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银行业风险的监管反思与启示

2023年10月10日 郑联盛

2007-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机制和金融稳定治理框架进行反思和改革,构建了微观监管和宏观审慎并举的金融监管框架,凸显信用风险和资本金的重要性,同时,深化了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政策的内在统筹机制,并着力完善问题机构处置机制,为危机后国际金融稳定提供了保障。但是,2023 年美欧银行业风险演进显示机构破产不是源于信用风险而是利率风险,资本金为核心的监管有效性存在一定缺陷,货币政策调整对金融稳定产生显著冲击,问题金融机构处置出现政府强力干预的趋势。美欧银行业风险凸显全球金融危机后构建的风险应对、机构处置和金融稳定治理的政策框架仍有待改进。未来需要强化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政策的再权衡,加强金融监管体系与机构风险管理的匹配性,考虑资本金为核心的微观监管和宏观审慎的潜在不足,同时需进一步优化问题机构救助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
全 文ALL

《领导文萃》张明专访: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与制度改革

2023年10月20日

全 文ALL

评估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状况的新尝试

2023年10月11日

全 文ALL

促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2023年10月19日 曾刚

全 文ALL

房企债务风险现状及应对策略

2023年10月18日

目前,房企普遍存在流动性风险和资产减值风险这两大风险。借鉴美国、日本、西班牙三国应对房地产市场危机的经验,最有效率的应对之策,首先就是政府信用介入,同时要准备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方案,通过政府加杠杆的方式让居民和企业去杠杆。其次,设立“中国住房银行”参与处置房企的债务风险,其资本金来自财政部发行的特别国债,以国家信用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融资,其功能是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为实施国家住房保障制度提供金融政策。最后,完善房地产金融的监管制度建设,一是参照金融机构采取资本充足率管理,二是对上市房企的隐性债务进行特别信息披露。
全 文ALL

