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做客央视《新闻1+1》,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
全 文ALL
中国银行业国际影响力和地位显著提升
2021年12月14日
全 文ALL
每周监管资讯(2021年第50期)
2021年12月13日
一、监管动态
(一)证监会:同意开展证券公司账户管理功能优化试点
为落实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有关要求,进一步优化证券公司账户管理功能,提升服务能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证监会支持证券公司严格按照《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在现有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框架下,开展内部账户管理功能优化。
随着业务的多元化发展,证券公司的账户体系日趋复杂,对现有账户管理制度提出了整合和优化的新要求。证监会在充分听取行业意见基础上,按照“坚守客户资金安全底线、优化事中管控方式、提升客户服务效率”的原则,支持证券公司从建立综合客户账户、允许同名划转、分类账户管理等方面开展账户管理功能优化试点。
为确保改革平稳,防范业务风险,证监会按照“分批试点、逐步放开”的思路,支持部分综合实力较强、合规风控机制完善、信息系统准备充分的公司申请试点。经证券业协会组织专家问询和评审,中信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中金财富、国信证券、安信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华泰证券等10家证券公司符合试点的基本要求,获评审通过。证监会同意上述10家证券公司试点。
下一步,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强监管,督促相关证券公司稳妥开展试点,强化合规风控管理,严守客户资金安全底线,切实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严禁以直接或者变相方式挪用、占用客户资金,一经发现,依法严惩。同时,持续跟踪、评估、总结试点效果。
(证监会网站)
点评
证券公司账户管理功能优化试点的推出将提供更为丰富的账户管理功能,有效提高账户的便利性,此次账户管理功能优化能够支持一键查询名下多账户的资金、证券等资产情况,实现多领域财富归集,支持同名账户的资金划转,有效提高资金划转效率。
(二)银保监会:拟不再限制外资保险公司持股保险资管公司上限
12月10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消息,为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监管,促进保险资产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银保监会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保监会令【2004】2号)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银保监会将根据各界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管理规定》并适时发布实施。
(《证券日报》)
点评
《管理规定》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精神和扩大对外开放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统筹考虑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为保险资管公司市场化运作和差异化发展提供了空间,有利于引导和促进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规范化运作,有利于更好满足保险资金等的管理需求,有利于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中长期资金支持。
(三)银保监会召开偿付能力监管委员会工作会议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召开偿付能力监管委员会工作会议,分析了2021年第三季度保险业偿付能力和风险情况,通报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周亮主持会议。
2021年第三季度末,纳入会议审议的179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0%,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7.3%。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85.6%、231.6%和307.3%。88家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被评为A类,78家保险公司被评为B类,10家保险公司被评为C类,2家保险公司被评为D类。
会议指出,银保监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沉着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险业运行总体平稳,偿付能力充足率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高位运行,风险总体可控。
会议强调,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银保监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中国银保监会)
点评
当前,保险业运行总体平稳,偿付能力充足率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风险总体可控。但受疫情持续反复的影响,风险隐患在保险业逐渐暴露,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依然是保险监管的首要任务。
二、观点聚焦
(一)张晓晶:中国的债务积累与可持续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在CF40近期举办的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闭门研讨就中国的债务积累与可持续性发表看法。
如何看待中国的债务积累?张晓晶认为有三个特点值得关注:
第一,中国居民部门债务增速很快,目前杠杆率已经略超德国和日本,处于较高水平。
第二,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差不多是全球第一,占GDP比重在160%左右。应该辩证看待中国企业部门的债务问题,因为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
第三,政府部门显性杠杆率上升相对较慢,占GDP比重约40%-50%。但如果加上政府的隐性债务,政府杠杆率可能会达到90%以上。
张晓晶同时指出,就中国的债务风险而言:第一,利率水平相对较高,特别是地方隐性债务成本很高,使得中国的债务利息负担很重;第二,中国的债务风险更多向公共部门集聚。实体经济债务中,企业部门占比约60%;而企业债中,国企占比60%-70%,其中平台债又占国企债务的50%左右。
张晓晶强调,中国要实现债务可持续,最重要的是改变传统的债务积累机制,取消政府隐性担保,打破刚兑,纠正过去政府干预所形成的风险定价扭曲,真正形成以市场化风险定价为基准的可持续的债务积累模式。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二)刘珺:传统经济理论正与现实背离
近日,交通银行行长刘珺在CF40举办的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闭门研讨会演讲时指出:
工业经济发展到数字经济是一种质的变化和范式的变迁,这种变迁的背景下,经典理论出现了“晕轮效应”,即无法被实证数据所证明。同时,经济学的经验法则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预测力都在明显减弱,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追求经济价值最大化”的“根”结论也在动摇。因此,可以说传统理论与当前的数字经济出现了背离。
