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监管沙盒”的优化演进

2020年10月11日

全 文ALL

大科技金融的内涵与发展

2020年10月03日

全 文ALL

从强化监管到放松管制的十年轮回——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与启示

2020年10月13日

全 文ALL

谨慎看待本轮人民币升值

2020年10月09日

全 文ALL

应对新挑战、构建新格局、催生新动能

2020年10月09日

全 文ALL

金融市场周报(2020年10月05日-10月11日)

2020年10月12日

华夏理财发力EGS理财产品(市场评述1011) 9月15日,华夏银行发布《关于华夏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获准开业的公告》,公告中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批准本公司全资子公司华夏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业。 组织架构方面,华夏理财董事会下设战略与提名薪酬委员会、审计与关联交易委员会,高级管理层下设产品创新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运营管理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和金融科技委员会,公司内部按营销、投资、运营、风险、科技、ESG(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六大板块并设置20个一级部门。 值得一提的是,华夏理财单独设置了科技板块和ESG板块,截至目前华夏银行已发行ESG主题理财产品21只,管理规模超过110亿元。在所有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中一马当先,也表明了华夏理财做大做强ESG品牌的决心。 ESG被视为社会责任投资理念,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简称,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代表了一种长期潜力投资策略。 ESG投资策略已在欧美资产管理市场应用了几十年,近几年开始在国内资管行业中兴起,公募基金最早引入了这一投资策略。自2019年4月华夏银行发售第一款ESG主题理财产品开始,银行业理财部门逐步发力ESG投资。此前,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也相继开发ESG主题的理财产品。 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开业,满足客户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是当下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重要聚焦点。目前,华夏理财推出的ESG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利率最高可达6%。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的通知》等(金融市场周报,1005-1011) 内容摘要:报告期内,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共计实现净回笼5600亿元;A股市场仅有一个交易日,三大指数高开高走;投资者继续关注财政刺激方案的谈判前景,美股三大股指反弹;美元指数震荡下行,非美货币涨跌互现;以美元为单位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涨跌互现;央行: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的通知》;证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 一、货币市场 报告期内,央行未开展逆回购操作,同时有5600亿元逆回购到期,综上所述,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共计实现净回笼5600亿元(见表1)。 二、股票市场 1.A股市场:报告期内,A股市场仅有一个交易日,三大指数高开高走。具体来看,上证指数周涨幅为1.68%;深证成指周涨幅为2.96%;创业板指周涨幅为3.81%。 报告期内,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112.67亿元,单日净买入额创7月6日以来新高;其中深股通净买入91.13亿元,创4月14日以来新高。 从资金流向来看,市场板块资金全部净流入,流入幅度靠前的有电子元件、材料行业、医药制造,分别净流入53.5亿元、25.5亿元、17.8亿元。 2.欧美股市:报告期内,投资者继续关注财政刺激方案的谈判前景,美股三大股指反弹。市场仍在密切关注华盛顿关于财政刺激谈判的进展,以评估在11月3日选举日之前能否出台全面或部分刺激措施。此类救济措施已被视为促进美国经济从新冠病毒疫情打击中复苏的关键助力。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出的不稳定信号,本周投资者的期望也随之起落。特朗普此前一度表示将停止谈判直至大选之后,随后又表示正在“等待签署”他针对不同行业的“独立法案”。具体来看,香港恒生指数报收于24119.13点,周涨幅为2.81%;美国道琼斯指数报收于28586.90点,周涨幅为3.27%;日本日经225指数报收于23619.69点,周涨幅为2.47%;英国富时100指数报收于6016.05点,周涨幅为1.94%;德国DAX30指数报收于13051.23点,周涨幅为2.78%(见表2)。 三、外汇市场 报告期内,美元指数震荡下行,报收于93.03点,周内跌幅为0.83%。非美货币涨跌互现:其中,欧元兑美元报收于1.1831,周内上涨0.98%;美元兑日元报收于105.63,周内上涨0.25%;英镑兑美元报收于1.3046,周内上涨0.86%;美元兑港币报收于7.7499,周内下跌0.00%;美元离岸兑人民币报收于6.6903,周内下跌0.93%(见表3)。 四、大宗商品市场 报告期内,以美元为单位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涨跌互现。具体来看,路透CRB商品指数报收于151.74点,周涨幅为5.29%;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报收于42.82美元/桶,周涨幅为9.04%;COMEX黄金报收于1936.3美元/盎司,周涨幅为1.49%;LmeS_铜3报收于6772.00美元/吨,周涨幅为5.61%;波罗的海BDI指数报收1892.00点,周跌幅为6.34%(见表4)。 五、金融监管动态 1.央行: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10月10日,央行行长易纲在《中国金融》杂志发文称,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最大程度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社会安全稳定。 一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平衡好稳增长、调结构与防风险的关系,加强政策协调和舆论引导,防止经济过快下行与风险集中暴露相互叠加,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一旦出现重大金融风险苗头,果断决策,快速处置,坚决不让局部风险发展成系统性风险、区域性风险演化为全国性风险。