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债务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
2008 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多数国家相继发生主权债务危机或地方债务危机。出于各种原因,国内外开始关注中国的债务问题。随着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加大、债务规模不断扩张,各方面对中国债务风险加剧的担忧趋于增大。
2017-11-10
强实抑虚、防控风险与监管协调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领域最重要的一次盛会,为当前金融体制改革明确了基调与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并提出了做好金融工作的四项重要原则,即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和市场导向。在以上重要原则的指导下,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有了清晰的定位、方向和路线,关键在于抓好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2017-11-10
中央收紧地方债背后
在推进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地方债的发行机制和交易机制,扩大地方债质押范围并适当上调抵质押率,以提高地方债的市场结构程度和流动性。在“堵旁门”的同时,不断完善地方债发行的正途,为规范地方政府融资控制债务风险创造条件。
2017-11-10
从支付清算看经济金融运行
7月15日,新供给2017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聚焦“深化供给侧改革,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 ”。
2017-11-08
构建金融与实体经济有效联通互动机制
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未来金融工作的第一原则。会议要求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2017-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