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平衡:去杠杆与稳增长
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任务,稳增长是改革得以顺利推进的保障。从2016年10月开始,中国多项经济与金融政策均因绕去杠杆任务展开,但各项措施对去杠杆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很大差异。如何平街去杠杆与稳增长,成为顶层设计和学术研党的重大问题。鉴于中国各部门杠杆的结构性不平衡,文章构建五部门存量一流量一致模型,探计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企业微观措施(或组合)对稳增长和不同部门杠杆的影响。结果显示,紧缩性货币政策会提高政府和企业杠杆,降低居民杠杆,对GDP的影响比较温和;提高政府支出增速和成税能实现去杠杆与稳增长双目标,但前者去杠杆的效果更明显;增加股权融资对降低企业杠杆的效采明显;由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有利于降低政府和企业杠杆;企业提高内源融责比例,不仅有助于自身降杠杆,还会带动政府和居民降杠杆,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也相对温和。综合来看,减税政策和改善企业内部现金流能够更好地平衡去杠杆与稳增长,紧缩性货币改策在短期内反而不利于去杠杆。
2018-11-01
反思“爆雷潮”深层问题 净化互联网金融环境
2016年至今,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的不断推进,一批关键问题和重大隐患均得到有效处置。然而,金融理论告诉我们,风险的释放过程并不会一帆风顺。6月以来,由于多重复杂因素叠加,在普惠金融领域颇具价值的P2P网贷行业出现“爆雷潮”,行业整体发展遭受冲击。对监管机构和执法机构而言,思考如何妥善解决“爆雷潮”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2018-11-01
稳步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长期趋势
10月14日,在2018年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发表题为《中国经济增长稳定,同时下行风险巨大》的演讲,对中国经济做出展望。
2018-11-01
历经系统性迁移,金融科技推动金融变革
时间:2018-09-28 来源:中国城乡金融报
金融科技异军突起、蓬勃发展,是中国金融业发展变化必要、及时的催化剂和促进新金融业态发展的加速器。金融科技让新金融时代愈发繁荣,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更加多样。回顾改革开放40年,金融业经过两次系统性迁移,金融科技为中国金融体系带来了重大变革。
2018-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