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政策持续发力 助力实体经济便利融资
2019年07月01日
2018年以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信用违约风险持续暴露,金融机构信用扩张受到抑制,货币政策边际宽松所提供的流动性无法顺利传导至实体经济,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凸显。在此背景下,金融政策持续发力,各级监管机构出台多项措施,有力促进了经济稳增长。
全 文ALL
货币政策需加大定向宽松力度
2019年07月01日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具有鲜明的“逆周期调节”特征。
全 文ALL
开放银行的冷思考
2019年07月01日
开放银行(Open Banking)是一种开放化的商业模式,通过与第三方开发者、金融科技公司、供应商等其他合作伙伴共享数据、算法、交易、流程及其他业务功能,重构金融生态系统,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
全 文ALL
发展监管科技迫在眉睫
2019年07月01日
监管科技的发展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防范金融风险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加快发展监管科技能够弥补金融领域科技创新治理短板,保障我国金融安全,提升金融效率,提高监管决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议转变监管理念、强化研发,以数据为核心、以智能为手段,稳步开展试点,构建以监管科技为支撑的金融监管体系。
全 文ALL
监管科技(RegTech)的理论基础、实践应用与发展建议
2019年07月01日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产品和金融供给创新层出不穷,在有效提升金融服务便利性和可得性的同时,金融风险也出现了一些新特征,这些新型金融风险倒逼监管改革,因此监管科技适时地被引入讨论和应用。监管科技应被视作在整个金融系统中,帮助企业处理监管合规和风险控制等相关问题的各种信息技术应用和解决方案。监管科技的潜在价值远大于降低金融机构合规成本,它将有助于建立一套金融运营实时监测,风险识别、评估及处置的监管体制。我国监管科技起步晚,基础较为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进步空间,因此应从顶层设计角度及早谋划我国的监管科技产业布局,制定监管科技发展长期规划,提高金融监管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我国金融业核心竞争力。
全 文ALL
2019货币政策:五大着力点,实现多重目标平衡
2019年06月27日
2019年1月初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这意味着2019年货币政策的总基调与2018年下半年基本保持一致,将保持相对宽松的货币金融环境。在国内经济需求端结构性走弱、国际收支从双顺差转变为趋于平衡、宏观杠杆率高企等诸多宏观因素的制约下,货币政策不可能继续复制“大水漫灌"的强刺激策略,需要在新形势下通过改革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实现多重目标的平衡。
全 文ALL
切实推进深层次结构性和体制性变革
2019年06月26日
汤铎铎
最近,中美贸易摩擦出现升级趋势。继5月10日对我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之后,美国商务部5月15日又把华为公司加入所谓“实体清单”,限制美国公司对其提供产品、服务和技术转让。显然,中美贸易摩擦已经开始向经济和科技等领域扩散,也对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增长造成一定影响。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使得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大,也必将进一步考验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韧性。
全 文ALL
收缩城市及其应对策略
2019年06月26日
在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经济活动和人口进一步向部分城市聚集的同时,另有部分城市由于种种原因,面临“收缩”的困境。“收缩城市”(shrinking city)这一术语指的就是一些城市人口持续迁出、流失,城市规模变小的现象。
全 文ALL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驱动因素和改革重点
2019年05月17日
全 文ALL
发展文化金融亟待构建两大支柱
2019年06月26日
文化产业信用体系和无形资产评估体系是文化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金融发展的两大支柱。构建两大支柱,反映了文化金融服务文化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也是防范文化金融领域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构建两大支柱,应加大专门化政策支持,积极应用现代金融科技,同时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全 文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