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债券市场投资者保护机制刻不容缓 2014 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现,对债券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如,债券发行利率 和收益率上升,大量企业取消或推迟债券发行。债券市场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对信用进行定价的 金融市场。如果投资者对于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失去信任,如果市场机制缺乏公信力和约束力,债券市场是无法有效运转的。一系列债券违约事件,充分暴露了投资者保护机制不足。因此,讨论 债券市场的违约,不能将注意力只放在个别信用违约事件的应对上,必须针对违约事件中暴露出 的投资者保护机制问题,亡羊补牢,及时改革,才能促使债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质言之,促进中国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未来应当全方位地发展和 完善债券市场投资者保护机制,包括: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强制实施保护性条款,完善和强化持有人会议及受托管理人制度,完善债券投资进的司法救济制度,以及严格相关机构和人员在制度 执行过程中的行为准则和监管要求。
2016-10-12
负利率与长期停滞:日本的教训和启示 目前关于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的研究,无论从总供给侧还是从总需求侧做的分析,都有一个共 同的缺陷,就是基本上没有考虑在一个开放条件下分析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的问题。开放条件会使 零利率负利率迅速实现。
2016-10-12
我国企业债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 近来颇受关注的我国企业高债务率,是伴随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现象,也是高储蓄率和高投 资率的必然结果。但 2009 年以后我国企业债务规模的迅速扩大,改变了以往的债务与产出关系, 债务增加没能带来相应的产出增加,反而加重了企业负担,信贷违约风险增大,这是当前我国企 业债务风险的主要方面。以债务总额与 GDP 比率衡量的企业债务率忽视了各国经济结构的特殊 性,也就无法准确阐释企业债务的成因、风险程度和对策。因此,我国的“去杠杆”操作目标不 应是单纯降低整体的企业债务率,而应区分情况,重点加快产能过剩行业和落后企业的债务重组, 化解债务风险,防止风险传递,同时促进资金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重新优化配置,提高资金产 出效率,达到降成本和补短板的目的,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意。
20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