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FD季报】2020Q1全球金融市场

2020年04月26日

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2020年1季度的全球金融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美国国债作为国际资本追逐的最安全资产,在3月中旬也由于市场流动性挤压而出现了抛售;美联储与其他14国央行的互换和回购也未能平息海外美元的流动性紧缺;发达经济体信用市场紧缩;权益市场普遍下跌,且波动压力一直存在;大宗商品价格暴跌。 面对疫情的冲击,美联储积极实施政策应对,通过降息、量化宽松、参与财政纾困基金、与其他央行互换和回购等手段为全球的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以期维持美国金融市场与经济体系的稳定。但次贷危机以来的结构性矛盾一直未能化解,而此次危机却进一步加深了全球经济的金融化程度,在这一格局下,央行能否对冲因衰退带来的风险偏好下降,货币政策如何与财政政策有效配合,以及未来宽松政策将如何退出,都成为了难解之题。 未来需要关注的短期市场风险为:疫情的扩散,油价下跌引致的风险偏好下降,股市有可能越跌越贵,新兴市场的流动性压力,波动率倒挂带来的冲击。而长期来看,国际资本流动趋势性变化、美国滑入负利率时代、通胀预期的抬升、地缘政治与民粹主义逆全球化等问题,将给全球经济金融体系带来更深远的影响。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财富管理市场季报(2020年Q1)

2020年04月16日

庚子年,“新冠疫情”下宏观经济下行、贸易格局重塑、金融市场暴跌、私人财富缩水、生活方式巨变……展望未来,疫情常态化对财富管理业的影响几何?有何对策?鉴于此,我们遵循《中国理财产品市场发展与评价(2018—2019年)——中国财富管理机构竞争力报告》的框架,分析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和信托公司等金融或非金融机构在财富管理业务板块的季度表现和疫情下的对策建议,核心观点和主要结论如下。 宏观市场:全球经济活动速度放缓,资本市场反应消极,“新冠疫情”只是外部冲击,“举债”也只能短期续命,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或能“根治”实体经济的问题。 私人银行:监管趋严,私人银行财富缩水,未来应重新审视外向拓展与守土深耕、集中管理与分散经营、专业服务与增值服务、人工受理与智能服务、短期应对与长期规划。 证券公司:财富管理转型发展或是证券公司的转型升级方向之一。应对疫情,券商相继推出“疫情专项债”、“疫情专用通道”等产品和服务,线上营销只是短期策略,如何构建长效机制才是良策。 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参与财富管理业务应强化其对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风险保障功能,应再次重塑保险文化、强化保障功能定位、优选机构布局定位、强化市场主导地位和优化产品服务功能等。关注保险共同体应对疫情常态化的功能定位。 基金公司:公募基金及私募证券市场,无论产品发行数量还是资金募资规模,均可谓是波澜壮阔,屡创新高。而聚焦于一级市场的私募股权投资,依旧难改颓势,在疫情叠加的多重风险下,艰难前行,可谓证券向阳,股权背阴。 信托公司:家族信托的规模约在1500亿左右,疫情提高了家族信托客户的风险意识,短期内对家族信托业务的开展有负面影响,长远来看,将迎来“报复性”的增长行情? 家族办公室:避险、增值对于创富阶层而言并非终极目标,传承并发扬是亚洲文化的根基与命脉,复制海外家族办公室的业态并非良方,找寻国内家办业务的发展根基,是留给行业的真正课题。 “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全球化格局的逆转和限籍令等或将我国居民的境外财富“圈回”国内,财富管理参与机构应内外兼修,准备迎接财富管理的第二波浪潮。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金融监管论坛(2020年04月)

