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通”打造金融开放新通道

2021年09月24日 杨涛

全 文ALL

饿着肚皮炒股票

2021年09月24日

全 文ALL

国际金融通讯(2021年35期,总第51期)

2021年09月26日

IMF 亚洲如何在数字时代征税 IMF专家组撰文讨论了数字经济下亚洲的征税问题。 文章指出,由于许多科技巨头并不以实体形式,而是数字形式存在,所以目前许多亚洲国家在对科技巨头征税十分困难:当前国际准则对利润进行征税的方式已经不太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并且对跨境数字服务和小包裹电商配送进行征税也困难重重。 面对这种情况,一些亚洲国家已开始引入数字服务税:针对跨境数字服务付款时就实施预扣税,或以基于用户的方式对数字业务征收营业税。然而,数字服务税不仅不能大幅增加税收收入,还可能扭曲商业决策,甚至还会使贸易关系更加复杂。 除此之外,截至2021年8月,美国和大多数主要亚洲经济体都已加入经合组织(OECD)牵头的“包容性框架”框架,同意按照数字企业的消费者及用户所在国对征税权进行分配,以此来应对科技企业的数字存在形式。这项全球改革的具体细节仍未敲定,但已商定的内容表明,对于全球销售额超过200亿欧元的跨国企业(大约为最大的100家跨国企业),其部分应税利润将按在当地销售额的比例在各国之间进行分配,并依照当地税法进行征税。[1] 提高投资基金韧性,保障全球金融稳定 IMF货币和资本市场部负责人阿德里安等撰文指出,要在国别及全球层面保障金融体系稳定,并更好地保护经济和金融不受严重资本流动的冲击,我们需要具备更好韧性的投资基金。 长期以来,大多数投资基金都向投资人保证足够的流动性,就像银行为存款人提供的流动性保障一样。但现在许多基金已经不再投资于大盘股和安全政府基金这一传统做法,而是持有高收益私人债务、房地产等高风险投资。由于这一变化,经济的负面冲击会对基金兑付的流动性要求带来压力。 对此,文章提供了四个政策建议。第一,降低早期出售基金份额的收益,以减少投资者提前退出的动机。第二,通过“瀑布式”的流动性管理工具,来降低投资基金流动性转换中的内生风险,即根据压力及冲击的不同程度,组合使用一系列不同强度的流动性管理工具。第三,政策应当鼓励其他交易模式,并探索更大且更有力的流动性支持,以提高部分关键市场在结构与周期层面的流动性。第四,缓解投资基金风险溢出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负面冲击。 目前,金融稳定委员会正与各国监管当局、央行及国际证券委员会进行合作,确定相关政策选项。作者强调,这一合作至关重要,因为投资基金业务的全球性质和金融产品的替代性意味着只有全球政策保持一致,才能防止监管套利,最终确保金融稳定。[2] PIIE 德尔塔株减缓了美国劳动力市场恢复速度,但影响弱于第一波冲击 PIIE高级研究员福尔曼等撰文分析了八月美国劳动力市场情况。八月,美国经济增加了235000个岗位,略低于6-7月平均增速,远低于之前五个月的平均增速。劳动力市场相比于疫情前仍旧少720万个岗位。失业率下降了0.2%,与前七个月的平均降幅相同,失业率及真实失业率(对疫情中劳动力参与率大幅下降进行调整后的失业率)分别为5.2%及6.6%。劳动力参与率保持不变,但家庭调查显示就业率有较大幅度提升。总体来说,德尔塔株的传播促使人们保持社交距离,并降低了消费者信心,因而对就业数据产生了负面影响。劳动力市场整体偏紧。岗位开放数量大于失业人口数量,且名义平均时薪八月上涨0.6%,为前七个月平均增速的两倍,但仍低于通胀率。 文章指出,鉴于大量的职位空缺和持续的快速经济增长,接下来的几百万个工作岗位应该比较容易恢复。但更为困难的是完成就业目标的最后几百万个工作岗位:如果人们永远离开了劳动力市场(例如提早退休),或者是其他变化永久性地减少了劳动力需求(例如用更少的高技能劳动力进行替代),那么工作岗位可能最终将低于疫情前的预测。基于此,决定劳动力市场前景的三个因素是:1)劳动力市场中供给及需求改善的相对速度,这将影响工资和价格水平的变化;2)失业缺口回补的难度;3)德尔塔株未来几个月的传播情况。