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周报 2023年第45期

2023年11月06日

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划定金融风险重要领域 10月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会议强调,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着重明确了中小金融机构、地方债务、房地产金融、汇率等四个重点领域风险的防范化解焦点。这延续了2017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的“强监管”政策基调,旨在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针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无序发展,已出台相关办法并发放新的金融控股牌照,将原先游离在监管之外、实际上已形成金融控股公司的机构纳入到了监管当中,消除了监管空白和真空地带。此外,此次会议中还强调,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规范金融市场发行和交易行为,合理引导预期,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新京报) 二、保险业“百万罚单”频现 监管剑指违规“重灾区”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开出一张“百万级”罚单。因英大泰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报送监管部门的标准化数据报表不真实、报送监管部门的关联方和关联交易信息不真实,被罚款280万元,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同时对上述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时任英大泰和人寿副总经理夏某,时任英大泰和人寿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首席风险官靳某等四人分别处以警告并罚款7万元的行政处罚。记者注意到,这是保险业继中路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收到198万元“罚单”后又一张“百万级”罚单。统计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各类主管机关对保险公司的违规行为作出约500次处罚,合计处罚金额超亿元。业内专家表示,监管部门从重处罚一些存在违规违法问题的经营机构,属于常规动作,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保险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等。(经济参考报) 三、5000万元理财产品逾期兑付 双成药业“踩雷”中融信托 近日,海南双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风险提示公告显示,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3000万元购买的中融国际信托理财产品逾期兑付。而这并不是双成药业第一次购买理财产品“踩雷”,此前,在今年9月,双成药业公告披露,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2000万元购买的部分理财产品遭遇逾期兑付,投资对象是中融国际信托同一理财产品。双成药业在2022年度的净利润是901.24万元,5000万元对其而言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双成药业表示,目前,公司经营正常,该事项不影响公司持续运营及日常经营资金需求。公司将密切关注该信托产品的相关进展情况,继续督促受托人尽快兑付投资本金及收益,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华夏时报) 四、高新发展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累计涨幅达185.30% 11月2日,高新发展发布异动公告,自2023年10月19日至11月2日期间,公司股票历经11个交易日收盘价格连续涨停,累计涨幅达185.30%,远超同期申万建筑装饰指数及深证A指数的涨幅,市场情绪过热。此外,公司股票的静态市盈率高达82.45倍,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投资者对未来预期的可实现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理性决策,审慎投资。报告中同时提到,公司股票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风险,股票换手率为45.65%,股价严重偏离同行业上市公司合理估值。公司强调,鉴于股票价格短期波动幅度较大,投资者应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最后,高新发展公司提到,公司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四川华鲲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70.00%的股权。报道中公告,此交易可望构成关联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其是否能获得审批,以及最终的批准时间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应充分了解风险,审慎投资。(金融界) 五、美国大银行公布业绩 华尔街警告未来盈利风险 近日,美股上市公司三季度财报季已开启,一些大型银行也率先披露了业绩。截至目前,“华尔街六大行”整体业绩情况好于预期,为本次财报季带来了“开门红”。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业绩整体胜预期,但多家华尔街大型银行在其未来盈利预测方面,都较为悲观。摩根大通三季度业绩亮眼,但其首席执行官Jamie Dimon依然认为当下可能是“几十年来最危险的时刻”。Dimon警告道,俄乌冲突和中东冲突,可能会对能源和粮食市场、全球贸易和地缘政治关系产生深远影响。Dimon还表示,虽然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总体保持健康,但消费者正在耗尽他们的现金储蓄。而劳动力市场持续紧张、政府债务水平高、财政赤字直逼和平时期最高水平等因素,增加了通胀率升高和利率进一步上升的风险。目前华尔街普遍预计,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第三季度每股盈利将实现4%的同比增长。但根据FactSet的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第三季度每股盈利料将下降0.3%,为连续第四个季度的下降。(中国基金报)
全 文ALL