坚持分类施策,优先处理可能威胁经济社会稳定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突出问题,在大局稳定的前提下,做到“精准拆弹”。 二是严格依法合规,全面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处置风险。金融风险处置涉及大量市场主体利益,涉及动用公共资源,必须严格依法依规,经得起人民的检验、法律的检验、历史的检验。比如,接管包商银行,是因为包商银行触发了《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被接管的法定条件,再不接管将严重损害广大客户合法权益特别是存款人的存款安全。在接管过程中,从进入现场接管,到各项债权债务的处理,再到小额债权人的全额保障,大额债权人的债权转让收购协议的签署,每个环节、遇到的每个问题,我们都坚持严格依法决策,快速处理。目前,包商银行重组工作已平稳落地,新设立的蒙商银行已于2020年5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 三是依法加强产权保护,充分保护广大人民利益。高风险金融机构和金融集团债权人既有国有也有民营,既有内资也有外资,处置相关风险时,我们坚持对各类产权一视同仁,不搞例外、不开口子,依法平等予以保护。同时,处置过程中,充分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比如,在接管包商银行过程中,采用存款保险基金出资和中央银行资金支持的方式,对包商银行负债方的各类债权进行收购承接,依法最大限度保障500万储户和3万户中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是切实防范道德风险,严肃市场纪律。处置金融风险过程中,我们坚持推动压实金融机构及股东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出现重大金融风险后,问题机构的股东必须首先承担损失,股东权益清零后依然存在缺口的,由相关大债权人依法分摊。针对金融市场一度存在的“金融牌照信仰”“规模信仰”等问题,对于严重资不抵债的机构,坚决依法实施市场退出,严肃市场纪律。同时,在处置重大金融风险过程中,我们及时移送风险处置过程中发现的各类违法违规线索,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查处金融违法犯罪行为,让坏人依法受到惩罚。 2.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的通知》。 《关于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的通知》从我国实际出发,参考国际惯例及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有关要求,明确了我国逆周期资本缓冲的计提方式、覆盖范围及评估机制。同时,根据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状况和疫情防控需要,明确逆周期资本缓冲比率初始设定为0,不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本管理要求。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将综合考虑宏观经济金融形势、杠杆率水平、银行体系稳健性等因素,定期评估和调整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是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的重要举措,有助于进一步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经营,提升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能力,缓解金融风险顺周期波动和突发性冲击导致的负面影响,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定运行。 3.证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 日前,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明确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总体要求,从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解决上市公司突出问题、提高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违法违规成本、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工作合力等方面,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作出了系统性、有针对性的部署安排,是今后一段时期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发布《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贯彻“六稳”“六保”部署、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落实新证券法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实体经济,对上市公司生产经营带来客观影响,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面临新考验。国务院发布《意见》,将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氛围,有力推动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证监会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作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中之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切实抓好《意见》贯彻落实工作。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意见》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加大政策宣讲力度,统一思想认识,准确把握《意见》精神和政策要求。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持续推进贯彻实施新证券法,完善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制度规则体系,提升监管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要求,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生态。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大重点改革攻坚,助力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着力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委等各方协作配合,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和生态体系,努力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新格局,共同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全 文ALL