[3] 欧央行 货币政策的新叙事——通胀幽灵 欧央行执委会成员施耐贝尔于9月13日发表演讲。 她强调,自七月起,欧央行衡量物价稳定风险的标准变更为2%的对称性中期通胀目标,这表明高于通胀目标和低于通胀目标同样不可取。其中,低通胀预期反映出对欧元区长期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这将对经济发展及就业造成了冲击,降低名义利率进而压缩了货币政策空间。正因为如此,疫情期间欧央行没有降低名义利率,而是通过购买债券的量化宽松方式支持经济。然而,这一方法会干扰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长期可能会激励政府及投资人的不当行为。制定对称中期通胀率目标可以更好地解释这一风险。 其次,七月欧央行会议明确表明,加息需要两个明确的条件:第一,确定通胀水平将在中期范围达到2%的水平,以确保欧元区能真正走出低利率环境。尽管目前通胀率偏高,但因为高通胀主要是由基数效应导致的,中期通胀目标是否达到还不明确;第二,2%的目标必须近在咫尺时才考虑加息,必须预防过早使用紧缩政策,确保经济得以充分恢复。 最后,施耐贝尔提出,目前有三点趋势可能会促进通胀接近目标。第一,疫情导致了持续的供应中断及商品短缺,进而导致企业更可能提升其服务或商品的价格。第二,欧央行的模型可能并未很好地反映出疫情导致的结构性变化,包括数字化、气候变化以及“下一代欧盟”这一政策。其中,“下一代欧盟”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投资绿色及数字技术,强化未来欧元区的经济发展,进而扭转利率的下降趋势。第三,当前通胀预期开始逐渐接近2%,且从今年年初开始,消费需求保持持续增加。[4] 编译:贺怡源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助理 审校:胡志浩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1]Era Dabla-Norris, Ruud De Mooij, Andrew Hodge, Dinar Prihardini,How to Tax in Asia’s Digital Age,https://blogs.imf.org/2021/09/14/how-to-tax-in-asias-digital-age/ [2] Tobias Adrian, Antonio Garcia Pascual, Ranjit Singh, Jay Surti, “To Safeguard 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Boost the Resilience of Investment Funds,” https://blogs.imf.org/2021/09/17/to-safeguard-global-financial-stability-boost-the-resilience-of-investment-funds/ [3] Jason Furman, Wilson Powell III, “Delta Slows US Labor Market Recovery in August but Effect is Much Smaller than First Wave,” https://www.piie.com/blogs/realtime-economic-issues-watch/delta-slows-us-labor-market-recovery-august-effect-much-smaller [4] Isabel Schnabel, “New Narratives on Monetary Policy – the Spectre of Inflation,” https://www.ecb.europa.eu/press/key/date/2021/html/ecb.sp210913~031462fe79.en.html
全 文ALL

