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中国债务问题2015年后好转 前两年确存问题

2017年03月24日

全 文ALL

管理结构性减速过程中的金融风险

2017年07月01日

作为国家高端智库,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除了围绕若干重点经济和金融领域,如国家资产负债表、债券市场、FICC、宏观金融和信用总量、宏观经济运行、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支付清算、保险与发展、资本市场、银行业发展、全球经济与金融、数字普惠金融、金融与科技、政治经济学等,展开专业性研究,推出研究报告并相应召开各种类型研讨会外,每年还编辑出版一部集体成果“中国金融与发展报告”,旨在反应过去一年中国经济与金融的最新发展、面临的最新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这部《管理结构性减速过程中的金融风险》,便是“中国金融与发展报告”的2017年版。 201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防控金融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为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我们组织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力量,历时4个月,撰写了这份报告。报告基于连续12年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翔实数据,深度剖析了企业、居民、政府、金融系统、对外等部门的主要风险,并从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提出了宏观调控和改革建议。 附注:本网站仅刊登部分内容,以供参考,正文全部内容请参考社科文献出版社相应出版物。任何个人或团体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相应知识产权,违法必究。
全 文ALL

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6)

2016年06月01日

《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6)》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的系列年度报告,秉承“记载事实”、“客观评论”以及“金融和法律交叉研究”的理念,系统、全面、集中、持续地反映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发展和改革历程,为金融机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为金融理论工作提供素材,为金融监管当局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6)》主要由“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研究”三部分组成。“总报告”为两篇:第一篇为“新三板市场的发展与监管”,在总结新三板市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新三板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更进一步的,提出了完善新三板市场监管体系的政策建议。第二篇为“中国金融监管:2015年重大事件述评”,对2015年中国金融监管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系统总结、分析和评论,并对2016年中国金融监管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分报告”为分行业的监管年度报告,具体剖析了2015年中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以及外汇领域监管的年底进展 ,呈现给读者一幅中国金融监管全景路线图。“专题研究”部分是对当前中国金融监管领域重大问题的深度分析,主要涉及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监管、程序化交易监管、区块链技术应用监管、证券质押困境解决和金融账户实名制实施方法等方面。 《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6)》由胡滨担任主编,负责报告的组织、撰写和审定工作;尹振涛和郑联盛担任副主编,负责报告的统编和撰写工作。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周丽、恽薇老师,以及为书本此稿的所有专家和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监管与金融法律研究基地期待着以《中国金融监管报告》为媒介和平台,与学术界、实业街以及政策界等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和交流,致力于共同推动中国金融监管改革与发展。
全 文ALL

张平: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跨越2020

2017年03月22日

全 文ALL

李扬:去杠杆最重要

2017年03月22日

全 文ALL

实体经济不好是世界性现象 中国没什么特殊

2017年03月21日

全 文ALL

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研究

2016年12月01日

自2013年起,以P2P网络借贷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金融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普惠金融及助力“双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监管缺位及行业自律不足,网络借贷行业也暴露出一些发展初期的问题。在国家积*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和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的背景下,对互联网金融及P2P网络借贷行业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并针对当前所暴露出的一些错误认识进行客观的评价,有着*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胡滨、尹振涛主编的《中国网络借贷行业研究》力求以独立第三方的视角,对中国P2P网络借贷行业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旨在引导社会各界对网络借贷行业有一个*为准确和客观的认识,也希望能够为监管机构提供政策建议。
全 文ALL

中国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报告(2015-2016)