2020年04月15日

一、专题研究:标准规范发展下的网络互助将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尹振涛(中国社科院陆家嘴研究基地金融监管研究中心秘书长) 2011 年,抗癌公社的成立开启了国内网络互助的先河,随后 e 互助、壁虎互助、夸 克联盟等具备网络互助雏形的平台纷纷出现,行业步入萌芽期。后续,更加成熟网络互 助行业出现了蓬勃式的发展,出现了水滴互助等新型的网络互助平台,也出现了大型科 技公司主导的相互宝等产品,正式将网络互助变成了一种产业,其产品和服务逐步受到 大家的官方关注,当然也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在目前的实践情况下,网络互助行业的 出现不仅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也符合行业发展的趋势。 第一,网络互助已经成为一种普通的健康保障方式,可以减轻国家医疗保障的负担。当前,医保和商保是我国最主要的医疗保障形式。其中“医保”是覆盖面最广、最重要 的保障制度。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保网络,全国参保人数超过 13.5 亿人,覆盖面稳定在 95%以上。商业健康险在我国发展了四五十年,是医疗保障非常重 要的形式,但由于价格、理解门槛高,覆盖率依旧只有 10%。 国民获得全面医保保障的同时,国家也承担着巨大的医保财政支出。2013 年至 2017 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 5 年支出近 6 万亿。2018 年,全国医疗卫生支出预算 15291 亿 元,较上年增加 840 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 7.3%。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医疗技术 的提高,中国人均医疗支出年复合增长率约在 15%,远超GDP 增长速度。这些需求不能 光靠国家医疗财政来承担,必须引入商业机制和民间力量,商业保险的发展也是基于这 样的时代大背景。 依托于互联网的网络互助,变成了医保、商保后社会保障的一支新兴力量。网络互 助不依靠政府资金,参与门槛低操作便利,民众通过互助方式抵抗大病风险,实现医疗 救助资金的最合理配置。可以说是花小钱办大事,直接帮国家减轻了医疗支出的财政负 担。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网络互助的参与人数已经高达 2 亿。以相互宝为例,一年时间 就覆盖了 1 亿人群,到目前已救助 3 万多个重病家庭,发出互助金 40 亿元。 第二,网络互助可以抑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有助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 战。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是在我国扶贫史上具 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一年。到 2020 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面 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2018 年国务院扶贫办的调查显示,我国贫困人口中 42%是因病 致贫、因病返贫。国家通过财政、就业、经济发展等支持举措将贫困人口“脱贫”后,依旧需要防范中低收入人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其中,又以重大疾病的致贫风险最需要防范。以相互宝为代表的网络互助,让居民 能以非常低的参与成本获得大病保障。100 种疾病的覆盖,最高 30 万元的互助金救助, 也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参与者的因病致贫风险。 南开大学的《相互宝社会价值研究报告》调查数据发现,受访的相互宝成员中,10% 的人除了相互宝外没有其他任何保障。67%的受访者年收入低于 10 万元,是因病致贫的 高风险人群。如果生病,54%的受访者只能勉强承担 10 万元以内的医药费。能承担 30 万元以上医药费的受访者比例,不到 14%。而癌症等重疾的平均治疗费用,往往在 30 万元以上。 第三,网络互助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是保险领域的普惠实践。艾媒咨询发布 的《2019 中国网络互助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显示,网络互助产品显著提高了低收入和 下沉城市人群的健康保障。网络互助参与者中,近六成家庭月收入在 1 万元以下,47.8% 的受访参与者来自于三四线及以下城市。 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相互宝的 1 亿用户中,近六成成员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其 中超三成来自农村和县城。这与商业保险的区域、目标客群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相 互宝成员的整体年龄结构也较为年轻,以 80 后、90 后社会中坚力量为主,占比 58%。 而传统商业保险的既有客群主要以 80 后、70 后为主,逐渐向 90 后转移。10%的成员没 有医保,超六成成员家庭年收入低于 10 万元。受助人数最多的省份为河南、山东、湖 北、江苏、广东,均为人口大省。 相互宝作为一项网络医疗互助服务,保障 100 种重疾提供最高 30 万元的互助金。 通过数字技术,相互宝实现了免费加入,大大降低草根百姓获得大病保障的门槛。 2020 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了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人们的健康保 障意识、意愿也再次提高。3 月 23 日,银保监会公布了 2020 年 1 月保险业经营数据, 其中健康险增速最快。瑞银证券指出,此次疫情让公众感受到疾病对健康和经济增长的 威胁,使得居民提高风险方面的意识,增加对保险的配置,从而加速缩小中国的保障缺 口。 目前,国内互助平台模式多样、能力层次不齐,存在资金管理、案件欺诈等潜在风 险。现有的互助平台中,只有相互宝等少数平台实现了实名制和无资金池。其余互助平 台中,约 50%的平台没有实行实名制,大约 75%的平台设立了资金池。不实名、有资 金池是互助平台风险的根源,会导致欺诈案件、资金跑路等问题,损害社会信任和消费者的权益。为此,进一步规范网络互助行业发展,成为监管部门、行业组织以及互助平 台共同期盼的目标。 3月30日,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批准发布了全国首个网络互助团体标准。这一标 准由蚂蚁金服牵头,联合了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保险研究所 互助保障研究中心、阿里健康等七家产业、学术、研究机构研究、制定。标准首次提出 了互助平台的“四要一不要”原则:要实名制度、全程风控、审核独立、公开透明,不 要资金风险。对于资金池问题,建议互助平台优先选择无资金池模式,或者在有资金池 的情况下,设立相应的资金托管制度,确保资金安全。 这一互助标准从防范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出发,对互助平台的核心准则、 流程规范做了标准化的梳理。并且,这些标准可衡量、可测试,是落地性非常强的一套 标准。未来如果开放认证,将让市场、消费者更清楚地判断互助平台的优劣。 网络互助行业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监管规则,这个互助标准虽然是民间专业机构制定 的团体标准,不具备国家标准的强制力,但也是一个很好的起步,填补了互助行业标准、 规范的空白。行业内的平台都可以以此为镜做参照,监管部门可以以此为参考评估行业 问题和风险,研判监管方案。如果未来互助行业纳入监管,这套标准可以作为后续地方 标准、甚至是国家标准的一个蓝本参考。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NIFD季报】2019年度保险业运行

