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消费金融健康发展,助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9年12月11日

今年双11刚开场1小时03分59秒,天猫成交额就突破了1000亿元,比去年提前了43分钟,全天成交额更是达到了2684亿元。与此同时,另一组数据更应引起注意:今年由于天猫向商家全面开放了消费信贷能力,开通花呗分期后,商家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90%。
全 文ALL

数字货币有助人民币国际化

2019年12月12日

从商品货币演化到信用货币,货币自身的价值属性不断向交易的便利性妥协。然而,带着降低交易成本之使命而降生的货币,反而成了增加交易成本的源头之一。这集中体现在国际经济和金融交易活动中。那么,数字货币能否解决,或者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全球经济、金融和货币体系造成的失衡问题?发行数字货币(DC/EP)能否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方式?
全 文ALL

增长的下限

2019年12月10日 李奇霖

10月主要经济数据都已经公布,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都低于前值和预期,经济数据再现季末跳升而季初走弱。
全 文ALL

利率双轨制与银行贷款利率定价

2019年11月14日 栾稀

本文研究了在贷款市场垄断竞争条件下银行的利率定价,并参考相关研究构建了一个银行多部门利率定价模型,说明了在贷款市场垄断竞争条件下银行对贷款利率和债券收益率定价的差异,并基于推导出的定价方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银行对债券的定价主要受无风险利率影响,但贷款利率不跟随无风险利率变动,且与银行综合负债成本显著正相关,也与银行贷款规模、不良率等指标显著相关。本文进一步通过实证检验对银行贷款不参考市场利率进行定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贷款基准利率的长期存在是主要原因。最后,提出淡出贷款基准利率和优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等政策建议。
全 文ALL

【NIFD季报】2019Q3 银行业运行

2019年11月29日

2019年前三季度,银行业在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信贷投放和资产规模增长较快,带来了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及改善。银行资产规模依旧保持较高增速,三季度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3%,大型银行资产增速要高于中小银行;银行业整体利润增长保持平稳,同比增长8.8%,部分大中型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达到10%以上,但城商行首次出现净利润增速为负;整体不良贷款率1.86%,与年初基本持平,大型银行和股份行不良率稳中有降,但中小银行不良率依然处在上行通道;大部分银行已经按照要求压缩了逾贷比,多数银行逾贷比均压缩到了100%以内,不良贷款真实性得到有效提升;风险抵补方面,商业银行整体拨备覆盖率为187.6%,大型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保持上升,股份制商业银行逐步企稳,但城商行和农商行拨备覆盖率仍在下降;商业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为14.54%,一直保持上升的态势,高于监管要求的10.5%的底线,三季度由于永续债发行增加,其他一级资本占比过低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覆盖率稳步提升,达到140%以上,但不同类型银行流动性分层现象日趋明显,流动性风险可能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小银行面临的最严重挑战。 未来商业银行应重点从以下方面加强应对:一是中小银行应利用政策红利,通过发行永续债等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二是理财子公司应积极应对净资本、非标债权认定和净值管理的监管要求,培育对标准化产品的投资管理能力;三是继续发力普惠金融,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综合产品服务体系;四是积极应对LPR新规则,完善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冲击;五是完善金融资产分类标准,做实不良贷款,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充分地计提准备金。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全球负利率深化,宽松预期利于资产价格

2019年11月28日 董忠云

在经济增长压力加剧、国际经贸格局不确定性较大的背景下,市场对基本面的担忧导致了避险情绪发酵,宽松预期再起驱动利率下行、资产价格上行。2019年8月末,负利率债券市值规模超17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全 文ALL

放笔信用贷款到底有多难——技术or机制?

2019年11月26日

11月20号银保监会网站刊出《强化监管引领和政策支持,不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在下一步考虑的七方面工作中,第四条指出:“推动商业银行贷款方式变革,督促银行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为立足点,注重审核第一还款来源,减少对抵质押品的过度依赖,逐步提高信用贷款占比,完善推广续贷业务,缓解资金周转难题”。
全 文ALL

区块链的经济解释是一般原理与实践猜想

2019年10月30日

区块链不一定是颠覆性的,但确实可以在边际上进行重塑。在区块链构造的虚拟世界里,共识——主观事实足以创造出不菲的价值。
全 文ALL

央行下调MLF利率:可更快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2019年11月05日

在缺乏市场预期管理的情况下,央行下调MLF利率,主要是因为银行负债成本制约,银行缺乏足够的意愿继续压缩利差来主动调降LPR,在短期经济增长触及政策底线、稳增长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央行下调定价基准MLF利率来引导LPR调整更具时效性,能更快达到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稳就业、稳投资的目的。
全 文ALL

从产业金融视角看文化金融如何服务文化生产

2019年11月04日

文化金融是以服务文化生产为“天职”的一种金融服务和资本市场体系,那么应如何切实服务文化生产?笔者曾在2015年出版的《中国文化金融合作与创新》一书中提出“以产业金融作为发展文化金融合作与创新的新视角”,认为相较通常的“金融支持文化”,“文化产业金融”是行业发展的更高级形态。这就是我们要说的“文化金融的产业金融论”。
全 文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