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融结合应避免“拉郎配”和“跑马圈地”

2016年10月17日 杨涛

通俗来说,文化产业金融研究的是一般性产业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加上文化产业的特有 元素,所得出具有文化特色的金融创新与发展路径。 近年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 就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又指出要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在宏观战略的引导下,金融业也更加重视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例如据央行统计,截至 2015年12月末,我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 2458 亿元,另外共有132家文化类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 652 支债券,累计融资 5873.19 亿元。由此可见,文化产业金融 已成为市场各方最为关注的创新领域。
全 文ALL

新技术与制度引领小微金融变革

2016年10月17日 杨涛

新技术与制度引领小微金融变革
全 文ALL

新分享经济“新”在哪里?

2016年10月17日 杨涛

新分享经济“新”在哪里?
全 文ALL

互联网支付立法与支付消费者保护

2016年10月17日

全 文ALL

地方金融发展需转变观念

2016年10月17日 杨涛

地方金融发展需转变观念
全 文ALL

共享金融时代的大资管变革

2016年10月17日 杨涛

展望未来,应该密切围绕共享金融理念,跳出碎片化、跑马圈地、偏重产品的资管发展思路,打造网络时代的大资管(大财富管理)生态演化体系。首先,这样的体系需要有多层次的主体参与清晰的功能配置;其次,真正有助于实现共享、共赢的大资管生态体系。
全 文ALL

理性认识民间投资发展困局

2016年10月14日 杨涛

理性认识民间投资发展困局
全 文ALL

P2P网贷风险潜伏在哪里?

2016年10月14日 杨涛

我国P2P网贷行业呈现出一些与国外明显不同的特点:P2P网络借贷平台数量众多,地域分布广泛;市场交易规模巨大,远超其他国家更为成熟的P2P网贷市场;平台创始人大多在经营平台以前从事各种非正规金融业务或经营实体企业;大量平台成为模仿银行业务的信用中介或存在自融现象;互联网或金融科技多数平台业务更多依靠传统非正规金融的线下模式,并且由于客户质量低以及征信信息缺乏,P2P网贷成了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2016年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态度由“促进健康发展”变为“规范发展”,大量平台的风险爆发使得P2P网贷行业成为重点整治领域。然而,对于一种金融创新来说,不能因为包容创新就采取自由放任的监管态度;相反也不能因为出现问题就“一棍子打死”,而是应该在更加良性的基础环境支撑和外部监管约束下,使其从“躁动、叛逆且偶尔有恶行的青少年”,转变为“成熟、理性、有益社会且自身可持续的中青年”。
全 文ALL

共享经济改变你我生活

2016年10月14日 杨涛

共享经济改变你我生活
全 文ALL

私募基金市场也需驱逐“劣币”

2016年10月14日 杨涛

私募基金市场也需驱逐“劣币”
全 文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