每周监管资讯 2023年第42期

2023年10月30日

一、监管动态 (一)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总局制定了《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正式发布。 《办法》共四条二十项,包括总则、评估流程与方法、评估指标和附则。主要内容:一是明确参评保险公司范围。包括我国资产规模排名前10位的保险集团公司、人身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以及上一年度被认定为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的机构。二是明确评估指标和权重。包括规模、关联度、资产变现和可替代性4个维度共计13项评估指标,4个维度的权重分别为20%、30%、30%和20%。三是明确具体评估流程。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每两年根据参评保险公司相关评估指标数据,计算各家保险公司加权平均分数,得分达到或超过1000分的保险公司将被认定为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将联合发布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名单。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将根据《办法》,共同做好我国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认定工作,制定附加监管规定,发挥好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合力,促进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础,更好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点评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保险业行业集中度较高。大型保险集团规模大、结构和业务复杂性高、涉众面广,发挥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功能,坚持稳健经营十分重要。《办法》立足我国保险业发展实践,借鉴国际经验,提出认定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的方法、流程和标准。《办法》的发布实施,将评估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范围从银行进一步拓展到保险领域,为实施差异化监管打好基础,有助于强化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监管,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增强金融体系稳健性。 (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促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 10月25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促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相关业务要求,进一步扩大经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的机构范围。 《通知》共三十三条,主要包括:一是明确保险公司经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的所有者权益、偿付能力充足率、责任准备金覆盖率等要求。二是规范产品设计,对积累期和领取期、领取转换表、保险责任、现金价值等作出规定,并对保险条款和费率统一实行备案管理。三是要求保险公司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加强账户管理。四是明确保险公司可以委托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宣传和销售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五是规范保险公司经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的信息披露要求等。 金融监管总局将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稳步推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更好地服务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点评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是一种资金长期锁定,专门用于个人养老保障的保险产品,具有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等特点,为人民群众长期积累“养老钱”提供了新的选择。《通知》的发布,有助于支持符合要求的人身保险公司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督促人身保险公司持续提高专业能力,强化业务监管,实现专属商业养老保险长期稳健发展。 (三)中国证监会发布实施《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4号——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申请文件》 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实施《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以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4号——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申请文件》(以下简称《24号准则》)。 《管理办法》修订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部署要求,将企业债券纳入《管理办法》规制范围,更好促进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协同发展。