每周监管资讯 2020年第41期

2020年10月12日

一、监管动态 (一)交易商协会发布《境外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分层分类管理细则》等文件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金融业开放的政策精神,切实提升债券市场开放水平和质量,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发布《境外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分层分类管理细则》(简称《细则》)《境外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文件表格》(简称《表格》),优化非金融企业熊猫债注册发行管理工作。 本次非金融企业熊猫债注册发行优化工作,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秉承注册制理念,完善熊猫债注册发行机制流程,优化信息披露规范,提升业务便利性和透明度,着力建立熊猫债发行的正向激励机制,提升银行间市场开放质量和国际影响力。 《细则》适应境外企业差异化需求,结合国际国内经验,搭建了境外企业熊猫债分层管理框架。一是形成熊猫债分层管理机制,为境外优质跨国企业提供发债便利;二是引入统一注册机制,允许境外成熟层企业适用多品种统一注册;三是提高注册效率,分层次缩减预评时间;四是稳妥放宽主承销商家数限制。 《表格》建立熊猫债信息披露规范,明确不同层次境外企业的公开、定向发行信息披露要求。一是建立境外成熟层企业专项募集表格。在保护投资人基础上,实现全球披露一致性,引导优质跨国企业公开发行;二是明确熊猫债公开和定向注册文件要求;三是根据熊猫债披露时点、文件翻译等特殊性,明确适应熊猫债的披露语言、频率、时间等。四是突出重点,加强对熊猫债特殊风险、法律适用、跨境税收等事项的披露要求。 在便利注册发行的同时,本次熊猫债优化工作还加强对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约束,有针对性地增强投资人保护。同时,按照“适应企业特点、衔接境内做法、接轨国际规则”的原则,充分加强境内外衔接。 本次熊猫债优化工作,有助于满足境外企业差异化需求,提高注册发行便利,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和投融资开放互促机制,提升市场开放质量。近年来,熊猫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制度流程日益规范、发行人类型不断丰富、产品创新更加活跃,在服务金融业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以开放促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8月末,共有52家境外发行人在交易商协会完成注册熊猫债6130.1亿元,累计发行2591亿元。 后续,交易商协会将在人民银行指导下,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政策精神,促进熊猫债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推动银行间市场高水平开放。 (交易商协会官网) 点评 《细则》和《表格》从分层管理框架、信息披露规则、风险防范机制和境内境外衔接等四个方面,对非金融企业熊猫债注册发行机制进行了优化。此次优化后,境外非金融企业发行熊猫债将更加便利,信息披露标准与国际接轨,投资人保护机制更加完整健全,熊猫债业务与境内债业务在机制流程上衔接更加紧密。  (二)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过程中企业经营资质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深化招标投标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依法保障企业经营自主权,破除招标投标领域各种隐性壁垒和不合理门槛,维护公平竞争的招标投标营商环境,现就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过程中企业经营资质资格审查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招标投标过程中对企业经营资质资格的审查标准 企业依法享有经营自主权,其经营范围由其章程确定,并依法按照相关标准办理经营范围登记,以向社会公示其主要经营活动内容。招标人在招标项目资格预审公告、资格预审文件、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中不得以营业执照记载的经营范围作为确定投标人经营资质资格的依据,不得将投标人营业执照记载的经营范围采用某种特定表述或者明确记载某个特定经营范围细项作为投标、加分或者中标条件,不得以招标项目超出投标人营业执照记载的经营范围为由认定其投标无效。招标项目对投标人经营资质资格有明确要求的,应当对其是否被准予行政许可、取得相关资质资格情况进行审查,不应以对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的审查代替,或以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明确记载行政许可批准证件上的具体内容作为审查标准。 二、持续深化招标投标领域“放管服”改革 各地发展改革部门、招标投标指导协调工作牵头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会同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维护招标投标市场公平竞争。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要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引导和监督招标人根据招标项目实际需要合理设定投标人资格条件,公平对待各类市场主体;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实施常态化的随机抽查,严厉打击各种不合理排斥或限制投标人的行为。加强改革创新,分领域探索简化淡化对投标人经营资质资格要求,逐步建立以业绩、信用、履约能力为核心的投标人资格审查制度。加快全面推广电子招标投标,推进招标投标信息资源互联共享,为改革提供坚实支撑。 三、落实“证照分离”改革要求做好企业登记工作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证照分离”改革要求,稳步推动经营范围登记规范化工作,使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经营范围规范表述目录办理相关业务,提高经营范围登记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做好对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说明和服务。