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推动股票市场改革发展的着力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股票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5年股灾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引起中央高度重视,陆续出台的新监管措施总体上对于规范股票市场秩序和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中央和习总书记对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总体要求,目前需要进一步细化股票市场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形成切实可行的总体方略,统筹考虑重大制度调整,促进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股票市场健康发展。
2019-01-24
改革开放40周年:文明冲突与中国崛起 异质性不是文明冲突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但是,一旦文明的交流变成追逐权力的辅助性手段,或者只是权力冲突的伴生现象,那么,它也必然以一种“血与火”的暴烈形式展开。
2019-01-24
民营、社区银行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12月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推动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去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改善间接融资结构,推动国有大银行战略转型,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从上层的频繁谈话中我们认为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可能将再次迎来加快批筹的窗口期。 根据《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我国民营银行的设立就是为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三农和社区”,这次再提民营银行、社区银行的政策意图是引导信用下沉,让民营银行、社区银行和城农商行进一步更好地服务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
2019-01-24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大国模型” 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历史里,没有经济学家是先知先觉的,所有的经验都是一步一步在实践和学习中积累起来的。“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微观自发、宏观均衡、制度创新的一个历史过程。这一过程里,我们积累了大量经济建设与改革的经验,在今天回顾仍然有所启发。因此,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分为四个阶段,对四十年来国家对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过程进行梳理,并基于已有的经验对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一些看法。
2019-01-24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从理论基础到政策框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与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相对应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发展演进过程之中。西方主流经济学倾向于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看作一种固定永恒的关系。这是对经济学的庸俗化,不能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视角下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更无法对当前高度发达金融市场的监管提出系统性的指导意见。科学认识金融风险与宏观金融监管框架需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来寻找理论基础,由此才能建立更为完善的金融监管框架。
2019-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