二是强化防假打假要求,压实发行人作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的义务,完善证监会系统开展现场检查的机制。三是强化募集资金监管,进一步完善募集资金信息披露有关要求,提高信息披露针对性。四是强化对非市场化发行的监管,明确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不得参与非市场化发行。五是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2023年修订),不再将主承销商和证券服务机构及其有关人员被立案调查列为应当中止审核注册的情形,进一步提升行政许可实施规范性。 《24号准则》修订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债券募集资金投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要求提供募投项目土地、环评、规划等合规合法性文件,强化募投项目合规性。二是明确部分债券发行人提供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发行人最近一年资产清单及相关说明文件的要求,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 下一步,证监会将指导各证券交易所、中国结算、证券业协会等持续做好企业债券全链条监管和服务工作,会同有关方面强化跨市场监管协同,以改革促发展、以监管促规范,进一步深化债券市场功能,更好发挥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支持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建设的作用。 (中国证监会官网) 点评 《管理办法》和《24号准则》的发布实施,有利于完善公司(企业)债券制度规则体系,进一步夯实债券市场防假打假、强化募集资金监管、防范非市场化发行的制度基础,更好为企业债券过渡期后转常规运行、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二、观点聚焦 (一)王春英:预计今年我国经常账户保持合理规模顺差 10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预计今年我国经常账户仍将保持合理规模顺差,继续体现对外贸易发展韧性以及涉外经济稳健性。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463亿美元,与同期GDP之比为1.7%,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初步统计,7-8月我国经常账户顺差550亿美元左右,预计第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仍将保持一定规模。其中,货物贸易顺差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服务贸易稳步恢复,跨境旅行以及相关支出有序增加,目前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展望第四季度,我国出口有望得到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的共同支撑,货物贸易以及经常账户将延续合理顺差格局。一方面,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仍具相对优势,产业升级对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作用逐步显现,新的贸易增长点不断涌现,未来仍会发挥稳出口、优结构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在国际市场年底消费增多、补库存需求上升等因素推动下,第四季度出口趋稳向好势头将继续巩固。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常账户有基础有条件保持基本平衡。决定经常账户中长期发展趋势的是一国经济结构和制造业水平。首先,经常账户反映了国内储蓄和投资的关系,储蓄率高于投资率则经常账户为顺差。当前我国储蓄率在全球处于较高水平,未来储蓄率和投资率有望继续保持合理规模的正向缺口,推动经常账户顺差维持均衡水平。其次,我国制造大国地位稳固,制造业规模持续位居全球首位,产业链条完备齐全、技术工人充足等相对优势明显,将继续对出口起到促进作用;同时,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技术密集型产品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高质量发展不仅有助于优化出口结构、培育新的贸易增长点,也有助于降低对国外产品依赖度,支撑货物贸易顺差格局。再次,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将增加服务贸易出口收入,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均衡发展,进一步夯实我国经常账户在中长期保持合理均衡的基础。 (国家外汇管理局官网) (二)李扬:各国宏观政策都在“刀刃上”寻找平衡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出席“新空间·新动能——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3”时表示,全球经济的主要问题仍然是面临衰退。同时,世界各国应对通胀的宏观政策都在“刀刃上”寻求平衡。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3%,处于衰退边缘。李扬认为,发达经济体增速放缓,特别是美国、日本和欧洲,导致全球经济受影响。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前景基本稳定,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预计将呈下行趋势,显示出经济增长的潜力不足。 近年来,全球通胀率上升对各国经济发展形成挑战。李扬认为,一方面,通胀率上升是多重因素造成的,包括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压力。另一方面,通胀回归使得传统货币政策应对能力不足,而且会造成经济衰退。固执于使用缩表和加息等传统的货币政策,不仅作用有限,而且造成经济衰退也难以避免。当今世界各国的宏观政策均陷入两难,即如果采取很强的紧缩政策,可能会引起经济衰退;如果不采取措施,则通胀有可能不断恶化。可以认为,现在世界各国的宏观政策都在这种“刀刃上”寻求平衡。 (中国银行保险报)
全 文ALL