要积极做好与各相关部门行政许可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各相关部门合理规范使用企业经营范围信息,减少对企业经营范围的行政强制性要求、限制或者变相限制。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在招标投标领域的应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四、形成各部门共同维护招标投标市场公平竞争的工作合力 各地发展改革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招标投标指导协调工作牵头部门要会同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以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过程中企业经营资质资格审查工作为契机,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共同维护招标投标市场公平竞争的工作合力。市场监管部门要指导协调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防止起草制定含有不合理排斥或限制投标人内容的政策措施。发展改革部门、招标投标指导协调工作牵头部门以及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要将妨害公平竞争行为作为招标投标日常监管重点,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衔接,建立投诉举报线索共享和执法协作机制,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招标投标营商环境。 (国家发改委官网) 点评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提出国家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在参与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平等待遇。《通知》根据《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破除招标投标领域各种隐性壁垒和不合理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平等参与招标投标的营商环境。  二、观点聚焦 (一)刘晓春:农村金融如何破题 近期,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撰文对农村金融问题展开评论。刘晓春称农村金融问题,依然是那些金融问题,解决的方法依然是金融的方法,数字科技可以在实现金融解决方案中起到部分作用,但数字科技本身不是金融解决方案。 慈善式的、扶持性的农户贷款,不应是农村金融的主攻方向,实际上从商业趋势上说,这是一个不是需求的需求。 目前的问题是,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旧动能也恰恰是在县域。之所以民间投资下滑,与县域经济中,处在传统行业中的民营企业既面临着传统行业收缩的压力,又找不到新的投资方向有很大的关系。 新旧动能的转换,除了高科技领域的突破,很关键的一个领域是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 要突破这个局限,光靠金融是不行的,农村需要新一轮的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重新激活农村市场,真正开启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并以此激活整个实体经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二)王雍君:十四五期间我们需要怎样的财税体制? 近日,中央财经大学政府预算研究中心主任王雍君撰文对我国财税体制展开评论。王雍君认为为系统回应日益复杂棘手的治理挑战和巩固现有改革成果,在“十四五”规划期间为财税体制确立系统的改革观至关紧要。 系统改革观涵盖三个支柱:(1)“做正确的事”,即在确保遵循良治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协调一致地全面追求三级理想财政成果——财政纪律、有效配置和运营绩效;(2)“正确地做事”,即确立紧密联结良治原则和财政成果的制度机制,焦点是预算-政策间联结、基于经济分类的支出整合和绩效导向嵌入预算过程;(3)“负责任地做事”,即坚定地把强化与改进财政受托责任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核心命题。系统改革观应被统一应用于财税体制的三个支柱——税收制度、公共预算与财务管理和政府间财政安排。只有在系统改革观被普遍理解与有效运用时,财税体制改革才可望告别“永在路上”的窘境。(网易研究局)  (三)彭文生:美国通胀风险被低估,中国需关注债务可持续性 近期,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彭文生从现代货币理论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再次阐释了他对于现代货币理论及相关实践的思考。 “疫情打断了经济内生的周期波动,使得实体经济波动和金融包括资产价格脱节,这种脱节是暂时的。”彭文生认为,未来的演变路径取决于应对疫情冲击的政策操作。 在彭文生看来,美国疫情后的货币增长主要是美联储在公开市场购买国债投放的基础货币,是一个典型的现代货币理论的现实应用。由于美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增加和美联储开始施行平均通胀目标制,今年美国财政投放货币大幅增加了未来2-3年的通胀风险。 而中国今年的M2增长主要依靠信贷扩张,尤其是企业部门债务大幅上升。彭文生认为,这种信贷的扩张将延长金融周期,所以明年的金融周期可能进一步延伸,调整的压力可能在明年下半年开始显现。 “从对GDP的比例来讲,过去十多年中央银行一直在缩表,这就是从2008年到现在我们金融体系的问题。央行一直在缩表,而整个经济需要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提供货币,这就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不断在扩张。”彭文生提醒,未来更重要的是增加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在金融层面央行要扩表,不能过度依靠商业银行扩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全 文ALL

