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对外开放:历史成就、内外挑战及战略布局

2023年03月28日 张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总结了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给我国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的各方面挑战。针对上述内外挑战,我们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产业进步与产业升级、完善国际多边合作新机制、扩大制度型开放、优化国内区域开放布局、稳健持续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对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战略布局进行了梳理与展望。
全 文ALL

完善财富管理市场需重构“五信”

2023年03月22日

全 文ALL

美国的海外净负债为何急剧恶化?

2023年03月16日 李广子

全 文ALL

警惕美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向偿付风险演进

2023年03月13日

全 文ALL

每周监管资讯 2023年第11期

2023年03月27日

一、监管动态 (一)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 近年来,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持续发展,业务形式不断创新。为厘清各类信托业务边界和服务内涵,引导信托公司以规范方式发挥信托制度优势,丰富信托本源业务供给,巩固乱象治理成果,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强调信托公司受托人定位,根据各类信托服务的实质,以信托目的、信托成立方式、信托财产管理内容为分类维度,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并在每一大类业务下细分信托业务子项,规范每项业务的定义、边界、服务内容和禁止事项,明确分类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工作要求。 (银保监会官网) 点评 《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是推动信托行业转型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对于促进行业回归本源、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常态化发行相关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工作部署,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国办发〔2022〕19号)要求,进一步健全REITs市场功能,推进REITs常态化发行,完善基础制度和监管安排,近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常态化发行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将进一步完善相关业务规则。 (证监会官网) 点评 推进REITs常态化发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充分发挥REITs助力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和降低实体企业杠杆率的重要作用,可以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人民银行开展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为完善央行金融法治体系,加强金融法治建设,近期人民银行对2021年12月31日之前发布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开展了系统清理。经清理,人民银行废止了以人民银行名义单独发布的11件规章和36件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的主要内容已被新制度替代或与新情况不符。如《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财务公司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管理规定》等规章主要内容已被《同业拆借管理办法》等制度替代;《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机构进一步做好客户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主要内容已被《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替代。对于与其他部门联合发布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人民银行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清理,清理结果将陆续发布。 (人民银行官网) 点评 人民银行全面加强金融法治建设,牢牢把握金融法治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努力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为防范化解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打下坚实制度基础。 二、观点聚焦 (一)易纲:中国金融业运行稳健,总体风险可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银行业资产占金融业的90%以上,总体稳健,外汇储备多年来稳居全球第一。 易纲介绍,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整体上金融风险是收敛的。过去三年,支持地方政府发行了5500亿专项债券,专门用于补充中小银行的资本金。高风险的中小金融机构数量从600多家降到了300多家,降了一半,不少省份目前已经没有高风险机构。 易纲表示,人民银行在去年已经完成了历史上承担的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改革成本的核销任务,进一步夯实了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财务基础,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 (中国青年网) (二)黄益平:消费最终要由收入和信心支持 北大国发院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指出,过去几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投资的作用显著,但消费相对疲软;二是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扩张,生产成本较低、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随着高质量发展对效率提高、技术进步提出更高要求,中国曾经非常擅长的“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将来不得不发生改变,今后更多要靠国内市场来推动。 (中新经纬)
全 文ALL