一文读懂《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办法》

2021年09月23日 任涛

全 文ALL

2021年下半年货币政策展望

2021年09月17日

全 文ALL

金融风险周报(2021年第38期)

2021年09月22日

一、恒大财富遭遇产品兑付风波 许家印回应 近日,恒大财富陆续曝出一款叫做绿野生物的理财产品到期未兑付。恒大集团在职员工和离职员工也表示,其投资恒大财富的产品存在兑付问题。随着恒大财富销售的理财产品出现未兑付情况之后,有已经购买恒大财富的理财产品但尚未到期的投资者表达了焦虑。恒大方面消息称,在恒大财富专题会上,恒大集团主席许家印明确表示,要确保所有到期的财富产品尽早全部兑付,一分钱都不能少。另据网贷之家报道,最近也大量流传恒大内部理财暴雷的消息,17年恒大内部推出“超收宝”高管投资计划,当时明确预期年化收益率约25%。但是根据最近网上流传的内部群聊天记录看,此项投资计划涉及高管的25亿元(具体数额未经证实)已在8月兑付成功,但是大量普通员工的到期款项却未得到按时兑付,众多员工讨要说法并未得到任何回应。据媒体报道,许家印表示,目前恒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恒大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要按既定的兑付方案千方百计争取比计划提早兑付。(证券时报) 二、证券史上最重量刑 A股最大黑嘴吴承泽获刑19年 据多家媒体报道,2021年8月12日,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吴承泽等人操纵市场等违法案件做出一审宣判,主犯吴承泽被判处19年,并处罚金7903万元,另有团伙14人被分别判处2-6年不等刑期。据报道,吴承泽团伙在2016年10月份至2019年3月20日的595个交易日期间,通过抢帽子交易操纵股票465次,获利2.7亿元,资金型操纵7只股票,获利2.6亿元,合计获利5.3亿元。抢帽子交易操纵是指是指证券公司、证券咨询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买卖或者持有相关证券,并对该证券或其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开作出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从而间接影响证券价格,从中谋利的行为。联系到这次案件中,也就是吴承泽团伙提前买入某只股票,并通过盘后票推广,吸引散户买入,推高股价,然后反向卖出获利。据吴承泽供述,他推荐的股票已经100%符合预期,在国内具有垄断地位的。该案创下了A股操纵市场案件刑期的最高纪录,超过徐翔案。(中国基金报) 三、基金风格漂移危害大 文不对题需警惕 摆脱合同束缚去追逐市场热点,是公募基金行业的一个老问题,近两年因市场风格极化,这个老问题愈发突出,严重文不对题的事情频频发生。有人觉得这很“正常”,他们觉得赶上热点能赚钱就好,当初合同是如何约定的不重要。先以热门题材为号召把基金设立起来,把规模做起来,一旦市场环境发生改变,操作时风格再变通一下,一些基金公司也觉得这是发展壮大的聪明之举。然而,这种背离合同约束,行一时之便、得一时之利的玩法,对市场整体稳定、对基金行业长远发展都构成危害。它首先强化了市场的羊群效应,加大了市场波动;其次这种风格的随意改变和漂移并不能保证长期增加收益,甚至短期内也不见得有系统性超额收益,漂错了方向,还会增加持有人与管理人之间发生纠纷的风险;再次,随意违背受托责任最终只会让合同失去严肃性,既不利于持有人树立理性投资观念,也可能让现实的持有人和潜在投资者失去对行业的信任。(证券日报) 四、华融系踩雷泰禾危机 逾3亿债权寻求对外转让 中国华融正加速处置旗下债权。记者日前获悉,中国华融天津分公司正在公开对北京泰禾嘉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3.75亿债权进行拟转让。据转让公告,该债权本金2.78亿元,债权利息9680万元。2020年11月23日,华融天津分公司通过诉讼手段追讨这笔债务获得胜诉。随后的2021年1月19日,双方在法院的调解下达成执行和解。2021年5月,北京泰禾向中国华融天津分公司偿还本金1000万后再次违约。据中国华融2020年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中国华融发放贷款和垫款高达2325.00亿元。记者注意到,华融系踩雷泰禾金额较大。根据中国华融附属公司华融融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披露的2020年报,与泰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债务纠纷,涉及债权本金金额24.8亿。年报显示,“本案已进入到法院执行阶段,已对债务人的相关银行账户及部分股权资产进行了查封、冻结”。对催收相关债务的情况,中国华融称,对于有关项目,中国华融已按合同约定依法对相关主体采取司法应对措施。(界面新闻) 五、全球债务上升 新兴市场国家压力增大 自去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债务总额在18个月内暴增36万亿美元,逼近300万亿美元大关。当地时间9月14日,根据IIF发布的数据,全球债务总额在二季度达到296万亿美元的纪录高位,环比增加4.8万亿美元。为应对疫情的冲击,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但新兴市场国家偿还债务的压力逐渐增大。2020年,在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中,阿根廷、巴西、南非和马来西亚债务GDP比率超过60%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其中阿根廷和巴西债务率在90%左右。有分析指出,一旦美国金融环境极速收紧,对于仍在疫情中挣扎求生的部分国家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穆迪分析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史蒂夫·科克伦认为,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新兴市场在获取和推广新冠疫苗方面普遍较慢。与此同时,债务负担高企可能导致这些国家提前收紧财政,以控制债务。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意味着,随着全球从疫情中复苏,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可能落后于发达经济体。(国际金融报)
全 文ALL

每周监管资讯(2021年第38期)