金融风险周报 2020年第41期

2020年10月12日

一、节后首日影视股集体跳水 龙头股盘中暴跌超17% 国庆中秋假期后首个交易日,国庆档成绩表现较为亮眼的影视股却表现不佳。其中,光线传媒盘中一度大跌17.17%至13.8元,创近2个月新低,由此粗略计算,光线传媒今日盘中市值最高跌去了近84亿元。国家电影专资办8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我国电影票房约为36.96亿元,取得中国影史国庆档票房第二的成绩。其中,《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夺冠》位列档期票房前三名,票房分别达到17.26亿元、13.24亿元和6.10亿元。不过,原本大热的《姜子牙》有点出乎意料,上映以来口碑不断下跌,从最开始的豆瓣评分8.7跌至目前的7.0,票房也从国庆前两天的领跑,最终居于第二,而光线传媒作为主投、主控方,股价受影响大跌。光线传媒2020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收2.59亿元,同比减少77.86%,净利润为2957.2万元,同比减少80.46%,扣非净利润则为亏损1318.76万元,同比降119.22%。(每日经济新闻) 二、近6亿存货或掀开“遮羞布” 广州浪奇屡屡暴雷 继超过4亿元债务逾期、半年净利暴跌5倍多后,广州市浪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近6亿元的存货竟然凭空“蒸发”了。此事曝光后,不仅在资本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更是引来深交所关注问询。广州浪奇称公安机关已立案侦察,已将一名涉案人员移送公安机关。而经多方核实后发现,该人员正是广州浪奇旗下子公司的董事。除了货物消失,不久前,广州浪奇还因债务逾期遭到深交所关注。9月25日,广州浪奇发布公告称,公司因资金状况紧张出现部分债务逾期情况。截至2020年9月24日,公司12个银行账户被冻结,逾期债务合计3.95亿元,占其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0.74%。而在公告债务逾期当天,广州浪奇刚收到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支付的第三期土地补偿款4.31亿元。截至2020年9月24日,广州浪奇已收到土发中心支付的前三期土地补偿款12.94亿元,占补偿款总额的60%。尽管如此,公司还是被爆出债务逾期的问题,实在令人费解。(投资者网) 三、燕京啤酒董事长被立案调查 年内股价曾大涨30% 燕京啤酒8日晚间发布重大事项公告,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赵晓东因涉嫌职务违法,近日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不能正常履职。公司工作暂由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谢广军主持,各项经营活动正常开展。作为啤酒行业曾经的“老大哥”,并在2008年作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燕京啤酒近几年来业绩增长乏力,且市场占有率有所下滑,至去年末,其市占率在国内品牌方面低于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今年上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燕京啤酒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双双下滑。截至2020年9月30日,燕京啤酒股价为8.43元/股,今年以来整体涨幅约为30%,且于近期受到了北上资金的青睐,十一节前已经连续5日保持净流入状态。董事长被调查对燕京啤酒意味着什么,市场尚不得而知,但确信的是,这个消息对燕京啤酒的7.3万个股东来说,属于不折不扣的“黑天鹅”。(券商中国) 四、逾期金额近百亿 “爱钱进”被立案侦办 P2P平台爆雷声不断,前有“唐小僧”、银票网等,后有“团贷网”、玖富等,如今,仅剩的几家P2P龙头公司之一的爱钱进也出现了爆雷,并被公安机关于近日立案侦办。从期初的狂飙猛进到如今的苟延残喘,不知有多少投资人在互金大潮中被盘剥得血本无归。知名P2P平台爱钱进已被北京市东城区公安分局近期立案侦办,东城区政府官网显示的回复内容称,“针对爱钱进不回款的问题,我办将督促平台主动与投诉人沟通,协商进行解决。必要时通过司法部门解决。”最新数据显示,爱钱进180天以上的分级逾期率已达21%,待偿还借贷余额超过200亿元。有出借人透露,目前的方案是“延期+打折”,延期时间最长可能达两年。事实上,在监管层的清退政策推动下,尤其是在今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近几个月以来,玖富、爱钱进、凤凰金融、有利网等多家头部P2P平台均出现非正常退出情况。(证券市场红周刊) 五、特朗普叫停经济刺激谈判 黄金上演“高台跳水” 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6日宣布叫停与民主党的经济刺激谈判“直到选举之后”,受此影响,黄金大幅下跌。特朗普在推特上说:“我已经指示我的代表们停止谈判,直到大选结束,也就是我当选之后,我们将立即通过一项主要的经济刺激法案,以努力工作的美国人和小企业为重点。”美市盘中,现货黄金连续跌破1900和1890美元/盎司,刷新日低至1883.25美元/盎司,较日高下跌近38美元。技术上,Economies.com撰文称,在1918.00美元水平形成强劲阻力,阻碍了近期的上涨尝试后,金价大幅下跌。金价攻击并跌破了1901.80美元水平,这表明近期建议的看跌趋势重启。下行方向,初步目标位于1877.00美元水平,如若跌破,将进一步跌向1860.90美元水平,而维持在1918.00美元水平下方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条件。(FX168)
全 文ALL

