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金融体系支持企业创新存在的障碍,包括商业银行异质化竞争程度低,创新不足;风险投资行业发展缓慢,可得性不高;股票市场激励创新的制度不健全;数字金融面临信贷风险。我国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发展思路:一是推动商业银行竞争,改变传统以抵押为主的融资模式,提高其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二是完善股票市场的发行、并购和投资者保护等制度;三是推动风险投资行业发展;四是引导数字金融等新型金融中介服务创新...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为基础,从收入分配和部门储蓄倾向等两个方面对居民、企业和政府等国内三个部门的储蓄率进行了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居民部门的储蓄率最高,但是,自1992年以来,它实际上呈逐步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居民部门获得的劳动报酬、财产收入和再分配收入均有所下降;企业储蓄率呈现缓缓上升趋势,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而在于其主要支出——对居民部...
2022 年3 月以来,美联储持续加息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极大影响,美债收益率上升,诸多币种纷纷贬值,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美国股市动荡。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人民币汇率有所下降,境内居民加大债券资产配置规模,境外机构配置人民币债券量由升转降,反映了美联储激进加息的外溢效应。但是,作为一个具有深度、日益开放的全球化市场,中国债券市场仍将是国际机构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重要场所。
文章基于2013 ~ 2019年全球91个经济体的跨国样本,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一国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缓解收入不平等程度;数字技术和数字市场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份额,从而有助于降低一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数字经济在缓解收入不平等上表现出普惠性和包容性特征。机制研究发现,当一国的科技实力越高、教育机会越...
全球化叙事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以“和平与发展”来叙事全球化,全球化的叙事传播推动全球规制一体化。经济的全球化叙事更主导了各国的分工、合作以及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直接表现为全球经济的高增长与低通胀。2022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冲击、俄乌冲突导致的地缘政治危机不断加剧,全球各地区纷纷出台区域化协定,欧美则不断推出对峙性产业政策,全球化叙事出现转变。地区冲突破坏了和平,疫情导致了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