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FD季报】2021Q1特殊资产行业运行

2021年05月23日 曾刚

2021 年一季度,我国实现了 18.3%的 GDP 同比增速。从数据上看,我国供给恢复的速度快于需求恢复的速度。工业生产恢复较快,但消费、投资需求仍未恢复至疫情前增速。出口持续改善帮助企业经营改善。预计二三季度,宏观经济仍将维持供大于求的局面,大宗商品快速上涨可能挤压制造业利润。暂时无需担忧货币政策收紧。银行不良贷款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持续下降,这点也在特殊资产的标的量和成交量上得到了反映。  资产金融拍卖成交额同比和环比均明显下降,表面上源于成交量和成交价的下降,根源在于标的量和单个资产体量的下降,市场需求并未下降。从成交率上看,2021 年一季度,资产金融拍卖的成交率与 2020 年四季度基本一致,可以看出成交量的下降并非源于特殊资产的需求下降。从溢价率和成交折扣率来看,成交价与估值、原值的比例并未下降。2021 年一季度,各类资产金融拍卖的成交溢价率(成交价/估值)变化不大,债权资产平均成交折扣率为 67.0%、较上季度有所增长。因此,成交价的下降可能是由于标的资产的原值整体下降,新增特殊资产的体量下降,而非因为特殊资产市场的需求下降导致大幅折价成交。而成交量的持续下降可能是由于特殊资产的标的量下降。2021 年一季度,贵州省、安徽省、江苏省、福建省、云南省、甘肃省、新疆自治区、青海省等省市的资产金融拍卖存量标的数量降幅超过 70%。这与银行不良贷款比例持续下降吻合。 债权类资产的拍卖成交率有所提高,成交折扣率持续上升。2021 年一季度,共有 7 个省份的债权资产成交率超过 60%。从数据上看,债权类资产的成交率是资产金融拍卖的各类产品中整体最可观的。价格方面,债权资产平均成交折扣率已经连续七个季度上涨,再次创造历史最高值。表明在经济呈现出复苏势头时,债权类资产需求在上升,特殊资产需求方期待乘势获得超额收益。  如果中国经济可以延续复苏的势头,银行不良贷款比例继续下降,预计特殊资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可能有所改善,特殊资产的需求将持续上升,新增供给有望减少。从总量上看,成交量和成交额可能难现经济下行时期的规模,但是资产的成交折扣率有可能进一步上升。如果需求恢复不振,外需也遭遇变数,特殊资产市场的供给量将出现反弹。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NIFD季报】2021Q1银行业运行

2021年05月22日 曾刚

2021 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各项指标有所回升,总体表现较为平稳。2021 年3 月末,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到275.9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9%,仍保持较快增长。累计实现净利润 0.61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4%,连续三个季度有所改善。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 2.07%,较年初下降 3BP,行业整体息差企稳,但农商行净息差仍下降幅度较大。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为 1.80%,较年初下降了 4BP,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其中城商行下降幅度较大。商业银行整体拨备覆盖率为 187%,较年初上升 2.5 个百分点,该指标反映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有所加强。大中型银行的抵补能力较为稳健,但城商行和农商行拨备覆盖率低于平均水平,风险抵补能力分化较为明显。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 10.63%、11.9%、14.5%,总资本充足率较年初下降 19 个 BP。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覆盖率为 141.7%,较去年同期下降 10 个百分点,不同类型银行流动性分层现象日趋明显,流动性风险依然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小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  展望2021 年二季度,银行业整体资产质量尽管有所改善,但还存在不确定因素。严监管已经常态化,银行风险处置将会继续推进,公司治理、监管制度短板也会不断补强。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框架基本成形,部分纳入系统重要性监管的股份制银行可能会面临一定资本和流动性压力。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监管制度出台,后续商业银行通过负债创新来高息揽储等行为将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NIFD季报】2021Q1全球金融市场

2021年05月21日 胡志浩

美国国债的快速增长引发了全球投资的担忧。除债务的财政风险考量以外,我们还应该看到美元流动性市场从无抵押融资到有抵押融资的转变中,美国国债充当抵押品所带来的深远影响。现实中,过多或过少的美国国债供应都将对美元流动性市场形成冲击,并且,这一影响会迅速扩散到其他金融市场。同时,以国债作为抵押品的流动性市场同样蕴含着类似于金融加速器式的内在不稳定性,这种机制将使得美联储被迫维持市场流动性的稳定,从而也令美联储最后交易商(Dealer of Last Resort)的角色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国债可持续性问题的分析将更趋复杂。但流动性市场转向有抵押融资的趋势是明确的,这其中,有许多启示值得中国思考。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NIFD季报】2021Q1房地产金融