金融风险周报 2023年第44期

2023年10月30日

一、我国政府的负债率仍处于合理区间 整体风险可控 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25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的方案,这次增发2023年1万亿元国债以后,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将由3%提高到3.8%左右。虽然今年的赤字率有小幅提高,但我国政府的负债率仍处于合理区间,整体风险可控。国债资金投入使用以后,也会积极带动国内的需求,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证券时报网) 二、最高检发布防范金融投资诈骗风险提示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10月24日消息,近年来,金融投资诈骗案件频频发生,犯罪分子利用花样繁多的金融产品、金融科技手段等名目,以所谓“稳赚不赔”“保本保息”“高额利息”为诱饵,借助社交软件、网络平台等网络媒介的放大效应,实施电信网络诈骗、金融诈骗,且二者相互交织,不仅给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还对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造成严重破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从检察办案看,金融投资诈骗犯罪分子通常利用社会公众金融知识欠缺、投资获利心切、风险意识淡薄等弱点,编造“高大上”的投资名目,营造周边人员普遍获利假象,烘托“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氛围,将社会公众一步步诱骗引入诈骗陷阱。社会公众防范金融投资诈骗,关键是要不断提高自身防骗识诈的意识、能力,履行好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第一责任”,不被“高收益”所惑,不给诈骗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上海证券报) 三、潍坊银行股权接连被信托公司司法冻结 10月16日,国元信托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向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依法冻结了保证人滨海旅游所持有的2.1亿潍坊银行股权,案件将于2023年10月17日开庭审理,后续进展待披露。据了解,该信托计划规模2亿元,期限24个月,首期成立于2021年5月26日,已于2023年5月26日到期,违约近5个月时间。在国元信托之前,平安信托已火速选择了冻结了潍坊银行的股权。近期,潍坊滨海旅游集团发布公告披露,2022年2月14日,潍坊滨海旅游集团与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同,平安信托成立平安信托宏泰八百三十四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潍坊滨海旅游集团应于2023年8月18日、9月7日前偿还信托贷款本息合计206.46万元。由于潍坊滨海旅游集团流动资金紧张,未按时偿付上述借款利息。2023年9月19日,平安信托向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司法冻结潍坊滨海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潍坊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共计1.47亿元。(蓝鲸财经) 四、文一科技突遭调查 涉嫌信披违规 5连板牛股文一科技10月24日晚间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10月24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公司表示,立案调查期间,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监管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10月23日晚间,文一科技刚披露了半年报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公司于今年8月5日披露了《文一科技2023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等文件,经事后审核及公司自查发现,上述报告中部分数据有误。文一科技表示,本次会计差错更正主要影响的财务指标为归属净利润、归属净资产以及总资产,影响金额均为-10632.48万元。财务数据显示,修订后公司上半年实现的营业收入不变,为1.69亿元,同比下降23.77%;修订前公司归属净利润为683.14万元,修订后归属净利润为-9949.34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由盈转亏,同比下滑903.74%。(数据宝) 五、全球最大主权基金亏损近2500亿元 周二,挪威主权财富基金表示,由于所有资产类别价值下跌,该基金在2023年第三季度亏损了3740亿挪威克朗(约合33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500亿元。该基金上一次公布季度亏损,是在一年前。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主权基金,规模达1.4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23万亿元。数据显示,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三季度的投资回报率为-2.1%,仍比基金基准指数的回报率高0.17个百分点。截至9月底,该基金的股权资产占比为70.6%,而三个月前这一比例为71.3%;固定收益占持仓价值的27.1%,三个月前为26.4%;未上市房地产占2.2%,三个月前为2.3%;未上市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占0.1%,三个月前为0.1%。第三季度,由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金融市场受到打击,该基金在股票投资亏损了2.1%;固定收益投资亏损了2.2%;在未上市房地产方面的回报率为-3.3%,在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回报率为-2.4%。(券商中国)
全 文ALL

