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热”背后的“冷”思考:强化监管科技能力应对潜藏风险

尹振涛 2021年09月15日 2021-09-15

近期,无论是集中披露的上市银行半年报,还是各银行陆续出台的行内“十四五”规划,都将金融科技提升到战略引领层面,并在资金投入、人才结构等方面给予持续支撑。可以说,在目前银行业务高度同质化的背景下,金融科技已成为部分银行维持头部优势的一大利器。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近年来,我国金融科技的快速崛起,在全球市场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甚至在一些基础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后仍隐藏着一些风险。在金融和科技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不断改变着传统金融业务的期限转换、信用转换、收益转换以及风险转换,也在改变着金融体系自身的风险特征。如何应对?近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副主任尹振涛接受了《金融时报》记者的专访。

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为“宽信用”创造良好环境

曾刚 2021年09月09日 2021-09-09

近日,央行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研究当前货币信贷形势,部署下一步货币信贷工作。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就如何更好实现“宽信用”、下半年货币调控是否会降准及降息、应如何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在稳增长中的作用等问题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他表示,未来一段时间,货币调控的着力点在两个层面。一是在总量货币政策方面,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二是在结构优化方面,应加大结构性政策力度,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宽信用”创造更为良好的外部环境。

共同富裕需要区域发展、城乡发展、收入分配三管齐下

张明 2021年09月01日 2021-09-01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目标下,如何推进财税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如何畅通向上流动通道?对此,新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他表示,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需要在做大蛋糕前提下进行更加合理的分配,实现共同富裕要同时从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和居民内部收入分配三个方面下功夫。

着力推动香港金融科技创新

胡滨 2021年09月01日 2021-09-01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面对数字人民币的推出,香港需要在哪些方面精准着力推动金融科技创新?《经济日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理事长胡滨。

探索五大增长极的新动能

张明 2021年08月26日 2021-08-26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下,该如何理解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五大增长极发展又孕育着哪些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的内在规律?南风窗记者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听听他的解答。

如何理解近期的经济形势与政策变动?

张明 2021年08月26日 2021-08-26

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抓好政策落实,针对经济运行的新情况,加强跨周期调节,应该如何解读“经济运行新情况”与“跨周期调节”两个关键词?如何确保经济金融大局稳定,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政策着力点是什么?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就上述问题一一解读。

货币政策应从防风险适当向稳增长切换

张明 2021年08月20日 2021-08-20

短期不确定性因素叠加,被寄予厚望的消费还有哪些增长点?三次分配提出对收入分配有哪些补充作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如何对冲下半年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美联储7月会议依旧维持政策的相对鸽派,对全球市场有何影响?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

  • 首页
  • 上一页
  • …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
  •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