2021年05月20日 蔡真

从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来看,2021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延续了上年末的运行态势。具体表现在:住房销售规模大幅上升;住房价格仍在上涨,但一线城市环比涨幅出现拐点,房价泡沫得到一定遏制;租金价格水平止跌回升,租金和房价背离现象发生转变;土地市场供给缩量,成交溢价率和均价重回上升趋势;一、二线城市住宅库存去化周期基本保持稳定,三线城市住宅库存去化周期有所上升。 从房地产金融形势来看,房地产金融风险仍是监管重点。个人住房金融方面,个人购房贷款余额尽管仍处于高位,但增速进一步下降;在LPR短期稳定、央行货币政策重回中性与“紧平衡”、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全面实施的背景下,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有所上升;从部分城市新增住房贷款价值比的估算情况来看,新增个人住房贷款抵押物保障程度较高,个人住房贷款整体风险可控。房企融资方面,开发贷余额增速持续回落,房地产信托规模大幅压降,境内外信用债存量规模开始压降,主要融资渠道全面收紧的局面没有改变。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投资者对房企的金融支持力度将产生更大分化,主要融资渠道均更为偏好经营风格稳健、财务杠杆率合理的房企。 风险提示方面,2021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市场有以下风险点值得关注:第一,部分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需求下降以及库存上升;第二,在房企存量有息债务高企、偿债高峰集中来临、融资政策持续收紧、行业内分化加剧的背景下,部分杠杆率较高且资金周转能力较弱的房企存在债务违约风险。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NIFD季报】2021Q1债券市场

2021年05月19日 彭兴韵

2021年一季度,在疫苗接种和经济复苏步伐加快的背景下,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继续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政策利率维持在零附近,并按计划进行资产购买。宽松货币政策造成全球通胀预期升温,美债收益率亦出现上升,考虑到美元回流带来的风险较大,新兴经济体中的巴西、土耳其、俄罗斯在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被迫选择后者而进行加息。一季度,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的长期国债收益率整体上行。 我国央行通过综合运用逆回购、央行票据互换、在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以及SLF、MLF、PSL等操作进行流动性管理,保持市场资金合理充裕;完善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以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的政策利率体系,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2021年一季度,我国债券市场收益率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1月中下旬,央行货币政策逐渐由宽松转向收紧,国债收益率随之上行;2月初至3月上旬,市场流动性结束偏紧状态,国内经济复苏前景向好叠加全球通胀预期,我国国债收益率保持高位;3月中下旬,随着流动性继续保持宽裕以及央行强调货币政策不急转弯,市场对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有所缓解,债券收益率下行。 一季度,国债发行下降叠加地方政府债暂未进入发行高峰期,债券总体发行规模较上个季度出现下降;债券市场现券交易规模连续两个季度处于低位,债券市场的资本市场功能还有待加强;债券市场存量规模保持增长势头,一季度末达到117.34万亿元。另外,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境外机构继续加大对我国债券的持有规模。 我国债券市场违约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季度违约企业数量保持高位,新增债券违约金额已连续三个季度上升,而且2021年一季度违约金额超过600亿元,为近两年的新高。但同时,我国债券市场的法制建设逐步得到完善,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提升我国信用评级质量和竞争力,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规范发展。 未来,全球经济复苏前景面临高度不确定性。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较大,债券收益率难以继续上行;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政策更加注重防风险,债券收益率将有所分化;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将继续以我为主,债券收益率二季度将呈现出区间震荡。债券市场发行量有望迎来增加,债券违约风险还需密切关注。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NIFD季报】2021Q1股票市场

2021年05月18日 尹中立

2021 年一季度,所谓的“核心资产”股票冲高回落,表明基金抱团投资行为出现松动。 “核心资产”冲高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估值回归。经过过去两年多的股价持续上涨,以白酒、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核心资产”估值水平已经偏离正常范围,股价下跌是估值回归的需要。 新股发行节奏放缓,使得借壳重组的行为升温,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机构抱团“核心资产”的信心。 影响未来股市的主要因素是货币政策、注册制改革的进程及经济复苏状况,尤其要关注物价上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金融风险周报 2021年第20期