金融风险周报 2023年第43期

2023年10月23日

一、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 刷新2022年11月以来新低 在外围持续走弱和巴以冲突恶化的背景之下,A股市场19日迎来大跌。20日早盘,上证指数在经历了将近230个交易日之后,再度跌破3000点。从走势上看,全A指数、沪深300、中证1000、中证500等指数其实更为凶险。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波杀跌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围市场。全球资产之锚——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昨晚达到5%左右水平。这意味着全球股市的估值将受到极大压制。而从国内来看,随着最近地方债的持续发行,资金利率也在上行。不过,并非没有利好。最近央企持续发布增持和回购计划,ETF份额更是在下跌过程当中持续增加。而从9月份的经济数据来看,向好迹象也是非常明显。未来,随着美债收益率的回落,市场仍可能迎来“升机”。(券商中国) 二、房贷“转贷降息”生意套路翻新 多地银行提示贷款中介风险 近期,记者以咨询业务为由联系了多家广东区域的贷款中介,发现部分中介机构提供“转贷降息”业务背后实际仍是房贷转经营贷,即引导消费者使用过桥资金结清房贷,再将房屋以企业法人、参股人的名义抵押给银行,向银行借出经营贷。但事实上,在内部审批、高额低息等层层包装下,这些贷款中介机构与银行并无关联,而是诱导消费者进行系列违规操作。近期,河南、湖北、贵州等多地银行就发布声明,提醒消费者贷款中介风险,并否认在贷款业务上与中介机构存在合作。除银行外,监管方近期也发布风险提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夏监管局10月初发布关于防范不法贷款中介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风险提示,其中提醒消费者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警惕陌生电话或短信以“低息快捷”“贷款额度已批”等名义推销贷款业务的行为,不随意向他人提供个人敏感信息,不随意授权他人办理金融业务。(第一财经) 三、大连银行现券做市权限被暂停 年内多家银行债券交易违规被处分 近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消息称,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做市业务存在违规行为,被予以严重警告自律处分。目前,大连银行的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做市业务权限已被暂停,并限期整改。实际上,这并非大连银行首次因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违规而受到处分。根据交易商协会于今年4月28日公布的信息,大连银行在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期间,违规开展为他人暂时持有债券的相关交易,规避相关监管规定,虚增做市交易量,由此受到严重警告和责令改正处分。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过10家银行因不同类型的债券交易违规行为而受到处分,涉及债务融资工具承销等业务。如今年4月份,江西银行等多家银行由于为相关机构违规代他人持有债券提供了便利条件而被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另有某地农商行在承销发行工作中,未按照发行文件约定开展余额包销,挤占了其他投资人的正常投标,影响了发行利率而受到处分。(证券日报) 四、违规担保超4亿元 荣科科技被通报批评 19日晚,荣科科技公告称,近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关于对荣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给予纪律处分的决定》,对荣科科技及原控股股东辽宁国科实业、原实际控制人、时任董事长兼总裁何某某、原董事崔某某等给予通报批评的处分,并将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并向社会公开。事由为荣科科技2020年、2021年间的4笔违规担保行为,涉及担保金额累计高达4.058亿元,均未履行审议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近日,该股股价异动,2个交易日大涨近40%。市场传闻称荣科科技与“超聚变”公司为同一控股股东,有资产注入预期等,并称“超聚变”成为华为昇腾、鲲鹏服务器份额增长最快的合作伙伴。不过,昨日晚间,公司公告表示,未有与超聚变进行资产注入及股权合作的计划,对资产注入等猜测与事实不符。在鲲鹏服务器方面,公司未参与鲲鹏服务器的研发,不存在股权合作关系。个别自媒体将公司列为“鲲鹏概念股”疑似市场炒作行为。(数据宝) 五、巴以冲突搅动金融市场 全球经济或面临新风险 随着新一轮巴以冲突持续升级,其对于全球经济的衍生影响也逐渐显现——国际油价出现剧烈波动、避险资产黄金价格上涨、中东股市一度全面下挫,美股军工、能源股大涨。路透社指出,这场冲突给本就因乌克兰危机升级受到冲击的全球稳定带来新的不确定性,打击市场信心,且妨碍全球范围遏制通货膨胀的努力。当前,国际原油价格已经有所反应。截至10月13日收盘,WTI原油主力合约暴涨5.8%,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大涨5.58%,重返90美元/桶上方。而事实上,在此次冲突爆发前,由于沙特、俄罗斯等OPEC+国家推动减产,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已重新走高,到9月末已经超过90美元/桶,开始向100美元/桶冲击。多位市场人士则表示,市场很可能会进入一段时间的避险状态,但短期波动后各类资产将趋于平稳。但也有分析师强调,新一轮巴以冲突尚需随着时间而清晰,其持续时长、激烈程度以及是否会外溢到其他地区等才将成为判定其对全球资产价格以及经济影响程度几何的关键因素。(中国基金报)
全 文ALL

