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周期:指标、方法和实证 本文在国内外金融周期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金融体系的制度特征,研究设计了中国金融周期的实证方法。根据中国经济金融体系的制度特征和发展实践,选择广义信贷、广义信贷/GDP 以及房地产价格作为金融周期的构建指标以及具体的代理指标,在实证方法上对识别周期的转折点法和带通滤波法的参数设置进行优化调整,提高了中国金融周期实证研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1998 年一季度至2018 年一季度的数据,对中国的金融周期进行了实证分析和交叉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金融短周期与国家金融调控政策导向高度吻合,与经济短周期峰谷交错,金融中周期的持续时间和波动幅度显著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反映出中国主动的金融调控政策在调控经济周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并降低了中国金融体系的中长期波动。
2020-01-20
创新、规范,促进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城镇低收入人群、农民和小微企业主等。2013年11月12日,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普惠金融理念正式走入国家级文件。2015年12月,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念融发展规划(2016-2020》,全面阐述了推进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总体思路。
2020-01-18