比则几乎“腰斩”。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在资管新规下刚兑打破等因素影响下,信托业风险上升,上市公司对于信托理财产品愈发谨慎。不过,随着信托公司逐步化解存量风险,加快转型步伐,信托产品的吸引力有望再度提升。(上海证券报)
三、上半年银行百万级以上大额罚单106张 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加
记者梳理公开行政处罚信息发现,截至7月3日,上半年有69家银行收到百万元以上大额罚单共计106张,千万元以上罚单共计13张,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原银保监会今年开出的罚单亦包含在内)、中国人民银行和外汇管理局对银行业共开出罚单3184张,较去年同时期增加6%;其中商业银行累计被罚154335.91万元,较去年同时期增加了59719.70万元。在百万级大额罚单中,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开出罚单合计82张,占上半年百万级罚单总量的77.36%,处罚金额共7.36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开出罚单合计22张,占上半年百万级罚单总量的20.75%,处罚金额共6882.30万元;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出罚单2张,处罚金额共1.10亿元。从处罚机构所在地来看,上海地区开出的罚单量最多,上海银保监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合计开出13张百万元以上级别罚单,罚款共计1.59亿元。从受罚机构类型来看,农商行获大额罚单数量最多,共计35张,占上半年罚单总量的33.02%。(时代周报)
四、雪松信托再收220万罚单 风险仍在持续暴露
一周之内,江西银保监局向雪松信托及其相关人士开出6张罚单,并以公告形式发出3份行政处罚告知书。公示显示,由于存在以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名义误导投资者、违规审批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等违法违规事实,雪松信托被罚款220万元,多名相关责任人被处以警告及罚款的行政处罚。具体来看,雪松信托存在以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名义误导投资者、违规审批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信托产品净值化管理不到位、未按规定向投资者披露信息、开展存在利益冲突的交易且未向投资者披露等违法违规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雪松信托被罚款220万元。近段时间,雪松系风险事件不断发酵。继雪松控股高管被控制、经侦部门对雪松信托展开调查之后,雪松实业集团9000万元资产被公安查封,执行部门为江西经侦部门。根据6月3日雪松信托披露的年报,2022年雪松信托的信托报酬收入为2.24亿元,同比下降超60%;净利润为-1.83亿元,合并口径下的净利润为1.48亿元,同比下降87.72%。(券商中国)
五、拜登首席经济顾问称美国经济复苏“稳固”淡化衰退风险
彭博7月12日消息,美国总统拜登的首席经济顾问淡化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并称美国通胀率低于其他经济体。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布雷纳德定于当地时间周三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讲话,根据预备好的讲稿,她会把这些进展归功于拜登的政策。布雷纳德表示:“虽然不断有预测称经济衰退即将到来,但美国经济复苏稳固,通胀率也在下降。有预测认为就业不出现大幅下降,通胀就不会下降,经济的表现正在让这种预测落空。”据美国劳工部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大幅低于2022年6月创下的近期峰值9.1%,也低于5月时的4%。美国通胀水平上次接近3%还是在2021年3月。(界面新闻)
全 文ALL
建议用一揽子政策化解地方债风险
2023年07月14日
全 文ALL
从美联储对硅谷银行的救助看央行货币政策救助思维的变迁 —基于非线性期望视角
2023年07月10日
全 文ALL
新型“投贷联动”助力产融共赢
2023年07月13日
全 文ALL
宽松货币政策是必要的,但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2023年07月10日
全 文ALL
建议用一揽子政策化解地方债风险
2023年07月10日
全 文ALL
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国际金融方略
2023年07月05日
全 文ALL
人工智能在金融应用中面临什么机遇与挑战?
2023年07月03日
全 文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