国际金融通讯(2020年第5期,总第5期)

2020年10月10日

IMF 格奥尔基耶娃:国际债务架构亟需改革 新冠肺炎疫情将国际债务水平推至新高。相较于2019年,2021年平均发达经济体的负债率(债务余额/GDP)将上升20个百分点,新兴市场经济体负债率将上升10个百分点,低收入国家负债率将上升7个百分点。尽管部分发达经济体仍有借款能力,但新兴市场和低收入国家在继续借债上却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虽然央行、财政当局、双边官方债权人和国际金融机构在疫情初期推出了有效的政策避免了债务危机的发生,但是这些政策很快就会失去效用:因为,这些政策是短期的,且主要针对流动性问题,而现在的债务风险主要是长期的,且与最终的偿付能力相关。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发展中国家爆发债务危机,IMF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暂停偿债倡议(The Debt Service Suspension Initiative)应当延续至2021年。第二,债务脆弱性较高的国家应当尽快通过债务管理和恢复增长的方式,解决债务问题。第三,国际债务架构亟需改革,这包括:(1)借款方和贷款方应该持续细化合同条款,减少借款方无法偿还时带来的经济损失;(2)债务透明度需要进一步增强;(3)官方双边债权人需要在重组官方双边债务的方法上达成共识;(4)同时,IMF将会持续为成员国提供政策建议,通过控灾减灾信托减免最贫穷国家债务,推进债务透明化,并与G20合作,延长债务偿还暂停倡议的期限。[1]  货币政策应当考虑不平等因素 IMF发表工作论文表示,中央银行做货币政策决策时,应当考虑不平等因素。该工作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商业周期由科技创新驱动的新凯恩斯模型。模型将经济简化为两个个体:收入来源是税后股息和工资的富人,以及收入来源是工资和政府补贴的穷人。随着科技创新的进步,富人的总工资收入上升,穷人的收入则下降,这符合美国的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数据。工作论文分析了该模型下央行的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央行根据完备的信息选择最优的利率路径,额外考虑不平等问题(在模型中指富人和穷人的消费差距)对生产力和通货膨胀率的提升较小。第二种情况,更贴近现实:央行根据泰勒法则制定货币政策,即根据通货膨胀率及产出变化调整利率。在生产力提高的情况下,额外考虑消费不平等因素使央行利率下调的幅度大于泰勒法则指导的下调幅度。低利率使得工资变高,穷人的消费水平提升,减少了消费不平等的问题,提高了通货膨胀率和增长率。因此,央行(特别是遵守泰勒法则的央行)推行货币政策时考虑不平等因素可以提升整体社会福利。[2]  PIIE 对特朗普管控美国半导体及器材出口的分析与批评 PIIE高级研究员布朗对特朗普政府最新的出口管控政策进行了分析与批评。新的管控政策不仅限制了对中国的技术出口,还限制了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出口。不论公司所在的国家是否为美国的军事同盟国,只要该公司有将半导体产品销售给华为的意向,那么美国则不能将技术销售给这些公司。美国政府出台该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保护国家安全。美国政府认为,华为在提供如5G基站服务的同时,可能涉嫌帮助中国政府窃取外国的个人、企业、政府和军事情报。其次,政府对华为的技术及可靠性表示怀疑。但是,该政策存在着两个确定的问题和一个潜在问题。第一,这项政策在经济层面上目标过大:如果出口管理不仅禁止了威胁美国国防安全的产品,还禁止了华为和海思半导体的其他产品,那么该政策的经济成本过于高昂且没有必要。第二,这项政策在国防层面上目标过窄:尽管美国禁止了本国对于目标公司华为的技术出口,但是华为依旧可以轻易地在其他国家寻找到替代技术,因此美国的国防安全依旧受到威胁。第三,这项政策还可能对美国的半导体产业造成极大的影响。该政策会导致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利润大幅度降低,产业对科研和技术研究的投资降低,最终可能导致美国的技术迭代(包括武器系统的更新)变慢。因此,这项政策不仅没能保护国防安全,还可能对国防安全造成威胁,以及造成其他的负面影响:(1)美国公司会尽力避免涉及半导体、软件和工具制造产业;(2)其他国家的车间将尝试自己设计,避免购买美国的半导体设备,防止未来被美国针对、蒙受损失;(3)如果华为破产,那么它将会停止对美国公司支付数十亿美元的技术授权费;(4)美国半导体的其他主要外国受众(包括vivo、oppo、小米)也会考虑停止购买美国的半导体,防止未来供给被切断的可能;(5)这项政策大大提高了美国对出口管理的工作量,因此需要一个新的部门,而新部门的建立可能会导致任人唯亲、不透明以及歧视的问题;(6)外国政府可能会采取报复措施。[3]  欧央行 对数字化的分析 欧央行研究报告分析表明,数字化革命无处不在,且正在改变我们的经济。从现状上来看,欧盟各国数字技术普及(包括自动化、线上平台和数字经济的规模)的差距较大,其中大部分成员国在数字化进程上落后于以美国、日本为首的其他竞争国家。