2015年12月01日

序言 2015年股票市场上最重要的事件,无疑是6月份以来的市场剧烈震荡。“千股涨停”与“千股跌停”交相呈现,“强制平仓”与“踩踏事件”频频发生,市场秩序一度陷人混乱。央行和监管层出台多项措施稳定股市,证券“国家队”积极人市,持续数月的异常波动才渐趋平静。 本轮市场震荡是2007年以来幅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关于震荡的原因说法很多:诸如宏观经济走势不明、前期涨幅过高、市场做空机制不完善、违规交易猖蹶等。关于我国宏观经济走势与股市波动的关系,理论界已有很多研究成果,总体看法趋于一致:即前者后者的影响有限。将如此剧烈的震荡仅仅归因于实体经济显然有些牵强。至于市场方面的因素则更难厘清,各方观点不一,官方说法更倾向于追究违规交易者的责任。作为研究者,我们并不过分关注具体是谁触发了导火索,而是将重点放在市场震荡产生的基础性因素上。在宏观意义上并没有发生系统性风险且流动性总体宽松的情况下,发生如此剧烈的股市波动甚至“千股跌停”的情况,说明市场的股票定价功能短暂失灵以及投资者情绪失控,个股基本面信息对股价的影响微乎其微。 股票市场就是信息市场,基本面信息是影响股票价格的决定性因素,这是数百年来全球股票市场的实践结论,也是中国股票市场创立的基石之一。如果多数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变化不能在股票价格上得到反映,那么基本可以断定股市的核心运行机制已经出现了问题。无奈的是,长期以来中国股市定价机制中的基本面因素始终不够明显,炒题材、炒概念,甚至炒公司名字,短期持股,频繁换手,在股市中屡见不鲜,有时甚至占据主流。历来市场上就有关于中国股市的“赌场论”“推倒重来论”,尽管有些偏激,但却有一定的道理。本轮市场震荡可以说是对股市参与者的一次警告;再不确立基本面信息主导的股票定价机制、明确“优质优价”原则,中国股市的下一次震荡也将为时不远。 强化基本面信息的股票定价功能,需要提高信息质量和投资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在互联网时代之前,信息缺失的问题比较突出;而在互联网普及之后出现的“信息爆炸”,又使得投资者面对纷繁芜杂、真假难辨的巨量信息而无所适从。投资者需要了解哪些信息是真实有效并且可以对股价产生明显影响的。理论界研究表明,高质量上市公司的信息更加可靠。而衡量上市公司质量的根本标准,就是上市公司管理层能否忠诚地为股东服务。只有忠于全体股东的上市公司,才可能更多、更好地为股东创造价值、管理资产和分配财富,才可能及时、准确和完整地发布公司基本面信息。 2015年是我们第二次发布A股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报告。科研团队优化了上年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保持原有体系框架不变的前提下调整了少量基础指标,以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数据的可得性。团于篇幅,本报告除去了各省区市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报告,因为上市公司广泛的跨区域经营,已经使得依据注册地而进行的区域分析变得不那么重要。同时,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加强了对重点行业上市公司质量的分析,将行业数量增加到17个,基本覆盖了股市热点行业。行业分析报告还增加了对行业运行情况的分析以及前景展望,希望这些内容能够成为股市投资者的有益参考。作为一项多方合作的研究成果,自2015年起本报告荣幸入选“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年度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李扬教授领导的这一国家智库,将为本项研究注入宝贵的宏观智力元素。 本报告的写作分工如下,张跃文编写了总报告;何敬承担了各市场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报告的编写工作;于换军负责行业分报告的统稿工作,并撰写了房地产业、建筑业和建材行业三个行业的质量评价报告;胡洁撰写了计算机、通信与电子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传媒行业和环保行业四个行业的质量评价报告;吕峻横写了化工行业、医药行业、食品饮料行业和航天军工业四个行业的质量评价报告;姚云撰写了机械设备行业、电气设备行业和汽车行业三个行业的质量评价报告;徐枫撰写了公用事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三个行业的质量评价报告。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董武、万轩宁和刘彪搜集了部分数据,姚云、于换军和何敬承担了数据处理工作,王国刚和王力参加了课题讨论,并对研究工作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感谢本书学术委员会各位委员的支持;感谢各位科研团队成员及家人的支持;感谢特华博土后科研工作站的支持;最后,感谢广大读者的支持以及对我们工作中或有失误的理解与包容。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质量长路漫漫,我们将努力前行!
全 文ALL

从边境税看新全球化的治理框架

2017年03月17日 周宇

从边境税看新全球化的治理框架
全 文ALL

“三去一降一补”中的货币政策

2017年03月17日 彭兴韵

以供给则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宏观调控体系逐渐形成,其具体任务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即被简称为“三去一降一补”,同时形成了“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产业政策要准、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支柱。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中,有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这其中,货币政策理应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全 文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