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体系创新如何改变金融体系?
2017年03月06日
周莉萍
最终清偿手段经历过商品货币、金属货币、纸币通货等演变。从理论上来看,最终清偿手段的基本特征或要求包括:安全性、可得性、高效性、中性、终结性。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人们的支付习惯,不同的支付工具都曾经符合这些门槛要求并充当最终清偿手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IT革命的影响,支付清算手段不断升级,人们逐步习惯于电子支付,活期存款、信用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最终清偿手段,而不必要一定是现金。由此,中央银行货币——现金的使用量减少,商业银行货币——活期存款成为最终清偿力的主要形式,但也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二者在现代支付体系中依然必要和关键,但不再居于中心地位。
全 文ALL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理论方法与风险评估
2013年12月06日
20世纪90年代拉美危机之后,国家资产负债表在国家治理乃至经济分析领域中令人刮目相看,作为一种能准确刻画一国债务风险、评估其偿债能力的分析框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青睐。本书探讨了编制中国的国家资产负债表(特别是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理论、方法,深入剖析了中国各级政府债务的源流、现状、特征及发展前景,评估了主权债务风险。
附注:本网站仅刊登部分内容,以供参考,正文全部内容请参考社科文献出版社相应出版物。任何个人或团体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相应知识产权,违法必究。
全 文ALL
【会议实录】中国债券论坛:中国企业债券违约:现状、前景与应对
2016年05月19日
2016年5月18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智库讲坛”2016年第一期在京举办,会议主题为“中国企业债券违约:现状、前景与应对”。
全 文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