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二催生线上线下商业融合之路
2017年03月09日
郑联盛
双十一剁的手还没有长出来,双十二又来了。根据支付宝口碑最新公布的数据,双十二的第一天,总共有4900 万人走上街头用支付宝搞定吃喝玩乐。与此同时,超过100 万线下商家也在尝试用支付宝口碑的平台、技术、数据能力,探索转型升级之路。一场比电子商务更大的商业变革,正在上演。
全 文ALL
“双十一”体现了消费金融的内在逻辑
2017年03月09日
郑联盛
“双十一”的消费膨胀充分凸显了我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消费升级的新态势,消费升级和服务型消费已经日益成为主导趋势。互联网时代下的服务、消费和金融呈现新的特征,服务科技化、消费金融化、金融生活化。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网络销售和金融服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有效供给不足问题,促进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并形成了供应链金融、互联网理财以及消费金融等的业务循环。以促进消费为初心,坚持金融合规、技术驱动和场景依托,以解决商品服务消费可得性和成本收益可持续性为重点的新型消费金融,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
全 文ALL
着力化解楼市“五高”风险
2017年03月09日
郑联盛
房地产市场已经形成了高价格、高库存、高杠杆、高度金融化和高度关联性等“五高”风险特征,可能逐步演化为银行部门信用违约、资产市场价值重估、金融体系系统性危机、地方财政恶化以及宏观经济停滞等风险。“十三五”时期,我国要化解房地产部门风险,可谓任重道远。
全 文ALL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杠杆调整与风险管理
2015年07月01日
本书延续《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理论、方法与风险评估》的分析框架,重点分析了2012~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轨迹,旨在深入揭示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与控风险过程中面临的挑战,特别关注杠杆率调整与相应的金融风险管理问题,并对如何化解资产负债表风险提出了政策建议:根本出路在于通过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全 文ALL
全国人大代表李扬:总书记重提上海自贸区的世界意义
2017年03月09日
全 文ALL
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根源与影响
2017年03月06日
郑联盛
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根据会员国认缴份额进行分配的、可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政府之间国际收支失衡的一种账面资产。人民币于2015年11月获准加入SDR货币篮子并成为第三大货币,2016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整体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有利于统筹国内外经济两个大局,有利于深化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和金融体系改革。普通居民亦将由于人民币更加国际化而享受更多的使用和服务便利,有利于促进我国居民的对外交流。
全 文ALL
P2P与投资者保护
2017年03月06日
郑联盛
网络借贷(P2P)成为互联网金融重要的业务模式,2015年网络借贷交易规模达到1.18万亿元,2016年上半年行业总成交额8264亿元,但是,网络借贷行业存在“洗白”“自融”和欺诈三种风险模式,且风险爆发呈现加速态势,给投资者权益保护带来极大的挑战。由于监管体系不完善、网贷平台追求利益和投资者自身风险意识淡薄等原因,国内网络借贷投资者保护机制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未来,应该从网贷监管体系建设、平台微观审慎监管和投资者风险教育等领域强化网贷投资者保护机制建设。
全 文ALL
支付体系创新如何改变金融体系?
2017年03月06日
周莉萍
最终清偿手段经历过商品货币、金属货币、纸币通货等演变。从理论上来看,最终清偿手段的基本特征或要求包括:安全性、可得性、高效性、中性、终结性。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人们的支付习惯,不同的支付工具都曾经符合这些门槛要求并充当最终清偿手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IT革命的影响,支付清算手段不断升级,人们逐步习惯于电子支付,活期存款、信用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最终清偿手段,而不必要一定是现金。由此,中央银行货币——现金的使用量减少,商业银行货币——活期存款成为最终清偿力的主要形式,但也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二者在现代支付体系中依然必要和关键,但不再居于中心地位。
全 文ALL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理论方法与风险评估
2013年12月06日
20世纪90年代拉美危机之后,国家资产负债表在国家治理乃至经济分析领域中令人刮目相看,作为一种能准确刻画一国债务风险、评估其偿债能力的分析框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青睐。本书探讨了编制中国的国家资产负债表(特别是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理论、方法,深入剖析了中国各级政府债务的源流、现状、特征及发展前景,评估了主权债务风险。
附注:本网站仅刊登部分内容,以供参考,正文全部内容请参考社科文献出版社相应出版物。任何个人或团体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相应知识产权,违法必究。
全 文ALL
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发展的效率提升与供给侧改革
2017年03月01日
张平
预计2017 年经济增长仍较为平稳,增长为6.5%。中国经济增长稳定在中高速增长区间,正逐步迈向中高端发展。中国经济迈入中高端发展的关键就是两个效率提升。第一个效率提升的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直接决定了工资水平提升速度,没有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就难以进行人力资本的深化。第二个伴随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对企业技术进步与配置效率的综合反映的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视为内生增长比重的测量。中国当前两个效率提升都难以达到预期,甚至出现了下滑趋势,挑战依然严重。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在保持经济平稳的基础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效率提升模式的重塑,推动中国经济进入中高端发展。
全 文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