金融风险周报 2023年第13期

2023年03月27日

一、债市统一监管有利防范化解风险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在直接融资方式中,公司债券融资占比已远超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比例。与此同时,债券市场违约风险压力较大,也出现了一些违法违规行为,需要进一步强化风险防范化解和监管执法。长期以来,我国债券市场一直由多个部门分别管理。“九龙治水”的背后,往往会形成多头监管,造成监管套利,影响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债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监管标准不统一、功能监管缺位,监管规则效力层级较低、监测监控体系缺乏协调、行政监管力量薄弱,都呼唤金融监管与时俱进,以增强债券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近年来,我国提出建立统一管理和协调发展的债券市场,确立了人民银行、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协同配合做好债券市场监管的协作机制。在新形势下,监管的统一性、协调性还需要强化。此次金融监管机构改革理顺了债券管理体制,公司债券发行实现全面统一监管,可有效促进市场健康发展,防范和化解债市风险。(中国经济网) 二、多家房企退市风险悬顶 自去年4月份开始,由于未能按时披露2021年度业绩,港股上市的超十家房企开始停牌,除了日前复牌的佳兆业、景瑞控股外,目前中国奥园、融创中国、世茂集团、中国恒大、花样年控股等企业仍在沉寂中,等待在资本市场获得“通行令”。一位已停牌出险房企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开始筹备公布延期的业绩,债务重组工作也在加速推进中,虽然没有具体时间表,但企业正在努力恢复正常经营状态。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住建部部长倪虹也重点提及房企风险化解问题。他表示,一方面要对优质房企一视同仁,支持优质国有房企、民营房企,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状况;另一方面抓出险房企,帮助出险房企“自救”,同时严格依法依规处置。克而瑞方面认为,房企纾困的核心在销售,有了销售回款保障,才能从根本上化解房企的资金和债务问题。目前楼市的复苏回暖基础并不牢固,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精准对症、扩大内需的要求下,业内仍在期待楼市的利好政策继续跟进。(第一财经) 三、新一轮保险互联网营销乱象整治即将开展 整治销售误导,监管再次从源头上重拳出击。据财联社记者从业内获悉,近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保险机构销售人员互联网营销宣传合规性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自2023年4月3日起,各保险机构及销售人员就互联网营销宣传合规性开展为期3个月的自查整改工作。据悉,此次自查整改除了开展周期长、覆盖主体广之外,检查面还宽到对销售人员群发信息要自查、保险知识科普要授权、不得以个人名义增员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通知》以自媒体保险营销宣传合规性自查整改为抓手,体现了行业销售误导治理、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在个人营销体制改革及消保新规全面贯彻落实的背景下,保险机构宜转变发展理念,优化完善现有营销体制,持续加强业务经营合规管理。”(财联社) 四、洋河股份2亿元信托理财“踩雷” 根据洋河股份最新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江苏洋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到中航信托发来的《中航信托·天新湾区更新 10 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延期公告(含第 1 期、第 2 期)》显示,信托计划预设存续期限已届满,项下财产未能完成变现,信托计划将延期。据介绍,洋河投资于2021年2月26日、2021年3月1日,分别出资10,000万元认购了“中航信托·天新湾区更新 10 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 1期”、“中航信托·天新湾区更新 10 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 2 期”,合计投资“中航信托·天新湾区更新 10 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20,000 万元,产品预设存续期限 24 个月。洋河股份表示,目前洋河投资共收到“中航信托·天新湾区更新10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投资收益13,763,013.71元。截至公告日,信托产品本金20,000万元及在2021年12月20日之后的预期收益未收回。洋河股份称,已与受托人沟通,对项目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并将督促受托人等相关方履行合同义务,尽最大努力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权益。(财联社) 五、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 鲍威尔释放重大信号 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4.75%-5%之间,为2007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保持了2022年3月以来最慢加息步伐,符合市场共识预期。随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召开新闻发布会期间,美国财长耶伦的一番表态美股应声大跌。其表示,美国政府不考虑扩大联邦存款保险的范围。这番表态落地后,美国银行股尾盘大跌,跌势迅速蔓延到整个大盘,美股三大指数集体跳水,道琼斯指数尾盘最大跌幅超731点,截至收盘,纳指大幅收跌1.60%,标普500指数跌1.65%,道指跌1.63%。在银行业遭遇流动性风暴的背景下,恐慌与不安的情绪持续笼罩着美国金融市场,美联储官员的任何表态,都将牵动着市场的心弦。鲍威尔表示,如果不解决个别的银行业问题,可能会威胁到银行系统,将继续密切监测形势,准备利用所有工具确保银行体系的安全和稳健。(券商中国)
全 文ALL

金融助力经济回归潜在增长水平

2023年03月22日 张晓晶

2022年,国际方面,乌克兰危机叠加美联储加息,海外经济滞胀风险上升,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内方面,经济增长从快速下降到缓慢回升,宏观杠杆率前高后稳,社融和信贷冲高回落,理财赎回潮增大年末债市波动,股市于深度调整中显较强韧性,中美经济、政策周期错位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总体上,面临国内外多重复杂因素冲击,2022年我国货币金融政策坚持“以我为主、稳字当头”总基调,助力稳住了经济基本盘。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促进房地产、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以及金融业扩大开放,经济增长有望回归潜在增长水平。进入2023年,“稳增长,扩内需”成为宏观调控主基调,货币金融政策的首要目标是激发市场内生动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并着力稳物价、稳就业,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全 文ALL

宏观政策应延续扩张基调,全方位推动消费复苏

2023年03月20日

全 文ALL

精准有力实施货币政策,为经济复苏和预期修复提供基础

2023年03月20日

全 文ALL

会议简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召开“中国经济展望与数字化转型”专题研讨会

全 文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