每周监管资讯 2023年第41期

2023年10月23日

一、监管动态 (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加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地市级分支机构管理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10月19日消息,为进一步加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出口信保公司)地市级分支机构监督管理,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地市级分支机构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坚持问题导向,充分考虑出口信保公司地市级分支机构实际情况,着力解决监管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引导该公司更好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更好服务外贸企业。《通知》集中体现有效性、精准性、前瞻性三方面特点,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全面强化内部管理。从人员管理、岗位制衡、业务范围、风险合规、内部控制、内部监督等方面系统性规范了对出口信保公司地市级分支机构的管理要求。 二是规范系统建设和数据管理。要求出口信保公司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地市级分支机构业务数据的独立统计和财务数据的独立核算,按时、准确报告监管信息。 三是明确监管要求和监管职责。要求参照保险公司中心支公司相关监管要求对出口信保公司地市级分支机构实施监督管理。按照属地监管原则,进一步明确了相关监管(分)局的监管职责,提升监管质效。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点评 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导各监管局切实加强出口信保公司地市级分支机构的监督管理,全面提升其内部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程度,对于发挥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工具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允许境外非金融机构作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出资人 《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一是调整部分事项准入条件。结合近年修订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同步调整机构设立和股东准入条件,落实业务分级管理规定,完善财务公司专项业务准入条件。 二是持续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放宽境外机构入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准入条件,允许境外非金融机构作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出资人,取消境外金融机构作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出资人的总资产要求。 三是推进简政放权工作。简化债券发行和部分人员任职资格审批程序,取消非银机构发行非资本类债券审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部门和内审部门负责人任职资格核准事项,改为事后报告制,明确资本类债券储架发行机制。 四是完善相关行政许可规定。总结近年来非银机构行政许可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对股东资质的审查,完善行政许可条件、程序等相关规定。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点评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发布了《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对于加强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稳妥推进对外开放具有积极意义。 (三)人民银行:2023年三季度3家拒收人民币现金的单位及责任人被罚 为维护人民币法定货币地位和流通秩序,切实保障公众使用现金的权益,提高全社会对维护人民币现金使用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0〕45号)有关精神,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人民银行在“信用中国”网站对2023年第三季度因拒收现金受到行政处罚的主体进行了专项公示。 本次公示的行政处罚主体共3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时间范围为2023年7月至2023年9月底,处罚金额分别为1500元、20万元和1万元。 (人民银行) 点评 人民银行对2023年三季度3家拒收人民币现金的单位及责任人进行处罚,有助于广大经营主体应强化法治观念,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杜绝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 二、观点聚焦 (一)黄益平:提升金融科技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教授近日指出,从国内数字金融业务发展和业务能力的角度来看,我国在国际上应该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数字金融创新在过去主要是集中在国内市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境“走出去”“引进来”的业务。将来国内的金融科技机构要在国际市场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政府应该做的是适当地降低一些交易成本,让整个运行的环境变得相对更顺畅一些,而不是直接推动数字金融机构走出去。要创造的是条件,去探索什么样的工作可以使得这样的业务交往做得更容易。 (第一财经) (二)张明: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与制度改革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近日指出,目前,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环境阻碍短期内汇改终极目标的实现。在过渡期内,张明建议设立人民币篮子汇率的年度宽幅目标区制度,并辅之以必要的资本流动管制。例如,设定人民币对CFETS货币篮子汇率指数每年±10%的目标区。只要人民币篮子汇率的升贬值幅度处于一年10%以内,中国央行不进行任何干预,让汇率完全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只有等一年内人民币篮子汇率波动超过正负10%,中国央行才选择进行干预。这种汇率制度有利于增强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的灵活性与透明度、防止短期内汇率大起大落以更好地稳定市场预期。 (领导文萃)
全 文ALL