2020年03月17日

2019年,保险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保险业发展势头良好,一是承保业务恢复扩张态势。寿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了9.80%,从2018年的负增长中走出,回归增长常态;健康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了29.70%,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财产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了8.16%,增速有所放缓,主要是受到GDP增速稳步下行的影响。二是资产业务平稳发展。资产总额首次突破20万亿大关,保险业投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年末余额占流通A股市值之比达到5.05%,仅次于公募基金,成为A股市场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三是偿付能力状况总体良好,公司治理风险得到有效处置。 新冠肺炎疫情始于2019年末,爆发于2020年初,对保险业造成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对寿险和财产险的承保业务产生了负面冲击,二是对健康险的线上承保业务具有促进效应。 疫情之后回归发展大势,保险业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居民的人身保障和财产保障需求只是暂时推迟,疫情过后保险业的承保业务将很快复苏。2020年,在三大业务板块当中,预计寿险保费增速与2019年持平;健康险保费继续维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成为保险业主要的增长点;财产险保费增速适度回落,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加快,营业中断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和电梯安全责任保险等将获得较大发展。 线上业务的发展将提速,部分保险公司将尝试把尽可能多的业务环节线上化。线上业务的发展仍需克服两方面的障碍:一是大多数寿险产品较为复杂,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难以被完全取代,也难以完全实现线上签单。二是《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监管规定需要与时俱进。 我国长期国债利率出现了趋势性下行态势,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长期利率下行步伐,为人身保险业带来利差损风险,需要妥善应对。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NIFD季报】2019年度中国财政运行

2020年02月26日

2019年我国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支基本实现预算目标,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税收收入增速大幅降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下降,支出增速比去年略有降低。政府基金性预算收支增速比去年大幅下降,国有资本预算收入增长加快,社保基金收入增速低于支出增速,但累计结余继续增长。综合来看,四本账综合财政收支逆差扩大,政府债券加快发行,政府债务负担总体健康。 2020年财政运行需关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新冠疫情对2020年经济增长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二是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支矛盾依旧十分突出;三是房地产市场交易萎缩加大地方政府基金性收支扩张的难度;四是政府债务负担会有限度地上升;五是地方财政收支分化,部分地区财政困难加剧。 2020年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收官之年,面对国内外一系列风险和不确定性,积极的财政政策需继续加力增效,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 一是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力度,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货币政策要降准降息,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足,防止地方财政债务发行规模过大挤出民间投资。 二是实施结构性财政政策,有效应对价格结构性上涨。财政政策需要全面支持农产品生产和流通,防止恐慌情绪、流通不畅、生产下降、自然灾害等因素对物价产生新的冲击,确保粮食等农产品生产供应。给予低收入阶层适当价格补贴,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增加农产品进口。 三是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督促地方压减一般性支出,在严格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压减一般性支出5%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压减力度,力争达到10%以上;指导地方多渠道筹集资金弥补减收。遏制地方政府无序无度举债搞建设的冲动,盘活存量资金,严防跑冒滴漏。 四是完善减税降费的制度建设,完善国有资产和资源性收益征收机制。深化税制改革,降低企业所得税,完善个人所得税,加快遗产税和房产税立法。用足用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做到应退尽退,切实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适度提高盈利水平较高的部分国有企业利润上缴财政的比例,保证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和财政非税收入可持续。 五是积极防控地方政府潜在债务风险。重点监测财政风险,完善财政风险预警及处置机制,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困难地方兜牢基层“三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底线;完善地方政府债券管理制度,防止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按照融资平台公司实体化市场化转型实施意见规定的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加快推进融资平台公司转型。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NIFD季报】2019年度银行业运行