随着双循环战略、“双碳”目标、金融脱媒、“三次分配”、鼓励生育、双减政策以及规范平台经济发展的政策等诸多国家重大战略与政策的相继出台,新的投资机会不断涌现。市场应当深入分析上述政策,深入发掘新的投资机会,并尽力规避与政策方向相悖的风险。
此外,在数字经济的新范式下,投资的方向和方法上都有了一定的创新。投资方向上,欧美等发达国家在ESG方向上的投资已然卓有成效,我们也应当跟进。投资方法上,新出现的SPAC、Direct Listing以及大企业用自身生态充当交易市场等新的投资方式都值得关注。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全 文ALL
金融风险周报(2021年第50期)
2021年12月13日
一、元宇宙炒房 有必要警惕其中风险
近期,“炒房热”刮进了元宇宙。今年11月23日,美国虚拟平台分布式大陆中的一块数字土地卖出243万美元,高于现实中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平均单套房价;11月30日,美国虚拟游戏平台沙盒上一块虚拟土地,卖到430万美元;一些艺人也参与进来,有歌手出资12.3万美元购买虚拟土地。用现实世界的资金,购买虚拟世界的土地,并形成真实可操作的市场,确属新事物、新领域。在国内,虚拟房地产也引来不少人抢房囤房。某游戏平台发行了35万套虚拟房屋,并给房子分级以代表稀缺度,一些玩家入手所谓“稀有房产”后,放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挂售,标价甚至高达90多万元。“元宇宙炒房”是投机还是投资、是泡沫还是风口、是炒作还是趋势,仍需打一个问号。只是基于NFT进行交易,存在“炒房”又“炒币”之嫌,有必要警惕其中风险。新事物超前发展,不能无界也不能无序,需要包容也不能纵容,应该鼓励监管走在创新前头。从虚拟到真实,从看得见到摸得着,还有不小距离,不妨冷静三思。(人民日报)
二、控制71个证券账户违法操纵股票 个人投资者遭证监会重罚
日前,证监会在官网公布了一则针对个人投资者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为实施操纵行为,潘某通过控制并使用“戴某芳”等71个证券账户,凭借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利用连续交易、对倒等手段操纵“天铁股份”“嘉澳环保”“鼎捷软件”“瑞普生物”4只股票,获得违法所得共计2.23亿元。对此,证监会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依据2005年《证券法》第二百零三条的规定,决定对潘某没收违法所得共计2.23亿元,并处以2.23亿元罚款。对此,业内人士厉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证监会对潘某操纵证券市场一案作出的处罚,具有重大警示意义。由于涉案违法行为发生在新《证券法》施行前,因此仍按2005年《证券法》处罚,罚金幅度在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如果涉案违法行为发生在新《证券法》施行后,罚金幅度将在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十倍以下;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百万元的,处以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每日经济新闻)
三、易纲:恒大的风险问题是市场事件 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妥善处理
12月9日,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举办“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定位与展望”研讨会。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上周五,恒大集团在香港联交所发布了可能无法履行担保责任的公告,部分香港投资者也比较关注。香港作为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已建立了一整套高效的金融运作体系,对于相关问题的处理也有清晰的法律规定和程序。短期个别房地产企业出现风险,不会影响中长期市场的正常融资功能。恒大的风险问题是市场事件,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妥善处理,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将按照其法定受偿顺序得到充分的尊重。(经济日报)
四、因涉嫌信披违规 证监会决定对江特电机立案
12月9日晚间,江特电机公告称,12月9日收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虽然未对信批违法违规做明确说明,但因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这则公告还是引发了众多投资者对后续股价表现的担忧。值得注意的是,江特电机是今年不折不扣的锂矿概念大牛股,截至9日收盘,该股年内涨幅高达541%,当前总市值超400亿元。根据公司三季报披露的数据,持有江特电机的股民接近21万户,相较于半年报披露的数据10.4万户,股东户数增加了一倍。资料显示,江特电机2021年电机业务稳步增长,锂业务量价齐升助推业绩发展。公司此前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0亿元,同比增加44.6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9亿元,同比增近11倍。(证券时报)
五、美股实际盈利收益率降至74年来最深负值水平
随着市场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担忧情绪减弱,美国三大主要股指周三连续第三天上涨。不过,就在市场行情出现回暖之际,美银策略师却最新发出了一项严峻警告:美股的实际盈利收益率已经降至了74年来最深的负值水平,而在历史上仅有的四次跌入负值经历中,美股均不幸陷入了熊市。这四次经历分别是二战后的熊市、1970年代的“滞涨时代”、1980年代的“沃尔克冲击”和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以Savita Subramanian为首的美银策略师在周三报告中写道,标普500指数目前的实际盈利收益率为-2.9%,意味着如果公司业绩未能持续增长,那么投资者经通胀调整后将损失2.9%。而上一次,实际盈利收益率陷入负值的程度如此之深,还要追溯到1947年。事实上,与眼下美股市场所经历的实际盈利收益率为负局面相印证的是,债券市场更是早已对此习以为常。一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的实际国债收益率也已罕见地降至了-4.1%。(财联社)
全 文ALL
加快构建包容审慎的金融科技治理机制
2021年12月10日
全 文ALL
北交所对A股市场的结构性影响
2021年12月09日
全 文ALL
加快建设高水平电力市场体系
2021年12月07日
全 文ALL
融资改善将带动房地产行业企稳
2021年12月07日
全 文ALL
为何近期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双双上涨?
2021年12月03日
全 文ALL
中国“人口转变”下的增长与“双循环”发展战略
2021年12月08日
张平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被列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双循环”战略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人口转变”下的增长逻辑诠释“双循环”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论逻辑和现实挑战,旨在分析中国如何打破对国际大循环的路径依赖,向“双循环”战略转变。中国必须通过国内结构性改革,提高劳动份额,促进消费;通过人力资本与创新效率的同步提高,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循环体系;对外要深化“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双循环”战略。
全 文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