每周监管资讯 2023年第40期

2023年10月16日

一、监管动态 (一)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10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未来五年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实施意见》强调,在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努力实现基础金融服务更加普及、经营主体融资更加便利、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更加有力、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机制更加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更加有效、普惠金融配套机制更加完善的目标。 《实施意见》提出,要优化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产品服务,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有效实施,提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质量,发挥普惠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作用。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多层次普惠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引导各类银行机构坚守定位、良性竞争,完善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要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聚焦加快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完善中小银行治理机制、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等工作,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要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金融能力,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提升普惠金融法治水平,加强政策引导和治理协同,健全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共享、风险分担补偿等机制,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实施意见》明确,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有效落实到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要强化监测评估,建立健全评价体系。要推进试点示范,积极稳妥推广成熟经验。要加强组织协调,优化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强化中央与地方联动,因地制宜、协同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点评 十年来,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普惠金融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多层次普惠金融供给格局逐步确立。《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实施到期后,普惠金融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有必要持续发力、补齐短板,构建高水平普惠金融体系。《实施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 (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此次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共28个,覆盖银行、证券、保险、支付等领域,既有金融行业落实监管政策,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在提升服务水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的良好实践,又有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在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工作中发现的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典型问题,以及金融管理部门在落实金融司法与监管协同、推动纠纷多元化解、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成功经验。 下阶段,金融管理部门将继续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工作力度,指导和推动金融行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金融产品,更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点评 通过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推动行业举一反三、以点带面,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水平和金融服务质效。同时帮助广大金融消费者了解金融惠民利民政策,提高金融安全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营造和谐健康金融环境。 (三)农村中小银行坚守支农支小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全国农村中小银行3862家,70%以上的法人机构在县域,营业网点近8万家,承担了绝大部分乡镇金融服务空白和机构空白覆盖任务,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2023年6月末,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5.4万亿元、16.1万亿元,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占贷款总额的近八成,是金融支农支小的主力军。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要力量,农村中小银行专注服务当地、专注支农支小,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了解农民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以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青海省农信社广泛开展“信用村”“信用户”建设破解农村贷款难题,做到“家家都授信、户户能贷款、村村有人办”,累计评定信用村占全省行政村的80%以上,农牧信用户占全部农牧民户数的70%以上。湖南浏阳农商行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展“党建引领村官行动”,选派金融村官入驻当地行政村,全体员工下沉到基层一线,把金融服务真正搬到田间地头,通过驻村办公、全覆盖走访等方式,实现普惠金融的直达、秒达,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贵州农信社搭建掌上金融服务平台“黔农云”,实现外出务工人员基础金融服务“一键办理”,依托平台发布就业信息,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和法律维权服务。常熟农商行发起设立的兴福村镇银行深入农村生产生活,结合所在地风土人情、乡村经济和产业特色,开发了菌菇、烤烟、大棚、运输等30多款特色贷款,努力满足客户差异化的贷款需求。 下一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引领农村中小银行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理念,聚焦“三农”领域急难愁盼问题,主动适应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村产业变化,持续提高金融服务适应性,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投放,充分发挥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作用。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点评 农村中小银行网点多、分布广,是离农民最近的金融机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监管理念,推动农村中小银行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主动适应农业农村产业变化,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投放,提升金融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质效。 二、观点聚焦 (一)IMF:下调明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2.9% 10月1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0%,2024年将增长2.9%,2024年增速较今年7月预测值下调了0.1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当前全球经济继续从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中复苏,但复苏进程仍然缓慢且不均衡。尽管全球经济在今年早些时候展现出了韧性,但经济活动仍不及疫情前水平,各国分化趋势日益扩大。 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5%放缓至2023年的3.0%和2024年的2.9%,增速均低于3.8%的历史(2000年至2019年)平均水平。 具体来看,发达经济体今年预计将增长1.5%,明年预计将增长1.4%,与今年7月预测值持平。美国和欧元区经济预计今年将分别增长2.1%和0.7%,明年将分别增长1.5%和1.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年预计将增长4.0%,明年将增长4.0%,明年增速较7月预测值下调0.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预计今年将增长5.0%,明年预计增长4.2%。 IMF预计,随着货币政策收紧,加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预计全球通胀率将从2022年的8.7%稳步降至2023年的6.9%和2024年的5.8%。总体来看,大多数国家的通胀形势预计到2025年才能回到目标水平。 IMF建议,多国已接近其紧缩周期的峰值,不需要进一步收紧;要提高长期经济增速,需通过结构性改革实现,特别是侧重于治理、企业监管和对外部门的改革;多边合作有助于确保所有国家取得更好的增长成果;各国应致力于限制地缘经济割裂、努力恢复对基于规则的多边框架的信任,以提高透明度和政策确定性,帮助促进全球共同繁荣。 (中国新闻网) (二)欧佩克:上调未来二十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 10月9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发布《2023年世界石油展望报告》,预计未来20年石油需求将继续增长,到2045年,全球石油需求将达到1.16亿桶/日,比2022年的9960万桶/日增长约16.5%。 这份报告指出,欧佩克对2045年全球石油需求的最新预测比去年报告中的预测值增加了约600万桶/日。欧佩克同时预计,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将达到1.02亿桶/日。 欧佩克在报告中称,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长将主要来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地区,这一预测是基于对未来20年全球人口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预期。欧佩克预计,到2045年,世界人口将比2022年增加约15亿,达到95亿;全球经济总量将以年均3%的速度增长,到2045年将达到270万亿美元。 欧佩克报告指出,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案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能源需求。尽管发达国家已经设定了扩大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目标,以实现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但目标与现实日益冲突,实现目标所需的投资“明显滞后”。 据欧佩克预测,为满足持续增长的全球石油需求,到2045年,石油行业所需投资将达到14万亿美元。这一预测值高于去年报告中预估的12.1万亿美元。此外,欧佩克还支持开发减少排放的技术解决方案,如碳捕获和碳储存。 (经济参考报)
全 文ALL

