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成渝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2024年09月02日

全 文ALL

不必对股市过于悲观的九个理由

2024年09月02日

全 文ALL

张晓晶:什么样的金融体系才能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

2024年09月02日

全 文ALL

每周监管资讯 2024年第34期

2024年09月04日

一、监管动态 (一)人民银行:继续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主持召开两会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及金融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听取相关意见建议。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宏观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强,一系列扩内需、稳预期、防风险的政策举措相继出台,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我国经济基本面是稳健的。与会代表还就如何提振有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稳预期强信心、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保持金融机构健康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中国人民银行) 点评 人民银行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强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二)证监会:依法依规稳慎做好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工作 中国证监会30日表示,将依法依规稳慎做好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工作,更加有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作为2019年证券法修订后首例适用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的案件,紫晶存储案备受关注。当天证监会披露了紫晶存储案的最新情况。2023年12月29日,中国证监会与广东紫晶信息存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中涉嫌未勤勉尽责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广东恒益律师事务所等4家中介机构签署了承诺认可协议。根据协议,上述4家中介机构共计交纳约12.75亿元(人民币,下同)承诺金,除了前期先行赔付投资者的约10.86亿元,还需向承诺金管理机构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投保基金公司)交纳约1.89亿元承诺金,其中包括尚未支付的约1179万元投资者损失款,并按照要求进行自查整改,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截至目前,4家中介机构已向投保基金公司交齐承诺金,并进行了自查整改,中国证监会进行了现场核查验收。鉴于4家中介机构已经履行承诺认可协议,根据相关规定,中国证监会于2024年8月30日依法终止对4家中介机构上述事项的调查。 (证监会) 点评 证监会将持续加大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中介机构把关责任,践行金融为民理念,依法依规稳慎做好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工作,更加有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三)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小额贷款公司应当与借款人明确约定贷款用途 8月23日,为规范小额贷款公司行为,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稳健经营、健康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研究制定了《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在贷款用途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小额贷款公司应当与借款人明确约定贷款用途,并且按照合同约定监控贷款用途。贷款用途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且不得用于以下用途:股票、债券、期货、金融衍生品和资产管理产品等金融投资,股本权益性投资,偿还贷款或偿还其他融资,法律、行政法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禁止的其他用途。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点评 小额贷款公司应当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要求贯彻到业务流程各环节。 二、观点聚焦 (一)王江: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中央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金融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江在8月28日的《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文章指出,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强化发行上市全链条责任。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全面完善减持规则体系。 (人民日报) (二)黄国平:壮大耐心资本 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黄国平近日撰文指出,2024年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在当前我国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客观认识耐心资本的科学内涵,明晰耐心资本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而探索壮大耐心资本的具体措施恰逢其时。 (中国社会科学报)
全 文ALL