2021年05月17日

一、疫情升级 台湾股市暴跌 5月12日,台湾股市突然大跌,台湾加权指数日内重挫8.6%。据悉,台湾地区11日新增7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6例感染源不明。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负责人11日表示,台湾已进入社区感染阶段,“卫福部长”陈时中更松口不排除将防疫升级至第三级。疫情突然升级是市场杀跌的主因。与此同时,MSCI今公告最新季度调整,台股在三大权重再度遭到调降,为连九度调降,其中,台湾指数成分股方面,新增航运股阳明,同时删除群光、兴富发等2只,不过,这只股票虽有MSCI利多加持,仍不敌大盘卖压,午盘前重挫跌停。不只阳明走弱,在整体大盘避险情绪卖压下,近期强势的航运、钢铁族群全面走弱,万海、中柜、长荣、台船杀至跌停,钢铁指标中钢也在外资转卖下重挫跌停,美亚、烨辉、烨兴等个股也杀至跌停。(券商中国) 二、关注通胀风险和美债利率上行风险 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了当前最关注的两个国内外风险因素——通胀风险和美债利率上行风险。央行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全球通胀指标的同比读数可能会普遍趋于抬升,进一步推升通胀预期。对于国内通胀,央行认为当前国内输入性风险较低。我们认为仍然需要警惕PPI同比超预期以及通胀的传导。央行对通胀风险着墨较多但仍然保持观望,若后续通胀持续走高或逐步向下传导,货币政策或需采取相应操作;对于美债收益率的上行及美元指数的可能变化,央行认为未来美债收益率仍有上行空间,可能会从多个途径对全球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产生冲击。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美债利率的前瞻性分析意味着美债利率已经成为央行密切关注的对象,随着未来的进一步上行,或将成为央行考量外部均衡最核心的因素。(新浪财经) 三、涉嫌受贿罪 这家上市公司实控人被逮捕 华民股份5月11日晚间发布了关于实际控制人被立案调查的进展公告。公告称,公司从卢建之先生家属处获悉,经长沙市人民检察院决定,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卢建之先生因涉嫌受贿罪被长沙市公安局直属分局执行逮捕,相关事项尚待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2020年10月28日,经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改选熊猛担任公司董事长。华民股份是一家从事于新材料技术开发与应用的企业,业务范围主要包括耐磨材料领域和金属表面改性技术领域。根据公司发布的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516.49万元,同比下降89.23%。4月29日,公司收到深交所的年报问询函,指出华民股份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6.4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连续四年为负值。要求华民股份对年报中的诸多问题作出说明。根据一季报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持有华民股份的股东有2.28万户,股价已较去年9月高点累计跌近60%。(数据宝) 四、防范商品市场波动风险 多家银行收紧贵金属相关业务 今年以来,已有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对贵金属业务交易进行了调整。多家银行通过调整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准入标准、提高交易起点等方式收紧贵金属业务。分析人士称,近期部分银行收紧贵金属业务主要是为防范潜在风险,既包括防范市场风险,也包括防范监管风险和市场声誉风险。展望未来贵金属价格走势,中粮期货研究员贵金属资深研究员曹姗姗表示,上周五美国非农数据不及预期,金价延续上涨,由于大宗商品整体涨势出现回调,美元指数企稳,金价恐进入调整。对于投资者而言,周茂华称,由于贵金属与大宗商品兼具商品和金融属性,目前,贵金属和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受欧美等海外影响因素更大,并且相关业务很多带有杠杆,要求参与贵金属等商品的投资者需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一定投资经验,并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风险有较为充分的认知。(中国证券报) 五、特斯拉暂停接受比特币购车 比特币价格应声跳水 特斯拉CEO马斯克称,特斯拉暂停使用比特币来支付购车费用,但特斯拉不会卖出任何比特币。特斯拉正考虑采用其他能耗更低的加密数字货币。比特币跳水2700美元,最低触及52349美元;狗狗币日内跌幅扩大至逾12%,报0.44美元/枚。SHIB 24小时暴跌42%。特斯拉股价美股盘后跌超1%;Coinbase Global美股盘后跌超1%,Riot Blockchain跌超4%,中网载线跌超5%。而作为比特币的挑战者,以太坊当日跌幅约8%,且不断收窄跌幅,此前一日,以太坊更是盘中大涨6%,市值突破5000亿美元,价格创出历史新高。最近6个月,以太坊价格上涨高达8倍,走出独立行情,已远远跑赢持续盘整的比特币。目前,以太坊在全球数字货币总市值中占比升至18%,而比特币的市值权重在过去两年腰斩,目前市值占比已降至38%。(21世纪经济报道)
全 文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