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为科创板“保驾护航”

2019年08月21日

科创板的IPO制度不仅要避免用财务指标筛选公司的弊端,也要防止权力寻租或其他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现象出现,因此设计了“跟投”制度,这是科创板的重大制度创新。
全 文ALL

规范聚合模式发展,缓解普惠金融供求失配

2019年08月21日

普惠金融是世界性的难题,其成因与供求双方的特点有关。在需求端,普惠金融的客户以小 微企业、“三农”、“双创”及其他弱势群体为主,缺乏足够的抵质押物,自身经营也相对脆弱, 抗风险能力差。而在供给端,传统金融机构受限于自身经营模式,以及审慎监管的要求,运营成 本居高不下,难以有效触达长尾客户。
全 文ALL

债市观察:G20后债市走势分析

2019年08月21日

6月29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20国集团(简称G20)领导人峰会上,中美两国元首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美方不再对中国产品加征新的关税。两国经贸团队后续将就具体问题重新进行讨论。这缓和了5月以来高度紧张的中美贸易氛围。近期,中国债券市场的走势与G20的谈判预期直接相关,任何一则实质性的信息都会在短期内被市场定价,那么在后G20(大阪)时期,债市将会何去何从?
全 文ALL

以绿色金融建立绿色“一带一路”

2019年07月04日

全 文ALL

社科院杨涛:金融科技监管需关注五大问题

2019年07月01日

全 文ALL

货币的层次:站在比特币肩膀上的天秤币

2019年08月21日

小米的理想是让科技普惠于民,天秤币(Libra)的理想是借助科技让金融普惠于民,而Facebook的理想是借天秤币跨界金融。
全 文ALL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内在逻辑

2019年08月21日

量化宽松政策是国内学术界和政策界重要的研究主题。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量化宽松政策成为日本的重要政策实践,但是并不具备普遍政策工具的意义。2010年以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近年来一些经济体在传统货币政策失灵时使用的创新型货币政策。实施该政策时,一般通过向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购买或抵押金融资产的方式,在基础利率(名义利率)为零情况下向经济体注入流动性,以实现对经济的扩张性刺激作用。本世纪以来,美国、日本、英国、欧元区等相继实施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为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也强化了流动性泛滥的风险。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持续量化宽松,己成为当前世界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和面临的主要风险,也成为学术界、政策制定者、市场机构竞相研究的热点。
全 文ALL

全球量化宽松之十年演进

2019年08月21日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最大的政策变化就是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普遍化。以美国、欧盟、日本为核心的发达经济体,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及其后出台了超低利率、零利率、量化宽松、质化宽松、负利率等非常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似乎超越于财政政策成为危机应对和促经济增长的基础政策。在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中,量化宽松政策成为核心变量。
全 文ALL

当全球新一轮宽松周期来临

2019年08月21日

5月以来,随着全球经济景气度的下滑,各主要经济体的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十年德债下行35BP跌至-0.32%的历史最低点,十年美债下行53BP跌破2%,欧央行与美联储也接连释放鸽派信号,新一轮宽松周期正在加快到来。
全 文ALL

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9)

2019年07月01日

摘要 《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9》作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的系列年度报告,秉承“记载事实”、“客观评论”以及“金融和法律交叉研究”的理念,系统、全面、集中、持续地反映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发展和改革历程,为金融机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为金融理论工作者提供素材,为金融监管当局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9)》主要由“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研究”三部分组成。“总报告”为两篇:第一篇为“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风险与监管”,在系统梳理当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和国际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系建议。第二篇为“中国金融监管:2018年重大事件评述”,对2018年度中国金融监管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系统总结、分析和评论,并对2019年中国金融监管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分报告”为分行业的监管年度报告,具体剖析了2018年度中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以及外汇领域监管的年度进展,呈现给读者一幅中国金融监管全景路线图。“专题研究”部分是对当前中国金融监管领域重大问题的深度分析,主要涉及地方金融监管、监管沙盒制度、私募基金托管制度、消费者数据保护、互联网消费金融、金融科技监管等方面。
全 文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