2021年09月22日

一、监管动态 (一)证监会依法严厉打击债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近年来,证监会坚决贯彻国务院金融委关于规范债券市场发展、维护债券市场稳定的决策部署,按照“零容忍”工作方针,依托债券市场统一执法工作机制,坚决打击债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2019年以来,我会累计采取相关行政监管措施152家次,查处债券市场违法违规案件19件,其中涉及交易所债券市场14件,银行间债券市场6件。 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篡改报表、虚构业务等财务造假手段粉饰公司业绩。如胜通集团通过制作虚假的财务账套、直接修改审计后的合并报表等方式连续五年将亏损披露为盈利,累计虚增利润总额119亿元;华晨集团通过出售股权的方式累计虚增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近26亿元,并以虚假申报文件骗取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核准。二是对于影响公司偿债能力的重大信息披露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如华晨集团未按规定披露提前偿还部分企业欠款及向相关企业转让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等事项;永煤控股未如实披露货币资金受限情况及股权质押等事项;宁夏远高未披露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等情况。三是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风险识别、评估及应对程序不到位。如五洋建设欺诈发行债券案中,德邦证券未按规定对应收账款等重要风险问题履行充分的核查程序,大信会计师事务所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未及时调整项目风险级别并进一步追加审计程序。四是未按规定使用募集资金、公司内控失范。如富贵鸟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使用募集资金购买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神雾集团可交换债资金用途与约定不符。 (证监会网站) 点评 此次中国证监会依法严肃查处欺诈发行、虚假信息披露、恶意转移资产、挪用发行资金等债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对于维护债券市场公平和秩序、保护债券投资者合法权益以及规范债券市场发展、维护债券市场稳定具有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二)证监会就北京证券交易所改革配套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 9月17日,证监会就北京证券交易所改革配套规范性文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规范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起草了北京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再融资、持续监管相关的11件内容与格式准则,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证监会严格遵循证券法规定,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在总体平移精选层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突出北京证券交易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特色,对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募集说明书、发行情况报告书、年度报告、中期报告、权益变动报告书、收购报告书、重组报告书等信息披露文件的披露内容和格式提出明确要求。在规则起草过程中,坚持压实责任、突出重点、繁简适中、充分授权的原则,全面提高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读性,并努力降低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成本,着力构建一套契合中小企业发展阶段和成长规律的信息披露规则体系。 (证监会网站) 点评 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可对新三板创新层、基础层形成示范引领和“反哺”功能。此次证监会就北京证券交易所改革配套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对于进一步丰富挂牌公司融资工具,激发新三板整体市场活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银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管理办法》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进一步提高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准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引导保险公司持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合理有序设置分支机构,优化准入规则,提升监管质效。《办法》共46条,主要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设立、改建、变更营业场所、撤销等流程进行了规范。重点完善改建、变更营业场所和撤销相关规定及分支机构设立条件,进一步明确行政许可程序和材料要求,规范和便利行政许可申请和审批工作。 (银保监会网站) 点评 此次银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管理办法》,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设立、改建、变更营业场所、撤销等流程进行了规范,对于引导保险公司科学评估市场需求和供给、合理布局分支机构、促进公平良性竞争、构建更加稳定和谐的市场秩序具有积极意义。 二、观点聚焦 (一)周小川:2022年需要关注的六个关键问题 近日,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在博鳌亚洲论坛经济学家圆桌晚宴上就2022年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发表演讲。 首先,缩小“免疫鸿沟”刻不容缓。病毒传播时间越久,就越有可能产生新变异,使人类抗疫成果出现反复。这就需要全球加强疫苗研发、生产、运输和知识产权豁免等各方面的合作,让疫苗真正成为全球公共产品。 第二,应对气候变化,把握绿色产业革命机遇。今后,全球在绿色技术、绿色融资上的竞争与合作都会进一步加大。 第三,向数字经济转型,保护公平竞争。加大全球数字治理需要制定规则,解决“数字鸿沟”需要加大投入。 第四,阻止贫困与收入不平等恶化,重视社会包容性发展。中国在减贫和缩小收入不平等、促进包容性发展上的实践经验可以与世界进行深度交流。 第五,密切关注通胀、资产泡沫的走势和QE的影响。会不会“天上掉馅饼”,人们将要亲身经历和观察这一重要且事关全球经济的宏观经济现象。 最后一点,那就是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全球治理。当今世界,对立对抗,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甚至是冷战、热战,最终将损害各国利益、牺牲人民福祉。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二)孙天琦:规范互联网平台销售私募类产品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在CF40主办的第四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上就规范互联网平台销售私募类产品发表看法: 第一,销售私募资产管理计划、私募基金等私募类产品需持牌; 第二,私募类产品不应在网上无差别宣传,不能让所有人都可看,只能特定对象可见,“特定对象”的确定规则应该审慎; 第三,购买环节合格投资者认证是关键。线上线下的合格投资者认证要一致,金融机构与代销机构之间的责任划分要清晰; 第四,研究完善其他线上操作的规范。 孙天琦表示,对于非持牌的互联网平台没有通过持牌机构页面而是直接展示或者介绍、推介私募类产品的,应从严认定为非法从事金融产品销售活动,依法严查重罚。功能监管要落地,不能说“牌照不是我发的,不归我管”,也不能以“人手不够”搪塞,人在“阵地”在。 孙天琦指出,市场头部金融企业和平台公司应该在市场创新发展中的市场秩序规范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站在行业的高度及时与监管沟通。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全 文ALL

及时转换资本投资的底层逻辑

2021年09月18日

全 文ALL

加速构建全球稳定币监管机制

2021年09月17日

全 文ALL

金融科技“热”背后的“冷”思考:强化监管科技能力应对潜藏风险

2021年09月15日

全 文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