金融风险周报 2023年第42期

2023年10月16日

一、加强监管合作应对“一带一路”金融风险 “一带一路”倡议经过十年的建设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硕果累累,经贸合作质量效益双重提升,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不断健全,民心民意根基持续夯实。然而,相较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建设,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资金融通领域的合作仍有待进一步加强。这反映出国际金融合作的复杂性。其一,各国的金融体系根植于其独特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制度背景,这使得金融合作往往受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更加困难;其二,上述背景差异进一步导致各国金融监管体系和合规标准等方面的差异,需要系统设计各国金融监管合作的方式;其三,各国和国际金融体系均包括多种参与主体,如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市场、企业等,加之不同机构之间可能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各国之间的金融合作亟需建立充分互信的合作机制,同时协调和平衡多方利益。(国际金融报) 二、警惕“保单升级”黑产骗局 10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发布风险提示,该局在日常监管中发现,北京地区出现不法分子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或短信将消费者邀约至所谓的“保险公司营业场所”,诱导消费者进行所谓“保单升级”,实则为骗取保费或保单贷款。不法分子或是以保单复效升级为借口,通过现场POS机刷卡转走消费者缴纳的续期保费;或是编造保单更新领取利息等理由,利用消费者手机隐蔽操作办理保单贷款,并以收取手续费。为切实防范金融黑灰产损害消费者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提示广大消费者:牢记“三注意”,警惕“保单升级”黑产骗局。一是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警惕陌生来电和短信。二是注意保护个人财产安全,谨慎向他人支付转账。三是注意增强依法维权意识,积极向有关机关提供线索。(广州日报) 三、警惕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的风险 10月13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警惕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的风险提示。当前,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个性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也给网络诈骗带来可乘之机。如不法分子通过面部替换、语音合成等方式,制作虚假图像、音频、视频,仿冒他人身份实施诈骗,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此类诈骗手段迷惑性、隐蔽性较强,诈骗金额较高,为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示:一、网络渠道“眼见”不一定为实。“拟声”“换脸”等合成技术的一大特点即“以假乱真”,不法分子可利用此类技术轻易伪装成他人,并通过快速筛选目标人群、定制化诈骗脚本,精准实施诈骗。二、转账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面对自称“熟人”“领导”等通过社交软件、电话等以各种理由诱导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三、保护好照片、声音等个人信息,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下载陌生软件、注册陌生平台或添加陌生好友,对个人社交账户的安全状况保持警惕。(新京报) 四、三德科技踩雷中融信托产品 7500万元信托产品逾期兑付 10月11日,三德科技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购买中融信托产品的本金及投资收益未收到。据三德科技公告,经自查,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购买中融信托产品金额共计8500万元。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的、尚未到期的其他理财产品余额2.6亿元,均为全国性国有股份制银行和证券公司的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中低风险产品。鉴于上述信托产品投资款项的收回尚存在不确定性,并基于非保本理财产品的性质,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兑付或者仅部分兑付的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该等信托计划的相关进展情况,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值得注意的是,中融信托的停兑风波正在持续发酵。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微光股份、金房能源、金博股份、南都物业、咸亨国际、安邦电气、中瑞泰、先锋电子、药石科技、安记食品、三德科技、润歌互动、安利股份等十多家上市公司公告踩雷中融信托旗下信托产品。(深圳商报) 五、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 相关风险隐现 日前,有着“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记者尼克·蒂米拉奥斯发文警告称,美国长债收益率飙升正在摧毁经济软着陆的希望,借贷成本猛增可能大幅放缓经济增长,并增加金融市场崩溃的风险,进而可能削弱美联储今年再度加息的理由。展望后市,美债收益率狂飙何时休?业内人士认为,短期来看,美债收益率仍将保持高位运行,不排除进一步冲高的可能性;但着眼长期,美债收益率见顶回落是大趋势。虽然美国经济仍保持一定强劲,但近期部分数据也出现了边际回落迹象,叠加美债利率持续高企,预计将滞后性地对美国经济构成压力,美联储进一步加息概率偏低。由于预计美国货币紧缩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美债利率料将持续高位运行,短期难言见顶。(上海证券报)
全 文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