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以来中国金融体系的结构变化和货币信用创造机制 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时间里,中国金融体系从无到有逐步成型,一直保持着银行为主导的间接金融特征;在金融资源的配置机制方面,尽管市场化改革在持续推进,但总体上看还是政府而非市场发挥着主导作用;与此同时,中央和地方还经历了多次“金融集权”和“金融分权”的博弈。本文的重点在于从货币信用创造的角度,来分析2007年以来中国金融体系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当前宏观金融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未来改革的方向。
2018-10-18
业内专家剖析怎样破解数字货币监管难题 利用数字货币洗钱,已经成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共同面临的一大问题。
2018-10-17
稳定不稳定的经济 在经历了2016年3季度以来的“小阳春”之后,目下的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经济再次进入到不稳定的状态。除了消费、投资(尤其民间投资)和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愈发显露疲态以外,激进去杠杆造成的信用紧缩正在让此前积累的风险迅速暴露出来。为此,在“731”政治局会议上,中央提出当前要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投资、稳预期。简而言之,要稳定正在走向不稳定的经济。
2018-10-17
银行业数据治理问题 有三种不同的视角 做金融科技,新金融结合新技术,离不开重新审视在新情况下如何更有效的管理数据、挖掘数据。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家重点讨论三个方面:数据够不够、数据好不好、数据怎么用。
2018-10-17
从2008-2018,各国央行10年印钞令人瞠目 2008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各国央行均大胆创新,采取了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史无前例的开始了大印钞比赛,市场一般以量化宽松统称之。
201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