欧盟应当思考是否需要制定长期的政策计划,弥补当前的劣势,保持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很可能加速数字化的进程。这既是对欧盟成员国的挑战,更是欧盟成员国进行结构性改革,在数字化方面弯道超车的机遇。从经济上来看,数字化倾向于提高生产和经济活动,降低通货膨胀率,但对就业率的影响尚不明确。在生产力方面,过去的二十年中,数字化并没有特别提高生产力,生产力增速一直偏慢。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数字化会提高生产力,但当前较低的生产力增速主要是因为数字化的相关技术是通用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例如人工智能。通用技术有着彻底改变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潜能,但同时也需要大量的相关资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配套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在问世与发挥作用间存在时间差。数字化的兴起对货币政策有三方面的影响。第一,通货膨胀率的测量方式及目标通货膨胀率可能会受到影响。数字化使数字产品、服务以及无形投资的数量大幅提高,现行的测量标准无法准确表示GDP、通货膨胀率等。同时,新机制的出现(如激烈的线上竞争)可能会降低短期通货膨胀率,达到目标通货膨胀率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第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可能发生变化。在数字化经济下,公司可以快速调整价格,市场势力可能发生改变。这两点变化可能导致货币政策的传导发生改变。欧盟成员国可能会不同程度地使用不同的数字化技术,也可能导致欧盟相同的货币政策在各成员国出现不同的作用。第三,数字化进程需要结构性政策的配合,如提供数字化技能相关的培训。[4] 编译:贺怡源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助理 审校:胡志浩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1] Kristalina Georgieva, Ceyla Pazarbasioglu, Rhoda Weeks-Brown, “Reform of the International Debt Architecture Is Urgently Needed”, https://blogs.imf.org/2020/10/01/reform-of-the-international-debt-architecture-is-urgently-needed/ [2] Niels-Jakob Hansen, Alessandro Lin, Rui C. Mano, “Monetary Policy for All? Inequality and the Conduct of the Monetary Policy,” https://blogs.imf.org/2020/09/30/monetary-policy-for-all-inequality-and-the-conduct-of-monetary-policy/ Niels-Jakob Hansen, Alessandro Lin, Rui C. Mano, “Should Inequality Factor into Central Bank’s Decision?”, https://www.imf.org/en/Publications/WP/Issues/2020/09/25/Should-Inequality-Factor-into-Central-Banks-Decisions-49756 [3] Chad P. Brown, “How Trump’s Export Curbs on Semiconductors and Equipment Hurt the US Technology Sector,” https://www.piie.com/blogs/trade-and-investment-policy-watch/how-trumps-export-curbs-semiconductors-and-equipment-hurt-us [4] Robert Anderton, Valerie Jarvis, Vincent Labhard, Julian Morgan, Filippos Petroulakis, Lara Vivian, “Virtually Everywhere? Digitalisation and the Euro Area and EU Economies,” https://www.ecb.europa.eu/pub/pdf/scpops/ecb.op244~2acc4f0b4e.en.pdf
全 文ALL

【美国来信】10.9 |美财政刺激谈判搁浅对经济与大选的影响

2020年10月09日

全 文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