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结构性减速过程中的金融风险

2017年07月01日

作为国家高端智库,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除了围绕若干重点经济和金融领域,如国家资产负债表、债券市场、FICC、宏观金融和信用总量、宏观经济运行、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支付清算、保险与发展、资本市场、银行业发展、全球经济与金融、数字普惠金融、金融与科技、政治经济学等,展开专业性研究,推出研究报告并相应召开各种类型研讨会外,每年还编辑出版一部集体成果“中国金融与发展报告”,旨在反应过去一年中国经济与金融的最新发展、面临的最新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这部《管理结构性减速过程中的金融风险》,便是“中国金融与发展报告”的2017年版。 201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防控金融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为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我们组织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力量,历时4个月,撰写了这份报告。报告基于连续12年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翔实数据,深度剖析了企业、居民、政府、金融系统、对外等部门的主要风险,并从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提出了宏观调控和改革建议。 附注:本网站仅刊登部分内容,以供参考,正文全部内容请参考社科文献出版社相应出版物。任何个人或团体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相应知识产权,违法必究。
全 文ALL

陈震豪

2025年03月21日

全 文ALL

【季报直播预告】《NIFD季报》系列发布 | 蔡真:房地产市场V型反弹,加强泡沫抑制——房地产金融二季度报告

全 文ALL

总结发言

2018年07月09日

7
全 文ALL

吴博

2025年03月21日

全 文ALL

【季报直播预告】《NIFD季报》系列发布 | 杨耀武:疫情冲击,创新转型与扶助政策选择——国内宏观经济二季度报告

全 文ALL

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6)

2016年06月01日

《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6)》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的系列年度报告,秉承“记载事实”、“客观评论”以及“金融和法律交叉研究”的理念,系统、全面、集中、持续地反映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发展和改革历程,为金融机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为金融理论工作提供素材,为金融监管当局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6)》主要由“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研究”三部分组成。“总报告”为两篇:第一篇为“新三板市场的发展与监管”,在总结新三板市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新三板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更进一步的,提出了完善新三板市场监管体系的政策建议。第二篇为“中国金融监管:2015年重大事件述评”,对2015年中国金融监管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系统总结、分析和评论,并对2016年中国金融监管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分报告”为分行业的监管年度报告,具体剖析了2015年中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以及外汇领域监管的年底进展 ,呈现给读者一幅中国金融监管全景路线图。“专题研究”部分是对当前中国金融监管领域重大问题的深度分析,主要涉及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监管、程序化交易监管、区块链技术应用监管、证券质押困境解决和金融账户实名制实施方法等方面。 《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6)》由胡滨担任主编,负责报告的组织、撰写和审定工作;尹振涛和郑联盛担任副主编,负责报告的统编和撰写工作。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周丽、恽薇老师,以及为书本此稿的所有专家和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监管与金融法律研究基地期待着以《中国金融监管报告》为媒介和平台,与学术界、实业街以及政策界等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和交流,致力于共同推动中国金融监管改革与发展。
全 文ALL

张平: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跨越2020

2017年03月22日

全 文ALL

演讲实录——李旭东

2018年07月10日

6
全 文ALL

欧亚非

2025年03月21日

全 文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