金融风险周报 2024年第35期

2024年09月04日

一、强化行业监管 年内信托公司罚单总额超2600万元 据统计,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已向11家信托公司开出罚单,信托公司年内被罚总金额累计已超2600万元。在业内人士看来,部分信托公司在风险管理和合规性方面存在不足,当前严监管态势可以有效遏制违规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今年以来,监管机构对信托公司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6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北监管局针对国通信托连续发布了多张罚单,并开出了本年度迄今为止金额最大的一笔罚单。“近年来,监管机构对信托公司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处罚措施也更加具有明确性。”据信托行业人士透露,监管部门不仅对信托公司本身进行了处罚,还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追责,这种做法提高了违规行为的成本,保证了监管处罚的有效性。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表示,通过近期的罚单内容可以看出,信托公司在投后的管理、贷后的监控以及风险信息披露等关键领域存在不足。这些不足暴露了信托公司在风险控制和合规性方面的漏洞。(上海证券报) 二、A股银行板块为何“急刹车”? 8月29日,A股银行板块在连续大涨后突然“急刹车”,此前积累较多涨幅并屡创历史新高的国有大行股跌幅居前。聚焦低波动、高股息的红利投资策略资金,是否发生了风格切换,引发市场热议。细究此轮行情银行股背后的买方,不难发现保险资金、宽基指数ETF基金等低风险偏好资金的身影。看中银行股高性价比的资金,并不只有险资。银行股此前的大涨,更多源于各路资金的同频共振。在此过程中,原本瞄准高股息的一些机构也获得了预期的投资收益。当然,市场永远不会一边倒,高涨之后难免出现分歧,此时有的机构出于自身资金配置策略,希望尽快兑现在手的涨幅。近日,个别城商行个股就遭遇了险企“清仓式”的减持,给银行板块的行情带来了降温。不过,部分机构的减持,也不一定意味着红利策略行情就此结束。有分析认为,险资减持相关个股的行为,更多可能是为了考虑配置更具投资性价比的资产。(证券时报) 三、广州银行15年IPO长跑突然中止 广州银行从提出上市至今已有15年时间,不料变数陡生。深交所官网信息显示,广州银行上市审核状态更新为中止。就在前几日,广州银行还曾发布招标公告,计划选聘外部审计机构提供IPO审计服务。15年IPO长跑中,广州银行虽然资产总额增加,但净利润连续下滑、不良贷款率高企。广州银行最新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该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5.64亿元、171.53亿元和160.0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1.03%、3.56%和-6.71%;净利润分别为41.01亿元、33.39亿元和30.17亿元。该行此前披露,2020年实现净利润44.55亿元。2021年至2023年,净利润“三连降”。同时,2021年末至2023年末,广州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60.84亿元、97.1亿元、95.11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57%、2.16%、2.05%。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A股42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平均值为1.17%,较上年末减少0.0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平均值分别为1.25%、1.29%、1.15%、1.05%,均较上年有不同程度降低。相比之下,广州银行不良贷款率较高。(中国证券报) 四、小贷行业重磅新规将出炉 跨区展业或迎更严监管 8月2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包括总则、业务经营、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非正常经营小额贷款公司退出、监督管理、附则等七章66条,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行业准入、融资方式、信息披露、技术规范、催收方式等开展了系统且全面的梳理,主要涉及小贷机构及网络小贷机构两类市场主体的规范。本次《征求意见稿》对限制小贷公司跨省、跨市展业要求更加严格,由此前的“原则性县域内展业”转变为“不得跨自治区、直辖市展业”。我国助贷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贷款利率过高、过度承担风险、非法引流获客、衍生社会风险等一系列问题。《征求意见稿》十七条中,对合作贷款机构的助贷业务提出了7条要求,包括小贷公司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贷款业务,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等。(时代财经) 五、美联储最新发布 事关降息信号 美东时间8月27日,美联储官网公布了最新美联储贴现率会议纪要,其中显示,芝加哥联储、纽约联储的董事会成员在7月便投票赞成下调贴现率25个基点。这份会议纪要提供了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可能走向的洞察,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肯定会在9月降息,甚至不排除大幅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美联储在新闻稿中称,虽然12家地区联储中的10家在上个月的投票中希望将贴现率维持在5.5%,但芝加哥联储、纽约联储则建议将贴现率下调至5.25%。上周,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给出了迄今为止最强烈的暗示,即美国央行将在9月降息。他在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举行的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年度经济会议上表示,通胀的上行风险已经减弱,就业的下行风险也在增加。鲍威尔称:“现在是政策调整的时候了。降息的方向是明确的,降息的时机和速度将取决于即将公布的数据、不断变化的前景和风险平衡。”(每日经济新闻)
全 文ALL

【NIFD季报】经济结构恢复,中国上市公司利润变动与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2024Q2国内宏观经济

2024年09月03日

在经历了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和高通胀带来的四年经济剧烈波动后,全球经济增速逐渐稳定在明显低于疫情前的水平;同时,新的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政策对全球经济增长也构成了长期威胁。全球央行的货币紧缩局面正在迎来转折点。加拿大、欧元区、英国央行已宣布降息,表明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方向正在发生变化。随着美国减息周期临近,全球主要国家货币政策一致性增强,这有利于扩大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2024上半年,中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修复。从生产端看,第一产业增长有所放缓,第二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增速高于受疫情影响三年同期平均水平,但仍低于疫情之前。从需求端看,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预计下半年中国经济可以实现5.0%左右的增长,CPI全年可能接近零增长,PPI全年跌幅可能在1.5%左右。 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在经济、金融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应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发挥好激发经济活力、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一是进一步提升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二是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三是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监管。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全 文ALL

张晓晶:探索国家资产负债表管理 推动宏观经济治理创新

2024年09月02日 张晓晶

全 文ALL

杨涛:数字产品市场尚需进一步激发活力

2024年08月29日

全 文ALL

高翔:邓小平同志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

全 文ALL

张明:中国科技金融发展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2024年08月28日

全 文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