2020年02月24日

2019年,银行业在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信贷投放和资产规模增长较快,带来了营业收入和利润的改善。银行资产规模依旧保持较高增速,2019年末,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到239.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4%;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9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8.5%,但三季度和四季度同比增速有所回落;相对于净利润金额上升,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有所下降,分别为0.87%和10.96%;整体不良贷款率1.86%,与年初基本持平,大型银行和股份行不良率稳中有降,但中小银行不良率依然处在上行通道;大部分银行已经按照要求压缩了逾贷比,多数银行逾贷比均压缩到了100%以内,不良贷款真实性得到有效提升;商业银行整体拨备覆盖率为186%,大型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保持上升,股份制商业银行逐步企稳,但城商行和农商行拨备覆盖率仍在下降;商业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为14.64%,一直保持上升态势,一级资本占比过低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覆盖率稳步提升,达到140%以上,但不同类型银行流动性分层现象日趋明显,流动性风险依然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小银行面临的挑战。 展望2020年,疫情防控仍是一季度主要任务,商业银行应在监管部门指导下,差异化做好对疫情影响客户的金融服务支持,恢复正常生产和经营并稳定就业,为二季度的经济恢复奠定基础;LPR改革重心转向存量贷款,各家银行须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增强独立管理利率风险的能力;疫情冲击会显著增加商业银行资本压力,仍应积极多渠道补充资金,为应对资产质量提供缓冲;系统重要性银行管理机制将重塑银行业风险偏好,有助于银行业开展差异化竞争;资管新规过渡期会有延长,商业银行应抓住窗口期,加快银行理财子公司风险治理、投资机制的完善;同业负债的压缩以及存款渠道进一步规范,2020年中小银行负债管理会面临较大压力。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NIFD季报】2019年度房地产金融

2020年02月21日

从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始于2016年9月底的本轮调控,政策效果已经显现,房地产市场的拐点已经到来。具体表现在:2019年一线城市房价基本稳定,二线城市房价高温消退,三线城市房价涨幅收窄,房价指数环比下跌城市数量增多,住房销售涨幅放缓,土地溢价率持续下降,土地流拍数量激增等多个方面。 从房地产金融形势来看,房地产金融风险仍是监管重点。2019年二季度以来房企融资政策进一步收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尽管仍处于高位,但增速持续放缓;随着LPR定价机制的实施和LPR缓慢下行趋势的延续,未来1-2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利率还会继续下降;从新增贷款价值比的估算情况来看,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整体风险较小。房企融资方面,二季度以来房地产企业开发贷、信托、信用债等融资渠道再次全面收紧,融资成本也呈上升趋势。 展望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短期看房价涨幅整体回落,甚至部分城市会出现同比回落情形。2020年二季度之后市场是否转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我们认为“住房不炒”是一项长期政策,防止过快上涨的基调不会转变;但房价快速下跌亦会产生金融风险和经济冲击,我们建议在非常时期将“因城施策”顶在前面,采取对冲甚至小幅超调的政策应对地方政府财政压力。 分城市层级看,湖北省大部分城市房价面临下行压力,一方面,因疫情导致的个人债务问题会传导至房地产市场;另一方面,疫情反映出的治理问题会导致外部需求下降。然而,湖北理想的地理位置、发达的基础设施、合理的产业结构等优越条件不改变其长期上涨的趋势。总体上,一线城市方面,房价可能在下半年重新企稳甚至略有上升,此次疫情使人们意识到,房价构成中不仅包括建筑成本、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等要素,也包括了城市治理的软要素,一线城市(尤其是上海)在这一点上无疑是优越的。租金方面甚至会先于房价上涨,因为长租公寓在疫情中成本费用需要覆盖。二线城市房价将继续分化,那些在疫情中响应快速、措施有力的东部城市将上涨,其逻辑与一线城市一致。三四线城市预计上涨乏力,尽管地方政府有较强动力托市,但需求恐难以保持。 金融机构对于房地产企业正常、合规的资金需求将会给予较为充分的满足,但房地产企业融资收紧的局面不会有根本的改变。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会产生更大分化,优质的国有房企或资产负债率较低的上市房地产企业资金面甚至会略有改善,部分高杠杆经营的民营大型房企和中小房企融资仍较为困难,行业集中度可能会进一步提升。 风险提示方面,2020年房地产市场有以下风险点值得关注:第一,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泡沫积聚以及库存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第二,中小房企债务风险以及带来的破产数量快速上升问题;第三,三四线城市的房价问题所导致的地方政府偿债的压力;第四,湖北部分疫情严重城市的住房金融风险以及房企破产风险。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