美国金融监管强化的根源、重点及影响

2023年10月17日 郑联盛

全 文ALL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探索

2023年10月17日

全 文ALL

改善债券融资环境 落实民企支持政策

2023年10月12日

全 文ALL

每周监管资讯 2023年第40期

2023年10月16日

一、监管动态 (一)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10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未来五年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实施意见》强调,在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努力实现基础金融服务更加普及、经营主体融资更加便利、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更加有力、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机制更加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更加有效、普惠金融配套机制更加完善的目标。 《实施意见》提出,要优化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产品服务,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有效实施,提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质量,发挥普惠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作用。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多层次普惠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引导各类银行机构坚守定位、良性竞争,完善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要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聚焦加快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完善中小银行治理机制、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等工作,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要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金融能力,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提升普惠金融法治水平,加强政策引导和治理协同,健全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共享、风险分担补偿等机制,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实施意见》明确,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有效落实到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要强化监测评估,建立健全评价体系。要推进试点示范,积极稳妥推广成熟经验。要加强组织协调,优化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强化中央与地方联动,因地制宜、协同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点评 十年来,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普惠金融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多层次普惠金融供给格局逐步确立。《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实施到期后,普惠金融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有必要持续发力、补齐短板,构建高水平普惠金融体系。《实施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 (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此次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共28个,覆盖银行、证券、保险、支付等领域,既有金融行业落实监管政策,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在提升服务水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的良好实践,又有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在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工作中发现的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典型问题,以及金融管理部门在落实金融司法与监管协同、推动纠纷多元化解、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成功经验。 下阶段,金融管理部门将继续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工作力度,指导和推动金融行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金融产品,更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点评 通过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推动行业举一反三、以点带面,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水平和金融服务质效。同时帮助广大金融消费者了解金融惠民利民政策,提高金融安全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营造和谐健康金融环境。 (三)农村中小银行坚守支农支小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全国农村中小银行3862家,70%以上的法人机构在县域,营业网点近8万家,承担了绝大部分乡镇金融服务空白和机构空白覆盖任务,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2023年6月末,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5.4万亿元、16.1万亿元,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占贷款总额的近八成,是金融支农支小的主力军。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要力量,农村中小银行专注服务当地、专注支农支小,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了解农民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以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青海省农信社广泛开展“信用村”“信用户”建设破解农村贷款难题,做到“家家都授信、户户能贷款、村村有人办”,累计评定信用村占全省行政村的80%以上,农牧信用户占全部农牧民户数的70%以上。湖南浏阳农商行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展“党建引领村官行动”,选派金融村官入驻当地行政村,全体员工下沉到基层一线,把金融服务真正搬到田间地头,通过驻村办公、全覆盖走访等方式,实现普惠金融的直达、秒达,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贵州农信社搭建掌上金融服务平台“黔农云”,实现外出务工人员基础金融服务“一键办理”,依托平台发布就业信息,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和法律维权服务。常熟农商行发起设立的兴福村镇银行深入农村生产生活,结合所在地风土人情、乡村经济和产业特色,开发了菌菇、烤烟、大棚、运输等30多款特色贷款,努力满足客户差异化的贷款需求。 下一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引领农村中小银行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理念,聚焦“三农”领域急难愁盼问题,主动适应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村产业变化,持续提高金融服务适应性,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投放,充分发挥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作用。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点评 农村中小银行网点多、分布广,是离农民最近的金融机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监管理念,推动农村中小银行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主动适应农业农村产业变化,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投放,提升金融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质效。 二、观点聚焦 (一)IMF:下调明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2.9% 10月1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0%,2024年将增长2.9%,2024年增速较今年7月预测值下调了0.1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当前全球经济继续从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中复苏,但复苏进程仍然缓慢且不均衡。尽管全球经济在今年早些时候展现出了韧性,但经济活动仍不及疫情前水平,各国分化趋势日益扩大。 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5%放缓至2023年的3.0%和2024年的2.9%,增速均低于3.8%的历史(2000年至2019年)平均水平。 具体来看,发达经济体今年预计将增长1.5%,明年预计将增长1.4%,与今年7月预测值持平。美国和欧元区经济预计今年将分别增长2.1%和0.7%,明年将分别增长1.5%和1.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年预计将增长4.0%,明年将增长4.0%,明年增速较7月预测值下调0.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预计今年将增长5.0%,明年预计增长4.2%。 IMF预计,随着货币政策收紧,加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预计全球通胀率将从2022年的8.7%稳步降至2023年的6.9%和2024年的5.8%。总体来看,大多数国家的通胀形势预计到2025年才能回到目标水平。 IMF建议,多国已接近其紧缩周期的峰值,不需要进一步收紧;要提高长期经济增速,需通过结构性改革实现,特别是侧重于治理、企业监管和对外部门的改革;多边合作有助于确保所有国家取得更好的增长成果;各国应致力于限制地缘经济割裂、努力恢复对基于规则的多边框架的信任,以提高透明度和政策确定性,帮助促进全球共同繁荣。 (中国新闻网) (二)欧佩克:上调未来二十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 10月9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发布《2023年世界石油展望报告》,预计未来20年石油需求将继续增长,到2045年,全球石油需求将达到1.16亿桶/日,比2022年的9960万桶/日增长约16.5%。 这份报告指出,欧佩克对2045年全球石油需求的最新预测比去年报告中的预测值增加了约600万桶/日。欧佩克同时预计,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将达到1.02亿桶/日。 欧佩克在报告中称,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长将主要来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地区,这一预测是基于对未来20年全球人口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预期。欧佩克预计,到2045年,世界人口将比2022年增加约15亿,达到95亿;全球经济总量将以年均3%的速度增长,到2045年将达到270万亿美元。 欧佩克报告指出,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案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能源需求。尽管发达国家已经设定了扩大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目标,以实现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但目标与现实日益冲突,实现目标所需的投资“明显滞后”。 据欧佩克预测,为满足持续增长的全球石油需求,到2045年,石油行业所需投资将达到14万亿美元。这一预测值高于去年报告中预估的12.1万亿美元。此外,欧佩克还支持开发减少排放的技术解决方案,如碳捕获和碳储存。 (经济参考报)
全 文ALL

