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的货币政策新范式

2024年04月12日 彭兴韵

全 文ALL

保持资产价格和推动改革是稳经济预期关键

2024年04月10日

全 文ALL

以再分配调节和培育中等收入群体

2024年04月09日

全 文ALL

未来三年数字金融发展展望

2024年04月08日

全 文ALL

如何更好地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2024年04月03日

全 文ALL

欧盟金融数据治理:框架、重点与启示

2024年04月02日 郑联盛

加强金融数据治理,促进金融数据顺畅流动和高效使用,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经过多年发展,欧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数据治理经验,并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数据治理体系。前期,欧盟强调个人数据保护;但在过去的3 ~ 4 年,数字经济立法更加强调消除数据流动障碍,促进数据共享。目前,欧盟在数据权利界定、权利保护、跨境流动等方面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并形成了从欧盟到成员国再到金融业最后到单一金融机构的统一性、垂直性和专业化的金融数据治理体系。我国可学习欧盟经验,加强对国家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以法制建设为核心完善金融数据治理的长效机制,强化金融数据跨境安全流动机制,加强数据流动应用和价值挖掘, 高质量发展数字市场和数字服务,提升数字金融的国际竞争力,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全 文ALL

如何更好地稳外资:分类施策、增长至上

2024年04月02日

全 文ALL

张晓晶: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金融强国

2024年04月11日

全 文ALL

不断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

2024年04月10日 尹中立

全 文ALL

每周监管资讯 2024年第13期

2024年04月10日

一、监管动态 (一)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 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自主确定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汽车以旧换新等细分场景,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适当减免汽车以旧换新过程中提前结清贷款产生的违约金。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指导金融机构落实《通知》要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更好支持合理汽车消费需求。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点评 汽车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为消费者购车提供便利,提振居民汽车消费的意愿和能力,推动汽车消费稳步增长。《通知》的发布,有助于切实加强汽车贷款全流程管理,强化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完善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和抵质押品价值评估体系,更好支持合理汽车消费需求。 (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4年第一季度例会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一季度(总第104次)例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宏观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利率、准备金、再贷款等工具,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成效显著,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有效发挥,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社会融资成本继续下降。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稳定,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预期趋稳,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功能。 会议认为,要加大已出台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促进物价温和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发挥央行政策利率引导作用,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同时,在经济回升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综合施策、校正背离、稳定预期,坚决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会议指出,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引导大银行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支持银行补充资本,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继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推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适当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用足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加大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金融支持。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落实好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有市场需求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做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金融服务。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大对“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的金融支持力度,着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落实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融政策措施。切实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 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配合,强化政策统筹,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效能,兼顾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点评 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通胀出现高位回落趋势但仍具粘性,发达经济体利率保持高位。我国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精准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推动经济良性循环。 (三)国务院:《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 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要强化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的整合与统一管理,要求一个省份原则上只保留一个省级平台,市县设立平台不超过一个,所有地方平台统一纳入全国一体化平台网络,实行清单式管理,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浪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官网) 点评 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是政府部门指导建立的通过跨部门跨领域归集信用信息、为金融机构开展企业融资活动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综合性平台,在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方案》的发布,有助于更好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以信用信息为基础的普惠融资服务体系,有效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 二、观点聚焦 (一)李扬:中国仍然是支撑全球经济恢复的主导力量 近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全球经济增长趋势”专题研讨会上表示,中国仍然是支撑全球经济恢复的主导力量。 近期,IMF将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3.1%,较去年10月的预测值高出0.2个百分点。李扬认为,原因有二:一是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及一些大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呈现出韧性;二是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并且明确了加大财政刺激力度的政策取向。不过,李扬也强调,全球都进入了低增长时期,也许以后是常态。同时,新兴经济体增长没有明显起色,其中,中国相对较好。 李扬在谈到通胀问题时表示,前些年通胀突然上升,在长期习惯低通胀的背景下,大家有些“过激反应”,然后导致货币紧缩,进而引发全球金融风险暴露,致使宏观政策陷入两难。而通胀趋稳可能促使利率升势趋缓。 李扬强调,虽然面临很多问题,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方向一致的扩张性政策,比如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比如给私营部门提供政府性担保给予利息补贴,实实在在支持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发展。 (澎湃新闻) (二)刘世锦:稳增长促转型要加快深化结构性改革、挖掘新增长潜能 4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清华大学“预见中国”高端讲坛上发言。 刘世锦表示,党的二十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同时提出了明确的量化增长指标——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此目标有两个条件不可或缺:第一,能争取到的实际增速必须要争取;第二,仅靠实际增速“硬增长”还不够,立足点必须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上。 刘世锦认为,我国经济增长仍处在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深度动能转换期,实现稳增长促转型,首先要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遇,激活追赶潜能。刘世锦指出,在以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中,中国与先行者的差距已经不是太大,有些领域并驾齐驱甚至局部领先。因此,追赶潜能和数字绿色潜能并不是两条赛道,而是融为一体的,仍可支持我国经济持续5—10年的中速增长期。与此同时,还要加快挖掘新增长潜能:一方面,通过缩小中低收入群体与中高收入群体在终端需求结构上的差距,来扩大“横向需求空间”;另一方面,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拓展经济的上行空间,创造“纵向升级动能”。 刘世锦建议,稳增长需要继续保持相对宽松或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时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通过结构性改革来挖掘结构性潜能。在需求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身份平等”“基本公共服务获取权利平等”“土地(不动产)财产权利平等”;在供给侧,认可、保护、弘扬企业家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要重视和抓好“两个关键少数”和“一个关键多数”。前者是指企业家和地方主要领导者,他们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台发动机;后者即进城农民工,是我国经济转型的主体人群。将结构性改革聚焦于这“2+1”关键环节,才能打通中国经济的痛点和堵点,稳增长促转型才能出现新局面。 (每日经济新闻)
全 文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