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的债市

2019年07月16日

5 月中下旬以来,全球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十年美债到期收益率在 13 个交易日内,从 2.43% ( 5 月 21 日)下行 34BP 至 2.09% ( 6 月 7 日)。
全 文ALL

全球货币金融政策十年轮回

2019年07月16日

在经历四轮量化宽松以后,随着美联储2014年10月停止资产购买计划,以及2015年12月重新开启加息通道,美国货币政策率先回到”正常化“道路。美联储政策的转向,标志着美国量化宽松逐步退出,全面深入认识美国走出量化宽松,对于维护我国金融稳定,防范内外金融风险,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突出对全球量化宽松的总结和评估,分析不同经济体量化宽松的差异化政策绩效和日益分化的政策取向;二是突出对美国、日本、欧元区量化宽松未来走向的判断和预测,主要研究三大经济体的未来发展趋势;三是突出对我国经济金融实践的影响和指导,重点分析不同经济体政策演进对我国的外溢效应。
全 文ALL

震荡市中如何寻找长期投资机会

2019年07月10日

全 文ALL

论《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背景、新变化及对中国的影响

2019年07月10日

《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是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达成的重要贸易协定谈判成果。它体现出特朗普政府最新贸易谈判策略,预计会对美国即将与日本、欧盟和脱欧后的英国等经济体进行的贸易谈判,以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改革走向产生示范效应。首先,通过论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在历史上对美加墨三国的影响,认为它为北美经济一体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存在一些争议。然后,通过分析美国与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协定重新谈判中的利益博弈,以及《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的文本特点和新变化,认为它维持了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基本框架,吸收和改进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关于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国有企业、竞争和监管等内容,并且加入了一些针对中国的专门条款。这些新变化需要我方认真研究对策,以消除《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对我国对外经贸环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全 文ALL

不必夸大银行接管案的市场冲击

2019年07月10日

5月24日,人行、银保监会联合公告了对包商银行的接管。而后,人行又多次公告,补充了此案的有关信息。此次银行接管案,是我国2015年开始实施存款保险制度以来,对存款保险制度的第一次“实战检验”,是按流程处置问题银行的第一次尝试,为我国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和银行退出机制积累了宝贵经验,意义非常重大。
全 文ALL

不必夸大银行接管案的市场冲击

2019年07月03日

 5月24日,人行、银保监会联合公告了对包商银行的接管。而后,人行又多次公告,补充了此案的有关信息。此次银行接管案,是我国2015年开始实施存款保险制度以来,对存款保险制度的第一次“实战检验”,是按流程处置问题银行的第一次尝试,为我国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和银行退出机制积累了宝贵经验,意义非常重大。
全 文ALL

金融资产分类管理新规的解读与建议

2019年07月03日

2019年4月30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金融资产分类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暂行办法》是对现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的修订,同时吸收了巴塞尔委员会关于审慎处理资产的相关实践标准,预计会对银行资产风险分类管理的治理架构政策、流程、不良资产比重以及后续减值计提产生较大影响。
全 文ALL

建立债券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2019年06月10日

全 文ALL

完善债券市场违约处置机制

2019年07月03日

自2014年3月我国第一只信用债违约以来,我国债券违约已呈常态化。2014至2018 年期间,每年新增违约金额分别为 2.0、71.5、329.7、202.2、834.6 亿元,企业债券违约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到 2018年末,106家企业的248只债券违约金额为1439.90 亿元,但违约后已兑付额为 109.97 亿元,违约兑付率仅为 7.64%。 在债券违约总量增加的同时,违约结构也悄然发生重大变化。首先,尽管在违约的企业家数上,民营企业前几年一直占多数,但违约金额占比并不是最高的。然而,2018 年民营企业违约金额占比大幅上升。这一新的变化说明,过去几年里的融资环境,确实发生了不利于民营企业的转变。其次,债券违约逐渐从非上市公司向上市公司蔓延。这一新的变化,强化了金融市场风险的传染性,形成了债券违约与股票市场的共振。这意味着,妥善处理债券违约,不仅事关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事关股票市场的稳定。
全 文ALL

深刻把握网络支付发展新特点新趋势

2019年07月03日

近年来,我国的网络支付,尤其是移动支付获得了巨大的发展。2018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的网上支付业务数量达到570.13亿笔,金额达到2126.30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业务605.31亿笔,金额277.3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19%和36.69%;同期非银行支付机构办理网络支付业务5306.10亿笔,金额208.0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05%和45.23%。从业务金额与资金流动的结构上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是网上支付的主导者,因为毕竟支付的资金拨付最终要体现在银行账户上,不过从业务笔数和日常生活体验上,非银行金融机构办理的支付,也即“第三方支付”,则是网络支付的生力军。这一点从不同类型网络支付的平均规模上也得到了反映:2018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的网上支付业务的平均每笔交易金额为3.73万元,而非银行支付机构办理网络支付业务的平均每笔交易金额为392元,这一巨大的差异清晰地说明了两者办理的网络支付的不同主体和交易场景。
全 文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