金融风险周报 2023年第42期

2023年10月16日

一、加强监管合作应对“一带一路”金融风险 “一带一路”倡议经过十年的建设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硕果累累,经贸合作质量效益双重提升,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不断健全,民心民意根基持续夯实。然而,相较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建设,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资金融通领域的合作仍有待进一步加强。这反映出国际金融合作的复杂性。其一,各国的金融体系根植于其独特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制度背景,这使得金融合作往往受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更加困难;其二,上述背景差异进一步导致各国金融监管体系和合规标准等方面的差异,需要系统设计各国金融监管合作的方式;其三,各国和国际金融体系均包括多种参与主体,如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市场、企业等,加之不同机构之间可能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各国之间的金融合作亟需建立充分互信的合作机制,同时协调和平衡多方利益。(国际金融报) 二、警惕“保单升级”黑产骗局 10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发布风险提示,该局在日常监管中发现,北京地区出现不法分子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或短信将消费者邀约至所谓的“保险公司营业场所”,诱导消费者进行所谓“保单升级”,实则为骗取保费或保单贷款。不法分子或是以保单复效升级为借口,通过现场POS机刷卡转走消费者缴纳的续期保费;或是编造保单更新领取利息等理由,利用消费者手机隐蔽操作办理保单贷款,并以收取手续费。为切实防范金融黑灰产损害消费者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提示广大消费者:牢记“三注意”,警惕“保单升级”黑产骗局。一是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警惕陌生来电和短信。二是注意保护个人财产安全,谨慎向他人支付转账。三是注意增强依法维权意识,积极向有关机关提供线索。(广州日报) 三、警惕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的风险 10月13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警惕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的风险提示。当前,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个性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也给网络诈骗带来可乘之机。如不法分子通过面部替换、语音合成等方式,制作虚假图像、音频、视频,仿冒他人身份实施诈骗,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此类诈骗手段迷惑性、隐蔽性较强,诈骗金额较高,为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示:一、网络渠道“眼见”不一定为实。“拟声”“换脸”等合成技术的一大特点即“以假乱真”,不法分子可利用此类技术轻易伪装成他人,并通过快速筛选目标人群、定制化诈骗脚本,精准实施诈骗。二、转账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面对自称“熟人”“领导”等通过社交软件、电话等以各种理由诱导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三、保护好照片、声音等个人信息,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下载陌生软件、注册陌生平台或添加陌生好友,对个人社交账户的安全状况保持警惕。(新京报) 四、三德科技踩雷中融信托产品 7500万元信托产品逾期兑付 10月11日,三德科技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购买中融信托产品的本金及投资收益未收到。据三德科技公告,经自查,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购买中融信托产品金额共计8500万元。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的、尚未到期的其他理财产品余额2.6亿元,均为全国性国有股份制银行和证券公司的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中低风险产品。鉴于上述信托产品投资款项的收回尚存在不确定性,并基于非保本理财产品的性质,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兑付或者仅部分兑付的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该等信托计划的相关进展情况,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值得注意的是,中融信托的停兑风波正在持续发酵。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微光股份、金房能源、金博股份、南都物业、咸亨国际、安邦电气、中瑞泰、先锋电子、药石科技、安记食品、三德科技、润歌互动、安利股份等十多家上市公司公告踩雷中融信托旗下信托产品。(深圳商报) 五、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 相关风险隐现 日前,有着“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记者尼克·蒂米拉奥斯发文警告称,美国长债收益率飙升正在摧毁经济软着陆的希望,借贷成本猛增可能大幅放缓经济增长,并增加金融市场崩溃的风险,进而可能削弱美联储今年再度加息的理由。展望后市,美债收益率狂飙何时休?业内人士认为,短期来看,美债收益率仍将保持高位运行,不排除进一步冲高的可能性;但着眼长期,美债收益率见顶回落是大趋势。虽然美国经济仍保持一定强劲,但近期部分数据也出现了边际回落迹象,叠加美债利率持续高企,预计将滞后性地对美国经济构成压力,美联储进一步加息概率偏低。由于预计美国货币紧缩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美债利率料将持续高位运行,短期难言见顶。(上海证券报)
全 文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